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高效喷淋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55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硫高效喷淋吸收塔,包括塔体,水箱,循环泵,除雾层与喷淋装置,水箱安装在所述塔体的下部,水箱与所述塔体是连通的,塔体侧部设置有进气口,塔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喷淋装置与所述除雾层层叠安装在塔体内,喷淋装置设置在除雾层的下方,除雾层的横截面呈倒V型,喷淋装置包括管路架与若干喷水管,管路架边部与塔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若干喷水管垂直安装在管路架的下端,喷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水孔,循环泵的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连通,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管路架是连通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管路架上加装有喷水管,喷出呈水平状的细密水柱相互碰撞产生较大范围的水雾层,脱硫反应充分且高效,维护检修方便。维护检修方便。维护检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高效喷淋吸收塔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脱硫塔
,特别是涉及一种脱硫高效喷淋吸收塔。

技术介绍

[0002]脱硫塔 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脱硫塔最初以花岗岩砌筑的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又名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或名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工作原理如下:废气由风管引入塔体内,经过填料层,废气与氢氧化钠吸收液进行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中和反应,酸雾废气经过净化后,再经除雾板脱水除雾后由风机排入大气。吸收液在塔底经水泵增压后在塔顶喷淋而下,最后回流至塔底循环使用。净化后的废气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0003]现有的吸收塔内设置单层喷雾头时,喷洒的水雾量较少,与废气的反应范围较小,会导致反应不够充分,废气脱硫效率低;当吸收塔内层叠设置多层喷雾安装架时,喷洒的水雾范围增大,使得喷洒出来的吸收液与废气充分反应,但是需要在塔体的不同高度开设多个检修口,才能检修喷雾头,维护起来较为困难,且会导致塔体自身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吸收塔内使用单层喷雾头时反应不够充分,脱硫效率低的情况,提供一种脱硫高效喷淋吸收塔。
[0005]一种脱硫高效喷淋吸收塔,包括塔体,水箱,循环泵,除雾层与喷淋装置,所述水箱安装在所述塔体的下部,所述水箱与所述塔体是连通的,所述塔体侧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塔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除雾层层叠安装在所述塔体内,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除雾层的下方,所述除雾层的横截面呈倒V型,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管路架与若干喷水管,所述管路架边部与所述塔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若干所述喷水管垂直安装在所述管路架的下端,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水孔,所述循环泵的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管路架是连通的。
[0006]优选的,所述喷水管远离所述管路架的一端设置有喷雾头。
[0007]优选的,所述塔体侧部还设置有检修口。
[0008]优选的,所述塔体是不锈钢板材拼焊组成的,所述塔体底部还设置有工字钢焊接组成的底座。
[000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在管路架上加装有较长的喷水管,喷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水孔,细密的水柱从喷水孔中喷射出来时,相互碰撞产生较大范围的水雾层,废气上升与水雾层充分反应,有效提高了单层喷淋装置反应效率,且维护检修较为方便;2、除雾层设置为倒V型结构,混合废气的水雾层上升时,因为空间减小,其流速增加,水雾中携带的小颗粒碰撞混合为大颗粒,进而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滴落,除雾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其中一实施例一种脱硫高效喷淋吸收塔立体示意图;
[0011]图2为一种脱硫高效喷淋吸收塔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1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5]如图1~2所示,一种脱硫高效喷淋吸收塔,包括塔体1,水箱2,循环泵3,除雾层4与喷淋装置5,所述水箱2安装在所述塔体1的下部,所述水箱2与所述塔体1是连通的,所述塔体1侧部设置有进气口11,所述塔体1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2,所述喷淋装置5与所述除雾层4层叠安装在所述塔体1内,所述喷淋装置5设置在所述除雾层4的下方,所述除雾层4的横截面呈倒V型,所述喷淋装置5包括管路架51与若干喷水管52,所述管路架51边部与所述塔体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若干所述喷水管52垂直安装在所述管路架51的下端,所述喷水管52上设置有若干喷水孔521,所述循环泵3的入水口通过管道31与所述水箱2连通,所述循环泵3出水口通过所述管道31与所述管路架51是连通的。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塔体1是不锈钢金属制成的,强度高,室外使用寿命较长。在水箱2设置在塔体1下方,并与塔体1是连通,便于塔体1与水箱2之间流通吸收液。需要说明的是,在塔体1与水箱2之间还可以设置过滤网板(图中未示出),过滤网板可以用于过滤引流液中析出的大直径固体颗粒物,防止固体颗粒物沉淀在水箱2内,堵塞循环泵3的管道31。进一步的,废气从塔体1侧部的进入口11输入,在塔体1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2,使得废气在气压作用下上升。在塔体1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除雾层4与喷淋装置5,喷淋装置5包括有管路架51与喷水管52,管路架51输出端通过管道31与循环泵3连通,实现循环利用吸收液的目的。管路架51呈网格状,喷水管52具有一定长度,且是中空的,喷水管52一端与管路架51可拆卸连接,在喷水管52的管身上设置有若干喷水孔521,吸收液在循环泵3的压力下,从喷水孔521中喷射而出,吸收液形成的细小水柱与塔体1侧壁碰撞,或者相互碰撞,形成较大范围的水花,与废气中的硫化废气充分反应。喷水管52为长条状,其上的喷水孔521喷射出来的水柱范围较广,且为平射状态,相互碰撞后形成的水雾层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高度差,无需在塔体1内设置多个安装架安装多层喷雾头,检修时较为方便。进一步的,将除雾层4设置为倒V型,并安装在喷淋装置5的上方,上升
的废气携带水雾,与除雾层4接触,因为除雾层4的横截面呈倒V型,废气越上升,其空间就越小,流速增加,相互之间发生充分碰撞,小液体碰撞形成大水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滴落,废气的除雾净化效果更佳。需要说明的是,吸收液在塔体1内反应时间增加,其携带的药液含量随之降低,可能导致废气脱硫不充分。因此,在循环泵3的出水口的管道31上还加装有药箱(图中未示出),用于补充药液,确保塔体1内部反应充分,确保废气排出时符合国家废气排放标准。
[0016]如图1~2所示,所述喷水管52远离所述管路架51的一端设置有喷雾头52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喷水管52的端部设置喷雾头522,无需设置堵头,并且还可利用喷雾头522进一步的扩大吸收液的喷洒范围,提高吸收液与废气的反应效率。
[0017]如图1~2所示,所述塔体1侧部还设置有检修口1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检修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高效喷淋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水箱,循环泵,除雾层与喷淋装置,所述水箱安装在所述塔体的下部,所述水箱与所述塔体是连通的,所述塔体侧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塔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除雾层层叠安装在所述塔体内,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除雾层的下方,所述除雾层的横截面呈倒V型,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管路架与若干喷水管,所述管路架边部与所述塔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若干所述喷水管垂直安装在所述管路架的下端,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颂柯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仁信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