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黎仁专利>正文

便携式救生抛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34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救生抛投器,涉及消防救援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抛射器本体、小型压缩气瓶及抛投弹头,抛投弹头能够置于抛射器本体中部的抛射管内,抛射器本体侧壁夹层内设有储气室,抛射器本体后部设有能够与小型压缩气瓶相连的充气组件;抛射管底部设有击发组件,用于将抛投弹头抛射出去;充气组件与击发组件通过气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抛射器本体的尾部安装小型压缩气瓶,利用充气组件可将小型压缩气瓶内压缩气体向储气室充气;使用时,将捆绑有绳索的抛投弹头放置在抛射器本体中部的抛射管内,借助抛射管底部的击发组件可将储气室内高压气体导入抛射管,迅速进入抛射管的高压气体将抛投弹头抛射出去,实现精准抛投的目的。投的目的。投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救生抛投器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救援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救生抛投器。

技术介绍

[0002]救生抛投器是消防领域常用的一种救援器材,其主要作用是进行消防救援。当发生洪涝灾害时,可能有群众被困于孤岛,由于水流湍急,救援人员无法靠近,只能使用救生抛投器,通过高压气体将一块系有细绳的抛射头射向被困群众附近,再由被困人员与消防救援人员配合,搭建一条救生绳桥,消防救援人员通过绳桥横渡至被困人员身边,完成营救工作。
[0003]目前消防常用的救生抛投器,体积大,重量重,使用时还需要携带一个较大的高压储气瓶,同时,该抛投器在使用时操作较为复杂,射程也较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救生抛投器,体积小巧轻便,使用简单方便,能够完成远程抛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便携式救生抛投器,包括抛射器本体、小型压缩气瓶及能够与绳索相连的抛投弹头,所述抛投弹头能够置于抛射器本体中部的抛射管内,所述抛射器本体的侧壁夹层内设有储气室,所述抛射器本体的后部设有能够与小型压缩气瓶相连的充气组件,用于向储气室内充气;所述抛射管的底部设有用于击发抛投弹头的击发组件,用于将储气室内高压气体导入抛射管并将抛射管内的抛投弹头抛射出去;所述充气组件与击发组件通过气道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充气组件包括针阀和充气阀门,所述抛射器本体的后部设有用于与小型压缩气瓶瓶口配合的接口,所述针阀设置于接口的底部、且尖端朝向接口的敞口端设置,用于刺穿小型压缩气瓶的瓶口;所述接口的底部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装于针阀上,且所述针阀的内孔通过气道与储气室连通。其中,抛射器本体上设有与充气阀门螺纹配合的螺纹孔,充气阀门的上部设有密封圈,用于与螺纹孔的孔口密封配合;所述螺纹孔的下部与气道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击发组件包括弹射元件、泄气阀和扳机,所述抛射器本体下部设有握把,所述泄气阀设置于握把内部,所述扳机与泄气阀相连,所述扳机设置于与抛射器本体交界处的握把前侧;所述抛射管的底部与储气室之间设有过渡腔体,所述弹射元件设置于过渡腔体内,所述过渡腔体内的高压气体能够沿着弹射元件的橡胶皮碗背面边缘进入储气室内;所述泄气阀通过气道与过渡腔体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弹射元件包括橡胶皮碗和第一弹簧,所述橡胶皮碗的敞口端朝向抛投弹头及储气室,所述橡胶皮碗的敞口端中部设有用于封堵抛射管底部开口的凸台;所述橡胶皮碗的背面与第一弹簧相连,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抛射管底部的过渡腔体侧壁相
连。
[0010]优选的,所述储气室为设置于抛射管四周的环形腔体,所述抛射管的底部开口与储气室底部能够在橡胶皮碗的敞口端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过渡腔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弹簧的安装槽;所述握把上设有用于容纳泄气阀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槽及安装孔通过气道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泄气阀包括气阀芯和第二弹簧,所述气阀芯的一端与扳机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弹簧相连;所述安装孔为台阶孔,所述安装孔的两端为直孔段、中部为外小内大的锥孔段,所述气阀芯为与锥孔段相配合的锥体,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内部直孔段,内部直孔段的底部与气道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抛射器本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检测储气室内气压的压力表。
[0014]优选的,所述小型压缩气瓶内的气体为压缩二氧化碳。
[0015]优选的,所述抛投弹头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固定绳索的卡槽,所述卡槽沿抛投弹头的纵向截面四周布置。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抛射器本体的尾部安装小型压缩气瓶,利用充气组件可将小型压缩气瓶内压缩气体向储气室充气;使用时,将捆绑有绳索的抛投弹头放置在抛射器本体中部的抛射管内,借助抛射管底部的击发组件可将储气室内高压气体导入抛射管,迅速进入抛射管的高压气体将抛投弹头抛射出去,实现精准抛投的目的。本技术具有体积小巧轻便、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能够精准完成远程抛投。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救生抛投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橡胶皮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便携式救生抛投器的充气状态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中便携式救生抛投器的抛射状态示意图;
[0021]图5是图1中抛投弹头的外形图;
[0022]图中:1

抛射器本体,2

小型压缩气瓶,3

抛投弹头,30

卡槽;4

抛射管,5

储气室;6

针阀,7

充气阀门,8

接口,9

密封垫,10

气道,11

充气道,12

进气道,13

泄气道;14

密封圈,15

弹射元件,150

凸台,151

橡胶皮碗,152

第一弹簧;16

泄气阀,161

气阀芯,162

第二弹簧;17

扳机,18

握把,19

过渡腔体,20

安装槽,21

安装孔,22

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救生抛投器,包括抛射器本体1、小型压缩气瓶2及能够与绳索相连的抛投弹头3,所述抛投弹头3能够置于抛射器本体1中部的抛射管4内,所述抛射器本体1的侧壁夹层内设有储气室5,所述抛射器本体1的后部设有能够与小型压缩气瓶2相连的充气组件,用于向储气室5内充气;所述抛射管4的底部设有用于击发
抛投弹头3的击发组件,用于将储气室5内高压气体导入抛射管4并将抛射管4内的抛投弹头3抛射出去;所述充气组件与击发组件通过气道10相连。使用时,将捆绑有绳索的抛投弹头放置在抛射器本体中部的抛射管内,借助充气组件可将小型压缩气瓶内压缩气体充入储气室内,利用击发组件可将储气室内高压气体导入抛射管,借助迅速进入抛射管的高压气体将抛投弹头抛射出去,实现远程抛投绳索的目的,方便消防救援或海上救援。
[0025]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3、4所示,所述充气组件包括针阀6和充气阀门7,所述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救生抛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射器本体、小型压缩气瓶及能够与绳索相连的抛投弹头,所述抛投弹头能够置于抛射器本体中部的抛射管内,所述抛射器本体的侧壁夹层内设有储气室,所述抛射器本体的后部设有能够与小型压缩气瓶相连的充气组件,用于向储气室内充气;所述抛射管的底部设有用于击发抛投弹头的击发组件,用于将储气室内高压气体导入抛射管并将抛射管内的抛投弹头抛射出去;所述充气组件与击发组件通过气道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救生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针阀和充气阀门,所述抛射器本体的后部设有用于与小型压缩气瓶瓶口配合的接口,所述针阀设置于接口的底部、且尖端朝向接口的敞口端设置,用于刺穿小型压缩气瓶的瓶口;所述接口的底部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装于针阀上,且所述针阀的内孔通过气道与储气室连通;所述充气阀门设置于针阀末端的气道上,用于截断或连通气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救生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组件包括弹射元件、泄气阀和扳机,所述抛射器本体下部设有握把,所述泄气阀设置于握把内部,所述扳机与泄气阀相连,所述扳机设置于与抛射器本体交界处的握把前侧;所述抛射管的底部与储气室之间设有过渡腔体,所述弹射元件设置于过渡腔体内,所述过渡腔体内的高压气体能够沿着弹射元件的橡胶皮碗背面边缘进入储气室内;所述泄气阀通过气道与过渡腔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救生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新马斌肖鑫梁晓良杜坤泽江佳翰熊浩男吕锐李炯孙恒涛田国兵吴德峰李世海
申请(专利权)人:杨黎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