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座和缝纫机的下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38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座和缝纫机的下机头,所述旋转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构造有用于容纳电机的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中还设置有约束架,所述约束架构造有若干适配连接线并用于约束连接线的卡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旋转座,通过设置约束架,并在约束架构造用于约束连接线的卡持部,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以在狭小的内部空腔中有序排布各连接线,不仅方便捋线、接线和布线,而且可以有效约束、有序排布各转接接头,非常便于后续检修。非常便于后续检修。非常便于后续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座和缝纫机的下机头


[0001]本技术涉及缝纫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座和缝纫机的下机头。

技术介绍

[0002]缝纫机是常用的缝纫设备,通常可以利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缝纫机的种类多样(例如,包括机头可360度旋转的电脑缝纫机(或称为360度旋转完美线迹缝纫机、电脑花样模板缝纫机)),但各种结构的缝纫机通常都包括上机头、及与所述上机头相互配合的下机头以及用于平放缝料的缝纫平台,其中,上机头是缝纫机的主要部分,通常由刺料、钩线、挑线、送料四个机构以及绕线、压料、落牙等辅助机构组成,上机头通常设置于缝纫平台的上方;所述下机头通常包括旋梭机构,且旋梭机构通常设置于缝纫平台的下方并对应所述上机头的位置处,旋梭机构与上机头相配合(具体与上机头的机针配合),以顺利的完成缝纫工作。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360可旋转的下机头而言,通常包括旋转座(或称为旋转头)、固定座、用于调节方位的马达(即电机)、导电滑环以及旋梭机构,其中,所述旋梭机构安装于所述旋转座,且旋转座内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电机,且有一个电机用于驱动旋梭机构中旋梭转动;所述马达通常固定安装于固定座,旋转座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固定座,马达用于驱动旋转座相对于固定座转动;导电滑环通常安装于所述固定座内,需要输送的电源、传递的控制信号等均经由导电滑环传递给旋转座内的相应器件(旋转座内的电机、传感器等),以便在旋转座相对于固定座旋转的过程中稳定的实现供电、信号传递等,不会出现导线缠绕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一方面,旋梭可以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并与机针的上下往复运动相配合,以便进行勾线并引导线形成线迹;第二方面,旋转座可以在马达的驱动下相对于固定座转动,用于调节旋梭的方位,从而通过旋梭与机针的配合实现完美线迹。
[0004]现有技术中,旋转座内通常构造有内部空腔,在装配时,电机通常安装于该内部空腔中,相应的,电机自带的连接线(连接线上通常还带有插头,通常是导电线或信号线)、导电滑环自带的连接线(连接线上通常还带有插头)等通常都放置于该内部空腔中,由于内部空腔的空间狭小,且连接线数目较多,使得内部空腔中的连接线非常混乱,尤其是伴随旋转座的转动,各连接线的位置还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动,使得连接线更加混乱,非常不方便捋线、接线;此外,电机与导电滑环进行转接后所形成的转接接头(通常是多个),也只能杂乱的放置于所述内部空腔中,不仅不便于后续进行检修或修理,而且容易在旋梭座的转动过程中发生大幅晃动和碰撞,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缝纫机下机头中的旋转座内,内部空腔狭小、连接线数目较多,导致连接线混乱,不方便捋线、接线,电机与导电滑环进行转接后所形成的转接接头只能杂乱的放置于内部空腔中,不便于后续进行检修或修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的旋转座,可以在狭小的内部空腔中有序排布各连接线,不仅方便捋线和接线,而
且可以有效约束和有序排布各转接接头,非常便于后续检修或修理,主要构思为:
[0006]一种旋转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构造有用于容纳电机的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中还设置有约束架,所述约束架构造有若干适配连接线并用于约束连接线的卡持部。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座体内构造内部空腔,不仅可以为电机的安装提供场所,而且可以容纳旋转座内所有的连接线;而通过在内部空腔中设置约束架,并在约束架上构造若干卡持部,约束架起到支撑和固定卡持部的作用,当约束架固定于座体后,各卡持部的位置也就相对固定了;卡持部可以适配连接线,并可以约束连接线,从而可以分别对各条连接线进行固定,不仅有效防止因为旋转座的转动而导致连接线更加混乱的问题,而且可以有序排列各连接线,便于装配过程中捋线和接线;此外,当接线操作完成后,被转接后的连接线可以再次被固定于各卡持部,并可以调节各转接接头的位置,使得转接接头可以位于靠近各卡持部的位置处,一方面,由于卡持部对连接线进行了有效约束,从而间接约束了对应的转接接头,可以有效防止旋梭座的转动过程中转接接头发生大幅晃动和碰撞;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各转接接头有序排列,便于后续进行检修或修理,从而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7]为解决便于接线和布线的问题,进一步的,各所述卡持部分别用于可拆卸的约束连接线。既便于从卡持部中取出被约束的连接线,以便进行接线等操作,又便于将连接线约束于对应的卡持部,达到有序布线的目的。
[0008]为解决可拆卸约束连接线的问题,方案一,所述卡持部为构造于所述约束架的约束孔。在实际使用时,连接线的一端可以经由约束孔的一端穿入,并经由约束孔的另一端穿出,使得连接可以被有效约束于约束孔,既便于装配、又便于拆卸。
[0009]方案二中,所述卡持部为构造于所述约束架的约束口。在实际使用时,各连接线可以分别卡入各约束口内,各约束口分别起到支撑和约束各连接线的作用,使得各连接线可以有序排布;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从约束口内取出连接线,达到可拆卸约束连接线的目的。
[0010]方案三中,所述卡持部为设置于所述约束架的挂耳。在实际使用时,各连接线可以分别挂持于各挂耳,各挂耳分别起到支撑和约束各连接线的作用,使得各连接线可以有序排布,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从挂耳上取下连接线,达到可拆卸约束连接线的目的。
[0011]优选的,所述约束口包括C形结构的卡口;和/或,所述约束口还构造有喇叭状的引导段。以便更顺畅的将连接线卡入约束口内。
[0012]为解决便于布线的同时有序约束各连接线,进一步的,各所述卡持部分别沿竖直方向排成一列或多列。由于卡持部排成一列或多列,从而可以使所约束的连接线排成一排或多排,达到有序约束各连接线的目的;而通过将卡持部沿竖直方向进行排布,便于沿竖直方向对各连接线进行排布。
[0013]为解决便于接线、检修的问题,进一步的,各所述卡持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内部空腔的一端。而并非位于内部空腔的中间位置处,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内部空腔的端部位置处进行接线、布线、检修等操作。
[0014]为解决便于装配和检修的问题,进一步的,还包括前盖,所述前盖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座体,所述前盖位于对应所述卡持部的位置处,并用于封闭内部空腔的一端。通过设置前盖,不仅可以封闭内部空腔的一端,起到防尘、防水、防润滑油的作用,而且前盖位于对应卡持部的位置处,使得工作人员开启前盖后,就可以查看接线情况或者进行接线、布线、检
修等操作,非常的方便。
[0015]为便于固定约束架,优选的,所述约束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座体。
[0016]为便于操作,进一步的,所述约束架设置于内部空腔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使得约束架与内部空腔的两个侧部之间分别具有一定的间距,更便于进行捋线、接线和布线等操作。
[0017]为简化约束架的结构,优选的,所述约束架为板状结构,并沿内部空腔的长度方向设置。采用板状结构的约束架,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体积小巧,可以有效降低所占用的空间。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所述座体构造有用于容纳电机的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中还设置有约束架,所述约束架构造有若干适配连接线并用于约束连接线的卡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持部分别沿竖直方向排成一列或多列;和/或,各所述卡持部分别位于所述内部空腔的一端;和/或,所述约束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座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盖,所述前盖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座体,所述前盖位于对应所述卡持部的位置处,并用于封闭内部空腔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持部分别为构造于所述约束架的约束孔、约束口或挂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口包括C形结构的卡口;和/或,所述约束口还构造有喇叭状的引导段;和/或,所述约束口构造于约束架的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旋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架设置于内部空腔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和/或,所述约束架沿内部空腔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章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缝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