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流导向支架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373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流导向支架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管、导丝、凸部、密网支架;所述密网支架的近端被夹持在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一输送管之间,并通过所述导丝控制所述密网支架推送;所述密网支架的远端通过弹性支撑结构支撑固定,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固定设于所述导丝上,且所述密网支架的远端可被夹持在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和设于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外的第二输送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密网支架远端设置弹性支撑结构使得密网支架向远端推送的时候远端有个受力点往前走,避免支架堆积在导管内。设置弹性支撑结构和凸部两个连接点,双保险,任一端密网支架意外脱离都能通过导丝将密网支架回拉回导管内。结构简单,使用更方便,生产成本更低。产成本更低。产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流导向支架输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血管治疗设备的
,特别是血流导向支架输送系统的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瘤是一种常见且危险性极高的血管疾病,目前针对其的治疗方式除手术外,血管内介入由于其微创、高效的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0003]血流导向装置是近几年新兴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其原理为重建动脉瘤处血管的正确路径、恢复血流方向。血流导向装置一般是由自膨式支架与输送装置配合使用,通过微导管将自膨式支架输送至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并释放,进而引导血液流向来减少血液进入瘤体,诱发瘤体形成血栓、降低其破裂风险。其中输送装置的输送效率和准确性极大地影响了手术的成功率,现有的输送系统偶见支架因受力不均发生变形或扭转,或因输送装置与支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勾丝等问题,有一定的失败率;而支架定位不准确时需要及时回撤进行二次释放,输送系统需要具有反复回撤和重新释放的功能,并保证此过程的安全性。
[0004]其中,申请号为CN202110093968.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血管内植入物固定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流导向支架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管(1)、导丝(2)、凸部(3)、密网支架(4),所述导丝(2)可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管(1)内,所述凸部(3)固定设于所述导丝(2)上,且临近所述密网支架(4)的近端设置,可通过所述导丝(2)控制所述凸部(3)在所述第一输送管(1)的远端侧内腔中移动;所述密网支架(4)的近端被夹持在所述凸部(3)与所述第一输送管(1)之间,并通过所述导丝(2)控制所述密网支架(4)推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结构(5)固定设于所述导丝(2)上,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管(1)外的第二输送管(7),所述第二输送管(7)与所述第一输送管(1)可滑动连接,所述密网支架(4)的远端被夹持于所述弹性支撑结构(5)与所述第二输送管(7)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流导向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6),所述手柄(6)包括手柄本体(61)和可活动设于所述手柄本体(61)上的释放开关(62),所述导丝(2)近端与所述释放开关(62)连接并可通过所述释放开关(62)控制所述导丝(2)沿所述第一输送管(1)内腔相对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流导向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送管(1)包括具有一定内径的第一输送管主体(10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管主体(101)远端的、具有扩大内径的第一输送管头部(102),所述第一输送管头部(102)内径略大于所述凸部(3)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全孙冰贾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暖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