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28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包括锁仓、开口、保护板、支撑杆、连接弹簧、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支撑板和显示屏,所述开口设于锁仓的侧面上,所述保护板可移动贯穿锁仓的上壁与下壁且设于开口处,所述支撑杆连接于锁仓上壁与下壁远离开口的一端,所述连接弹簧对称套接于支撑杆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一端设于保护板的侧面上且另一端设于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一端设于保护板的侧面上且另一端设于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第一调节组件对称设称,所述支撑板连接于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显示屏设于支撑板靠近开口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能的智能锁。能的智能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锁具
,具体是指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

技术介绍

[0002]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家居设备自动化,居住环境舒适化、安全化,同时对家庭门禁和办公门禁提出了更安全、更便利的需求,电子门锁作为一种更安全、更便利的门锁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办公场所接受和使用,逐步替代上述机械门锁,现有的智能锁具大都具有人脸识别的功能。但是现有的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具在使用时,大都不能对操作控制器区域进行防尘,另外人脸识别摄像头的位置大都是固定不变的,解锁人员身高不同,尤其是小孩在使用时,会导致解锁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第一调节组件便于高个人员进行人员识别解锁,通过第二调节组件便于身高较低的人员进行识别解锁,同时在显示屏不使用时,对显示屏进行保护,从而提高智能锁实用性的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
[000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包括锁仓、开口、保护板、支撑杆、连接弹簧、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支撑板和显示屏,所述锁仓为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开口设于锁仓的侧面上,所述保护板可移动贯穿锁仓的上壁与下壁且设于开口处,所述支撑杆连接于锁仓上壁与下壁远离开口的一端,所述连接弹簧对称套接于支撑杆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一端设于保护板的侧面上且另一端设于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一端设于保护板的侧面上且另一端设于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第一调节组件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连接于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显示屏设于支撑板靠近开口侧面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上推拉件、第一套块、第一导杆、第一减损轮、线槽一、回位弹簧一、挡块一、线孔一和拉线一,所述上推拉件设于保护板远离支撑杆的侧面下端,所述第一套块可移动套接于支撑杆上且连接于下端的连接弹簧,所述第一导杆一端铰接于第一套块且另一端铰接于支撑板的下端,所述第一减损轮设于锁仓上壁下远离开口的一端,所述线槽一为U型结构设置且设于保护板靠近支撑杆的侧面上,所述回位弹簧一设于线槽一一侧内,所述挡块一设于线槽一端部且连接于回位弹簧一,所述线孔一设于线槽一远离回位弹簧一的端部上方,所述拉线一一端连接于挡块一且另一端沿着线槽一、线孔一和第一减损轮连接于第一套块,当身高较高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时,利用上推拉件向上推动保护板,挡块一受到锁仓上壁的限制,向下移动,此时拉线一将第一套块松开,利于连接弹簧的回弹力带着第一套块向下移动,第一套块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推着支撑板下端向上移动,支撑板带着显示屏的下端向上移动,使显示屏的角度向上倾斜,便于较高身高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下推拉件、第二套块、第二导杆、第二减损轮、线槽二、回位弹簧二、挡块二、线孔二和拉线二,所述下推拉件设于保护板远离支撑杆的侧面
上端,所述第二套块可移动套接于支撑杆上且连接于上端的连接弹簧,所述第二导杆一端铰接于第二套块且另一端铰接于支撑板的上端,所述第二减损轮设于锁仓下壁上远离开口的一端,所述线槽二为U型结构设置且设于保护板靠近支撑杆的侧面上,所述回位弹簧二设于线槽二一侧内,所述挡块二设于线槽二端部且连接于回位弹簧二,所述线孔二设于线槽二远离回位弹簧二的端部下方,所述拉线二一端连接于挡块二且另一端沿着线槽二、线孔二和第二减损轮连接于第二套块,当身高较低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时,利用下推拉件向下拉动保护板,挡块二受到锁仓下壁的限制,向上移动,此时拉线二将第二套块松开,利于连接弹簧的回弹力带着第二套块向上移动,第二套块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推着支撑板上端向下移动,支撑板带着显示屏的上端向下移动,使显示屏的角度向下倾斜,便于较低身高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推拉件与下推拉件包括凹槽、扭簧和把手,所述凹槽对称设于保护板远离支撑杆的侧面上,所述扭簧设于凹槽内,所述把手连接于扭簧,转动把手,将把手转出凹槽内,便于对保护板进行推拉,当推拉完毕后,利用扭簧的扭力将把手带回凹槽内,一方面对把手实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避免把手伸出凹槽内阻碍保护板的移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拉线一和拉线二为钢丝材质制成,结实耐用,延长拉线一和拉线二的使用寿命。
[0008]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当身高较高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时,通过上推拉件向上推动保护板,挡块一受到锁仓上壁的限制,向下移动,此时拉线一将第一套块松开,利于连接弹簧的回弹力带着第一套块向下移动,第一套块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推着支撑板下端向上移动,支撑板带着显示屏的下端向上移动,使显示屏的角度向上倾斜,便于较高身高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当身高较低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时,通过下推拉件向下拉动保护板,挡块二受到锁仓下壁的限制,向上移动,此时拉线二将第二套块松开,利于连接弹簧的回弹力带着第二套块向上移动,第二套块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推着支撑板上端向下移动,支撑板带着显示屏的上端向下移动,使显示屏的角度向下倾斜,便于较低身高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通过转动把手,将把手转出凹槽内,便于对保护板进行推拉,当推拉完毕后,利用扭簧的扭力将把手带回凹槽内,一方面对把手实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避免把手伸出凹槽内阻碍保护板的移动,通过拉线一和拉线二为钢丝材质制成,结实耐用,延长拉线一和拉线二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中保护板的右视图。
[0011]其中,1、锁仓,2、开口,3、保护板,4、支撑杆,5、连接弹簧,6、第一调节组件,7、第二调节组件,8、支撑板,9、显示屏,10、上推拉件,11、第一套块,12、第一导杆,13、第一减损轮,14、线槽一,15、回位弹簧一,16、挡块一,17、线孔一,18、拉线一,19、下推拉件,20、第二套块,21、第二导杆,22、第二减损轮,23、线槽二,24、回位弹簧二,25、挡块二,26、线孔二,27、拉线二,28、凹槽,29、扭簧,3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仓、开口、保护板、支撑杆、连接弹簧、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支撑板和显示屏,所述锁仓为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开口设于锁仓的侧面上,所述保护板可移动贯穿锁仓的上壁与下壁且设于开口处,所述支撑杆连接于锁仓上壁与下壁远离开口的一端,所述连接弹簧对称套接于支撑杆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一端设于保护板的侧面上且另一端设于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一端设于保护板的侧面上且另一端设于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第一调节组件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连接于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显示屏设于支撑板靠近开口侧面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上推拉件、第一套块、第一导杆、第一减损轮、线槽一、回位弹簧一、挡块一、线孔一和拉线一,所述上推拉件设于保护板远离支撑杆的侧面下端,所述第一套块可移动套接于支撑杆上且连接于下端的连接弹簧,所述第一导杆一端铰接于第一套块且另一端铰接于支撑板的下端,所述第一减损轮设于锁仓上壁下远离开口的一端,所述线槽一为U型结构设置且设于保护板靠近支撑杆的侧面上,所述回位弹簧一设于线槽一一侧内,所述挡块一设于线槽一端部且连接于回位弹簧一,所述线孔一设于线槽一远离回位弹簧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歌物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