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釜环形进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53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釜环形进液机构,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靠近顶部的圆周外壁焊接有支撑圈,且支撑圈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环形进液方管,环形进液方管的内壁焊接有三个按一定比例分隔的第一隔板,且第一隔板将环形进液方管分隔成三个导液腔,所述釜体的顶部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立柱,且立柱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储液箱,储液箱的顶部内壁中间位置和底部内壁中间位置之间焊接有固定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各溶液由进液管均匀地流向釜体的内部,保证各反应溶液在水平面上均匀分散开来,减小反应釜各区域溶液的浓度差,便于对环形进液机构进行止停和导流,从而对导液腔内部的各溶液剂量进行限定调节处理。内部的各溶液剂量进行限定调节处理。内部的各溶液剂量进行限定调节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釜环形进液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釜环形进液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三元前驱体多采用共沉淀法进行合成,该工艺需要同时将金属盐溶液、沉淀剂、络合剂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反应。传统的反应釜大多采用三根单独的进液管分别加料,这样的加料方式会导致反应釜各区域三种物料的浓度不同,在搅拌强度不高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产品一致性变差,产品质量不稳定。
[0003]目前,为了使金属盐溶液、沉淀剂和络合剂等均匀分散地加入到反应釜中,减小反应釜各区域溶液的浓度差,因此,在各个进液管底部设置有环状方管道连接到一起,环形方管道内部按一定比例分隔开,环形方管内侧分布数个进液管,各溶液在由垂直排液管进入环形方管后被分隔在不同区域,再由环形方管内侧的进液管均匀地流向反应釜中心,保证各反应溶液在水平面上均匀分散开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釜环形进液机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釜环形进液机构,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靠近顶部的圆周外壁焊接有支撑圈(2),且支撑圈(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环形进液方管(4),环形进液方管(4)的内壁焊接有三个按一定比例分隔的第一隔板(13),且第一隔板(13)将环形进液方管(4)分隔成三个导液腔,所述釜体(1)的顶部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立柱,且立柱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储液箱(5),储液箱(5)的顶部内壁中间位置和底部内壁中间位置之间焊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圆周外壁与储液箱(5)的圆周内壁之间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隔板(17),第二隔板(17)将储液箱(5)分隔成三个同体积的储液腔,储液腔的底部一侧分别焊接有插接在导液腔内部的排液管(6),所述导液腔的一侧内壁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且插接在釜体(1)内部的进液管(14),且进液管(14)的内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釜环形进液机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导液腔的底部一侧均开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均粘接有密封圈,通孔的内壁均插接有推进杆(3),推进杆(3)的一端均焊接有密封座(15),密封座(15)位于排液管(6)底端的正下方,三个推进杆(3)的一端设置有同一个推进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江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