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发电布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65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物质发电布料设备,包括有生物反应池,在所述生物反应池顶部固定设有方形架在所述蓄料箱一侧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出口端设置在翻板上方,在所述蓄料箱与流道底部设有能将生物原料送到翻板上的传送机构,在所述方形架上设有能把生物原料刮散的散料机构,在所述方形架一侧设有能同时使翻板翻动的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送带上设置了多个刮块,这样在传送生物原料时增加对生物原料的抓取力,从而带动被压紧的生物原料移动,防止生物原料堵塞在蓄料箱内,而且在生物原料进入生化池前会在翻板上被刮散,再进入生化池,这样就能使生物原料在生化池内充分反应,从而提高生产效能,减少原料的浪费。减少原料的浪费。减少原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发电布料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发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发电布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生物发电的过程中需要把生物原料从存放生物原料的蓄料箱内输送到反应池内,在这个过程中,生物原料有可能因为在蓄料箱内堆积太久从而被自身的重量压紧,这样就会堵塞在蓄料箱内不能正常的传送到反应池内,而且在生物原料被输送到反应池内后会堆积在出料口下方,这样当生物原料堆积在反应池内某处时,不利于生物原料的充分反应,从而造成产能降低,和原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生物质发电布料设备。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采用以下方案:
[0005]一种生物质发电布料设备,包括有生物反应池,在所述生物反应池顶部固定设有方形架,在所述方形架上依次铰接有能拼合成平面的翻板,在所述生物反应池一侧设有蓄料箱,在所述蓄料箱一侧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出口端设置在翻板上方,在所述蓄料箱与流道底部设有能将生物原料送到翻板上的传送机构,在所述方形架上设有能把生物原料刮散的散料机构,在所述方形架一侧设有能同时使翻板翻动的翻转机构,本技术在传送带上设置了多个刮块,这样在传送生物原料时增加对生物原料的抓取力,从而带动被压紧的生物原料移动,防止生物原料堵塞在蓄料箱内,而且在生物原料进入生化池前会在翻板上被刮散,再进入生化池,这样就能使生物原料在生化池内充分反应,从而提高生产效能,减少原料的浪费。
[0006]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有设置在蓄料箱和流道底部的通槽,在所述蓄料箱和流道内壁底部依次设有多个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能封闭通槽的传送带,在所述传送带外壁上依次设有刮块,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刮块的形状为倒钩形,这样在传送带移动时就会勾住生物原料使生物原料与传送带一起移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流道的出口处设有第一导向槽,在所述第一导向槽上设有能封闭流道的出口的挡板,在所述挡板与第一导向槽之间设有弹簧,在所述挡板一侧依次设有多个第一齿牙,在所述流道的出口一侧设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设有能与第一齿牙啮合的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挡板为了防止原料在不需向生化池内送料时,因自身的重量掉落进生化池。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散料机构包括有对称设置在方形架顶部的第二导向槽,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上设有移动架,在所述移动架上依次设有多个能刮散翻板上生物原料的刮杆,在所述方形架一侧依次设有多个能放置刮杆的放置槽,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一侧对称转动设有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二皮带,在所述第二皮带外壁上依次设有多个第二齿牙,在所述移动架上设有能与第二齿牙啮合的第三齿牙,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位于第二转
轴的另一侧对称设有第三转轴,在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有第三皮带,在所述第三皮带外壁上依次设有多个第四齿牙,在所述移动架上设有能与第四齿牙啮合的第五齿牙,在所述方形架上设有第二驱动电机,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转轴之间套设有第四皮带,在其中一个第二转轴一端固定设有第二齿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一侧设有能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在所述第三齿轮的转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之间套设有第五皮带,第二皮带与第三皮带错位设置,从而使移动架在第二皮带与第三皮带之间重合的距离来回移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有依次套设在翻板转轴上的第六皮带,在所述方形架上固定设有能驱动翻板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当翻板转动时,就会使被刮散的神物原料掉落进生化池内。
[0010]优选的,所述生物反应池上设有能包裹生物反应池顶部的外壳。
[0011]综上所述,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传送带上设置了多个刮块,这样在传送生物原料时增加对生物原料的抓取力,从而带动被压紧的生物原料移动,防止生物原料堵塞在蓄料箱内,而且在生物原料进入生化池前会在翻板上被刮散,再进入生化池,这样就能使生物原料在生化池内充分反应,从而提高生产效能,减少原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中的立体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的分解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的剖面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图2中A

A处的放大视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图2中B

B处的放大视图。
[0017]图6为本技术图3中C

C处的放大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生物反应池;2、方形架;3、翻板;4、蓄料箱;5、流道;20、传送机构;40、散料机构;60、翻转机构;21、通槽;22、第一转轴;23、传送带;24、刮块;25、第一驱动电机;11、第一导向槽;12、挡板;13、弹簧;14、第一齿牙;15、固定板;16、第一齿轮;17、第一皮带;41、第二导向槽;42、移动架;43、刮杆;44、放置槽;45、第二转轴;46、第二皮带;47、第二齿牙;48、第三齿牙;49、第三转轴;50、第三皮带;51、第四齿牙;52、第五齿牙;53、第二驱动电机;54、第四皮带;55、第二齿轮;56、第三齿轮;57、第五皮带;61、第六皮带;62、第三驱动电机;10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具体实施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技术的多种不同实施例或实例。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或实例且不希望具限制性。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标号标示,如重复的数字及/或字母。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技术,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0020]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的用词,像是“在

下方”、“下侧”、“由内而外”、“上方”、“上侧”及类似的用词,这些关系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
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关系词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度或其他方位,则其中使用的空间相关形容词也可相同地照着解释,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 方式对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生物质发电布料设备,包括有生物反应池1,在所述生物反应池1顶部固定设有方形架2,在所述方形架2上依次铰接有能拼合成平面的翻板3,在所述生物反应池1一侧设有蓄料箱4,在所述蓄料箱4一侧设有流道5,所述流道5的出口端设置在翻板3上方,在所述蓄料箱4与流道5底部设有能将生物原料送到翻板3上的传送机构20,在所述方形架2上设有能把生物原料刮散的散料机构40,在所述方形架2一侧设有能同时使翻板3翻动的翻转机构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发电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生物反应池(1),在所述生物反应池(1)顶部固定设有方形架(2),在所述方形架(2)上依次铰接有能拼合成平面的翻板(3),在所述生物反应池(1)一侧设有蓄料箱(4),在所述蓄料箱(4)一侧设有流道(5),所述流道(5)的出口端设置在翻板(3)上方,在所述蓄料箱(4)与流道(5)底部设有能将生物原料送到翻板(3)上的传送机构(20),在所述方形架(2)上设有能把生物原料刮散的散料机构(40),在所述方形架(2)一侧设有能同时使翻板(3)翻动的翻转机构(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发电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0)包括有设置在蓄料箱(4)和流道(5)底部的通槽(21),在所述蓄料箱(4)和流道(5)内壁底部依次设有多个第一转轴(22),在所述第一转轴(22)上套设有能封闭通槽(21)的传送带(23),在所述传送带(23)外壁上依次设有刮块(24),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22)上设有第一驱动电机(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发电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道(5)的出口处设有第一导向槽(11),在所述第一导向槽(11)上设有能封闭流道(5)的出口的挡板(12),在所述挡板(12)与第一导向槽(11)之间设有弹簧(13),在所述挡板(12)一侧依次设有多个第一齿牙(14),在所述流道(5)的出口一侧设有固定板(15),在所述固定板(15)上转动设有能与第一齿牙(14)啮合的第一齿轮(16),在所述第一齿轮(16)的转轴与第一转轴(22)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发电布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坚海程立可曹金
申请(专利权)人:韶能集团韶关市日昇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