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黎仁专利>正文

万用水带转换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10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万用水带转换接口,属于消防器材技术领域,包括三棱柱箱体和页板;三棱柱箱体内部设有三个独立且呈三角形布置的腔体,各腔体与三棱柱箱体的三个侧棱一一对应,三棱柱箱体的三个侧面上均设有两个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腔体一一连通的第一通水口;靠近同一侧棱的两个第一通水口连通同一个腔体;三个页板均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具有不同接头的水带的第一转换接口,三个页板分别铰接在三个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各第一转换接口与各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的两个第一通水口对应连通,从而实现了将多种口径和型号的水带转换接口集中在一起,完成不同形式水带接口的转换,且占用空间更小,操作更简便,节省更短的时间,提升了灭火救援的效率。

Universal Water Belt Conversion Inte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万用水带转换接口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器材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万用水带转换接口。
技术介绍
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消防员需要对多盘水带、消防车以及与不同的固定灭火设施之间进行连接以完成供水,但是这些水带、设施存在不同口径、不同型号,因而无法直接连接,例如:65mm公口只能与65mm母口相连接,与其他口径、型号水带接口无法连接。若要完成不同口径、型号的水带连接,就需要用到水带转换接口。但传统水带转换接口的特点是:1、种类多。一种水带转换接口只可完成一种类型的水带转换,而水带口径型号种类繁多,不同的组合方式更多,因此,适应此需求的水带转换接口种类多,不易管理。一些水带转换接口经常出现丢失损坏的情况,种类难以保证齐全。2、需拼接。如果想要完成另一种水带转换形式,需要把水带转换接口拆解并重新拼接,过程耗时、操作麻烦。还有一些接口丢失损坏,需要寻找更多的接口拼接,极大地影响了水带连接的速度和进度。3、占用较大空间。水带转换接口种类多,一些接口不经常使用,利用率低下,在消防车内占用了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万用水带转换接口,旨在解决如何将多种口径和型号的水带转换接口集中在一起,完成不同形式水带接口的转换,且占用空间更小,操作更简便,节省更短的时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万用水带转换接口,包括:三棱柱箱体,内部设有三个独立且呈三角形布置的腔体,各所述腔体与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三个侧棱一一对应,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三个侧面上均设有两个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腔体一一连通的第一通水口;靠近同一所述侧棱的两个所述第一通水口连通同一个所述腔体;和三个页板,均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具有不同接头的水带的第一转换接口,三个所述页板分别铰接在三个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各所述第一转换接口与各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的两个所述第一通水口对应连通;各所述页板通过旋转切换所述第一转换接口与对应的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的两个所述第一通水口的连通状态,所述页板借助对应的所述腔体连通两个目标所述第一转换接口。进一步地,所述页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且具有绕所述螺钉轴向转动的自由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换接口与所述页板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位于水平方向两端均设有用于卡紧限位所述页板的卡扣。进一步地,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对应所述第一通水口位置均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转换接口和所述三棱柱箱体的第一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页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垫对应的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与所述第一密封垫配合使用,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转换接口和所述三棱柱箱体。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呈L型,所述页板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进一步地,所述万用水带转换接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上底面的通水弯头,所述通水弯头的第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水带的第二转换接口,所述通水弯头的第二端设有用于和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平齐的第二通水口,所述第二通水口用于与经过旋转后的所述页板上的所述第一转换接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通水弯头的第二端上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第二通水口和所述第一转换接口的第三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通水弯头与所述三棱柱箱体通过焊接固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万用水带转换接口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万用水带转换接口,三棱柱箱体内部设有三个独立且呈三角形布置的腔体,各腔体与三棱柱箱体的三个侧棱一一对应,三棱柱箱体的三个侧面上均设有两个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腔体一一连通的第一通水口;靠近同一侧棱的两个第一通水口连通同一个腔体;三个页板均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具有不同接头的水带的第一转换接口,三个页板分别铰接在三个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各第一转换接口与各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的两个第一通水口对应连通;各页板通过旋转切换第一转换接口与对应的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的两个第一通水口的连通状态,并借助对应的腔体连通两个目标第一转换接口,从而实现了将多种口径和型号的水带转换接口集中在一起,完成不同形式水带接口的转换,且占用空间更小,操作更简便,节省更短的时间,提升了灭火救援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万用水带转换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万用水带转换接口的主视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走机构的剖视图;图中:1、三棱柱箱体;11、腔体;12、隔板;13、卡扣;14、螺钉;15、斜筋;16、第一密封垫;17、第一通水口;2、页板;21、第一转换接口;22、第二密封垫;3、通水弯头;31、第二转换接口;32、第二通水口;33、第三密封垫;4、行走机构;41、固定座;42、支架;421、凸点;43、行走轮;44、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万用水带转换接口进行说明。所述万用水带转换接口,包括三棱柱箱体1和页板2;三棱柱箱体1采用铝合金材质,质量轻、强度好、耐腐蚀,方便操作人员搬运,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使用寿命;三棱柱箱体1的三个侧面为四边形,两个底面为三角形,分为上底面和下底面,三个侧面互相成60°夹角,三棱柱箱体1内部被三个互成120°夹角的隔板12分割成三个独立且呈三角形布置的腔体11,各腔体11与三棱柱箱体1的三个侧棱一一对应,隔板12采用铝合金材质,隔板12与三棱柱箱体1通过焊接固定,三棱柱箱体1的三个侧面上均设有两个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腔体11一一连通的第一通水口17;靠近同一侧棱的两个第一通水口17连通同一个腔体11;三个页板2分别铰接在三个三棱柱箱体1的侧面上,三个页板2均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具有不同接头的水带的第一转换接口21;各第一转换接口21与各三棱柱箱体1的侧面上的两个第一通水口17对应连通;第一转换接口21数量为六个,可以是同种规格,也可以是不同规格,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在各页板2上;各页板2通过旋转切换第一转换接口21与对应的三棱柱箱体1的侧面上的两个第一通水口17的连通状态,页板2借助对应的腔体11连通两个目标第一转换接口21。具体的,三棱柱箱体1角部为圆弧角,防止因存在尖角,对操作者造成伤害。第一通水口17为圆形,有利于减低水流阻力,方便加工;第一通水口17直径大于第一转换接口21内径,页板2能够完全覆盖整个第一通水口17,保证了第一转换接口21与第一通水口17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水流传输的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万用水带转换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万用水带转换接口,三棱柱箱体1内部设有三个独立且呈三角形布置的腔体11,各腔体11与三棱柱箱体1的三个侧棱一一对应,三棱柱箱体1的三个侧面上均设有两个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腔体11一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万用水带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棱柱箱体,内部设有三个独立且呈三角形布置的腔体,各所述腔体与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三个侧棱一一对应,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三个侧面上均设有两个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腔体一一连通的第一通水口;靠近同一所述侧棱的两个所述第一通水口连通同一个所述腔体;和三个页板,均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具有不同接头的水带的第一转换接口,三个所述页板分别铰接在三个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各所述第一转换接口与各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的两个所述第一通水口对应连通;各所述页板通过旋转切换所述第一转换接口与对应的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的两个所述第一通水口的连通状态,所述页板借助对应的所述腔体连通两个目标所述第一转换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万用水带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棱柱箱体,内部设有三个独立且呈三角形布置的腔体,各所述腔体与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三个侧棱一一对应,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三个侧面上均设有两个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腔体一一连通的第一通水口;靠近同一所述侧棱的两个所述第一通水口连通同一个所述腔体;和三个页板,均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具有不同接头的水带的第一转换接口,三个所述页板分别铰接在三个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各所述第一转换接口与各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的两个所述第一通水口对应连通;各所述页板通过旋转切换所述第一转换接口与对应的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的两个所述第一通水口的连通状态,所述页板借助对应的所述腔体连通两个目标所述第一转换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用水带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页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上,且具有绕所述螺钉轴向转动的自由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用水带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接口与所述页板通过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用水带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柱箱体的侧面位于水平方向两端均设有用于卡紧限位所述页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黎仁于天逸罗诗俊
申请(专利权)人:杨黎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