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丙纶丝生产用集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318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丙纶丝生产用集线装置,包括:集线轴、限位槽、限位板;所述限位槽位于集线轴的外侧,且限位槽与集线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板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且限位板与限位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板的下侧,且弹簧与限位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杆设置在限位板的上侧,且支撑杆与限位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滚轮设置在支撑杆的上端,且滚轮与支撑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滑槽位于集线轴的外侧,且滑槽与集线轴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便于拆装,适应性强以及固定紧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丙纶丝生产用集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丙纶丝生产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丙纶丝生产用集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丙纶丝是常见的纺织纤维之一,其因具有表面平滑、质地轻、强度高等良好特性,在地毯、装饰布制造,服装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丙纶丝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集线装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目前通常利用锥形的圆辊作为集线装置对卷线筒的进行卡接固定,此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卷线筒内壁与集线装置的摩擦相对较大,不易进行卷线筒的拆卸,同时,卷线筒在高速运转时还容易发生滑动,造成丙纶丝收卷松散的问题。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丙纶丝生产用集线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丙纶丝生产用集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通常利用锥形的圆辊作为集线装置对卷线筒的进行卡接固定,此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卷线筒内壁与集线装置的摩擦相对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丙纶丝生产用集线装置,包括:集线轴(1)、限位槽(2)、限位板(3)、弹簧(4)、支撑杆(5)、滚轮(6)、滑槽(7)、滑块(8)、连接杆(9)、固定槽(10)、固定杆(11)、固定盘(12)、定位盘(13)、限位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位于集线轴(1)的外侧,且限位槽(2)与集线轴(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板(3)设置在限位槽(2)的内部,且限位板(3)与限位槽(2)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弹簧(4)设置在限位板(3)的下侧,且弹簧(4)与限位板(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杆(5)设置在限位板(3)的上侧,且支撑杆(5)与限位板(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滚轮(6)设置在支撑杆(5)的上端,且滚轮(6)与支撑杆(5)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滑槽(7)位于集线轴(1)的外侧,且滑槽(7)与集线轴(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滑块(8)分别设置在滑槽(7)内的左右两方,且滑块(8)与滑槽(7)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9)设置在支撑杆(5)和滑块(8)的中间,且连接杆(9)分别与支撑杆(5)和滑块(8)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槽(10)位于集线轴(1)左侧的中间,且固定槽(10)与集线轴(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杆(11)设置在固定槽(10)的内部,且固定杆(11)与固定槽(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盘(12)设置在集线轴(1)外侧的左方,且固定盘(12)与集线轴(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盘(13)设置在集线轴(1)外侧的右方,且定位盘(13)与集线轴(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杆(14)呈圆周排列的方式在定位盘(13)的左侧设置有多处,且限位杆(14)与定位盘(1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银珍孙亚芹顾勇庄美兰周玉达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海天制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