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书馆用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333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图书馆用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包括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顶部设置有智能还书机本体,所述智能还书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箱、智能还书机本体、存放箱、臭氧发生器本体、杀毒灯、驱动箱、电机、螺纹杆、螺纹套、支撑杆、横杆、支杆、防滑板、滑杆、滑套、推杆、固定箱、传动杆、滑轮、移动杆和防滑垫的配合使用,具备便于对书籍进行消毒和稳定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大多不具备对归还的书籍进行消毒的功能,而且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大多使用滚轮的方式进行移动,在转移后受到碰撞容易出现位移的情况,从而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图书馆用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图书馆
,具体为一种图书馆用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图书馆是社会记忆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在图书馆中需要用到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方便进行还书,然而现有的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大多不具备对归还的书籍进行消毒的功能,而且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大多使用滚轮的方式进行移动,在转移后受到碰撞容易出现位移的情况,从而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书馆用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具备便于对书籍进行消毒和稳定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大多不具备对归还的书籍进行消毒的功能,而且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大多使用滚轮的方式进行移动,在转移后受到碰撞容易出现位移的情况,从而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图书馆用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包括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顶部设置有智能还书机本体,所述智能还书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箱,所述存放箱的底部与支撑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本体,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顶部通过管道与存放箱连通,所述存放箱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杀毒灯,所述支撑箱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前侧贯穿驱动箱并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贯穿支撑箱并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支撑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滑套的一侧与横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轴承与固定箱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远离滑套的一侧贯穿至固定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05]优选的,所述防滑垫的底部与滑轮相接触,两个固定箱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配合移动杆使用的第一开口。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箱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移动杆使用的第二开口。
[0007]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驱动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
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箱的正面开设有配合支撑杆使用的第三开口,所述螺纹杆远离电机的一侧通过轴承与驱动箱的内壁活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智能还书机本体的正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防滑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支撑箱、智能还书机本体、存放箱、臭氧发生器本体、杀毒灯、驱动箱、电机、螺纹杆、螺纹套、支撑杆、横杆、支杆、防滑板、滑杆、滑套、推杆、固定箱、传动杆、滑轮、移动杆和防滑垫的配合使用,具备便于对书籍进行消毒和稳定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大多不具备对归还的书籍进行消毒的功能,而且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大多使用滚轮的方式进行移动,在转移后受到碰撞容易出现位移的情况,从而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滑轮,能够便于对支撑箱进行支撑,使移动时更加方便,通过设置防滑垫,能够便于对滑轮进行限位,避免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发生转动,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便于对螺纹套进行支撑,使螺纹套在移动时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散热口,能够便于智能还书机本体内热空气的排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结构驱动箱局部剖视图。
[0016]图中:1、支撑箱;2、智能还书机本体;3、存放箱;4、臭氧发生器本体;5、杀毒灯;6、驱动箱;7、电机;8、螺纹杆;9、螺纹套;10、支撑杆;11、横杆;12、支杆;13、防滑板;14、滑杆;15、滑套;16、推杆;17、固定箱;18、传动杆;19、滑轮;20、移动杆;21、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18]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9]请参阅图1

3,一种图书馆用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包括支撑箱1,支撑箱1的顶部设置有智能还书机本体2,智能还书机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箱3,存放箱3的
底部与支撑箱1固定连接,支撑箱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本体4,臭氧发生器本体4顶部通过管道与存放箱3连通,存放箱3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杀毒灯5,支撑箱1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6,驱动箱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9,螺纹套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前侧贯穿驱动箱6并固定连接有横杆11,横杆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12,支杆12的底部贯穿支撑箱1并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3,支撑箱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4,滑杆1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15,滑套1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推杆16,推杆16远离滑套15的一侧与横杆11活动连接,支撑箱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17,固定箱17的内腔设置有传动杆18,传动杆18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轴承与固定箱17的内壁活动连接,传动杆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19,滑套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0,移动杆20远离滑套15的一侧贯穿至固定箱17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1,防滑垫21的底部与滑轮19相接触,通过设置滑轮19,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书馆用自动化智能借阅还书识别装置,包括支撑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1)的顶部设置有智能还书机本体(2),所述智能还书机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箱(3),所述存放箱(3)的底部与支撑箱(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箱(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本体(4),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4)顶部通过管道与存放箱(3)连通,所述存放箱(3)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杀毒灯(5),所述支撑箱(1)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6),所述驱动箱(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9),所述螺纹套(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前侧贯穿驱动箱(6)并固定连接有横杆(11),所述横杆(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12),所述支杆(12)的底部贯穿支撑箱(1)并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3),所述支撑箱(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4),所述滑杆(1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15),所述滑套(1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推杆(16),所述推杆(16)远离滑套(15)的一侧与横杆(11)活动连接,所述支撑箱(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17),所述固定箱(17)的内腔设置有传动杆(18),所述传动杆(18)的前侧和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富贵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邦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