一种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390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包括上肢固定装置、连接块以及支架,上肢固定装置通过连接块可拆卸安装在支架上,上肢固定装置为长条形的固定块,固定块内纵向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位于固定块的上表面,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充气囊,支架包括底座、电机、丝杆、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电机置于底座内,丝杆的一端穿过底座与电机连接,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丝杆上设置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凹槽用来固定患者手臂,通过调节气囊的强度来充分展示患者的贵要静脉,支架能够带动上肢固定装置进行上下移动,实用性强,有效固定患者手臂。定患者手臂。定患者手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上肢深静脉置管,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血、输入刺激性或高粘度的血液制品、反复采血的患者,是重症病人抢救的生命通道。此项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临床治疗过程中,PICC置管使用的较多,置管时首选贵要静脉,而贵要静脉位于人上肢的内侧,置管时,需要病人将上肢内侧的贵要静脉充分暴露,形成进针平面,方便护士操作,减少穿刺失败的次数。但是一些老年病人由于衰老,导致皮肤松弛,尤其是比较瘦弱的老年人,即使将上肢放平,由于皮下脂肪较少,皮肤松弛,使脂肪向下坠落,患者无法使贵要静脉充分暴露形成易于进针的平面。
[0003]现有技术中,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通常是两个护士配合,上肢用布团或者其他柔软的东西垫在患者上肢的下方,才能使患者上肢的脂肪被托起,将贵要静脉充分暴露,一个护士固定患者上肢,另一个护士再行进针穿刺,浪费了人力。又因为置管通常需要30分钟左右,而且意识不清的患者不能始终保持上肢内侧暴露,给穿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患者因为暴露不充分而多次穿刺增加了痛苦,且多次穿刺极易引发并发症,给患者的治疗增加了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其固定病患上肢,并对病患上肢起支撑效果,帮助皮肤松弛的病患充分暴露其贵要静脉,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包括上肢固定装置、连接块以及支架,所述上肢固定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块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上肢固定装置为长条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纵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充气囊,所述充气囊连接有充气装置。
[0007]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底座、电机、丝杆、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电机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所述连接块,所述上肢固定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块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块的接触的表面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连接块接触的表面设有滑条,所述滑槽与所述滑条相适配,所述滑条置于所述滑槽中。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吊钩。
[0010]优选地,所述底座下设有多个滑轮。
[0011]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上还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固定块表面,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带为橡胶材质,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固定块螺钉安装,所述固定块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中设置有螺钉,所述固定带设有供所述螺钉穿过的安装孔。
[0013]优选地,所述充气囊可拆卸套设有保暖层,所述保暖层采用加绒布料。
[0014]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中空,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泵以及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穿过所述凹槽内部分别与所述充气囊连接,所述充气泵通过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囊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充气泵为微型电动充气泵。
[001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设计的上肢固定装置移动安装在支架上,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上肢固定装置的高度,适用性广;
[0018]2.本技术的上肢固定装置内设置有充气囊以及充气装置,通过给充气囊充气使得患者的贵要静脉得到充分的暴露,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充气囊还设置有保暖层,提高患者手臂的环境温度,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0019]3.本技术的上肢固定装置与支架可拆卸安装,可将上肢固定装置脱离支架放置,实用性强;
[0020]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上肢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上肢固定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标:1

上肢固定装置,11

固定块,12

凹槽,13

充气囊,14

充气装置,141

充气泵,142

充气管,15

滑条,16

固定带,2

连接块,21

滑槽,3

支架,31

底座,32

电机,33

丝杆,34

丝杆螺母,35

第一支撑板,36

第二支撑板,37

吊钩,38

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3所示,一种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包括上肢固定装置1、连接块2以及支架3,所述上肢固定装置1通过所述连接块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架3上,所述上肢固定装置1为长条形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内纵向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开口位于所述固定块11的上表面,所述凹槽12内设置有多个充气囊13,所述充气囊13连接有充气装置14。患者的手臂置于所述凹槽12中,用于固定。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上肢情况,使用充气装置14对充气囊13进行充气,使得充气囊13膨胀,从而将患者的贵要静脉充分展
示,医护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肢固定装置1从支架3上取下,将上肢固定装置1放置在病床上或其他位置。
[0028]所述支架3包括底座31、电机32、丝杆33、第一支撑板35以及第二支撑板36,所述电机32置于所述底座31内,所述丝杆33的一端穿过所述底座31与所述电机32连接,所述丝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5连接,所述丝杆33上设置有丝杆33螺母,所述丝杆33螺母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6上设置有所述连接块2,所述上肢固定装置1通过所述连接块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36上。电机32使得丝杆33旋转,丝杆33旋转带动丝杆33螺母上下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肢固定装置(1)、连接块(2)以及支架(3),所述上肢固定装置(1)通过所述连接块(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架(3)上,所述上肢固定装置(1)为长条形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内纵向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开口位于所述固定块(11)的上表面,所述凹槽(12)内设置有多个充气囊(13),所述充气囊(13)连接有充气装置(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底座(31)、电机(32)、丝杆(33)、第一支撑板(35)以及第二支撑板(36),所述电机(32)置于所述底座(31)内,所述丝杆(33)的一端穿过所述底座(31)与所述电机(32)连接,所述丝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5)连接,所述丝杆(33)上设置有丝杆(33)螺母,所述丝杆(33)螺母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6)上设置有所述连接块(2),所述上肢固定装置(1)通过所述连接块(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3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与所述固定块(11)的接触的表面设有滑槽(21),所述固定块(11)与所述连接块(2)接触的表面设有滑条(15),所述滑槽(21)与所述滑条(15)相适配,所述滑条(15)置于所述滑槽(21)中。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玲包芙蓉张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汉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