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净化循环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317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气净化循环处理系统,水洗净化装置的进气口与操作间的出气端连通,第二引风机的出气口与操作间的进气端连通;尾气平衡排放装置包括缓冲箱,隔板将缓冲箱内部分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通过导通管连通,导通管于第一腔室的一端安装有压力调节阀;第一腔室的侧壁连通安装有第二光解装置,当第一引风机端气压过高时,气体就会通过第二光解装置排出,其余部分气体进入第二腔室内,第二腔室内部安装有第四过滤结构,第二腔室的外壁连通设有平衡进气管;当第二引风机端气压过低时平衡进气管自动供气,其结构新颖,可对废气进行水洗、光解、吸附多重的过滤,通过压力调节设置,可进行主动供气、主动抽气,加速气体的流动,实现净化后的废气循环,加速室内换气、提高废气处理的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目的。能减排目的。能减排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净化循环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废气净化循环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化时代的迅速发展,实现了智能无人喷涂车间(如智能汽车喷漆房)、智能涂装设备(如家具智能喷漆、五金智能喷漆、玩具智能喷漆等设备),在操作间进行喷涂的加工工艺操作时,需要对产品进行喷涂及干燥等处理,而喷涂加工及喷涂后干燥操作时,均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气,传统的方式大多是通过加装向外排放的净化装置,该方式虽可使产生的废气处理直接外排到大气中,但排放量大,能耗高,效率低,达不到节能减排的最佳效果,还是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废气净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结构新颖,可对废气进行水洗、光解、吸附多重的过滤,通过压力调节设置,可进行主动供气、主动抽气,加速气体的流动,实现净化后的废气循环,加速室内换气、提高废气处理的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气净化循环处理系统,包括水洗净化装置、第一光解装置、尾气平衡排放装置、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水洗净化装置、第一光解装置、第一引风机、尾气平衡排放装置、第二引风机沿输气方向依次连通配合,水洗净化装置的进气口与操作间的出气端连通,第二引风机的出气口与操作间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尾气平衡排放装置包括缓冲箱,固定在缓冲箱内部的隔板,隔板将缓冲箱内部分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隔板上设有导通管,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通过导通管连通,导通管于第一腔室的一端安装有压力调节阀;第一腔室与第二引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腔室的侧壁连通安装有第二光解装置,第二光解装置的出气口与外部接通;第二腔室内部安装有第四过滤结构,第二腔室的外壁连通设有平衡进气管。
[0006]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洗净化装置包括蓄水箱,连通设于蓄水箱顶部的水洗箱及水汽分离箱;蓄水箱内部安装有隔水盒,隔水盒的底部敞开,隔水盒的内部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连通设有抽水管,抽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水洗箱的顶部内侧;水洗箱的两相对内壁固定设有多块倾斜设置的导流板,两侧的导流板之间错落设置,沿着导流板流动的流水形成水帘阶梯;水汽分离箱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结构,第一过滤结构用于气液分离过滤、使液体析出并回流至蓄水箱内。
[0007]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光解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结构及多条第一UV光管,进入第一箱体内部的气体途径第一UV光管后、再从第二过滤结构排出。
[0008]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光解装置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的内部
安装有第三过滤结构及多条第二UV光管,进入第二箱体内部的气体途径第二UV光管后、再从第三过滤结构排出。
[0009]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过滤结构、第二过滤结构、第三过滤结构、第四过滤结构的截面均呈



字状结构,且开口朝进气的一侧敞开;第一过滤结构的两侧为水汽过滤板,第二过滤结构的两侧、第三过滤结构的两侧、第四过滤结构的两侧均为活性炭滤板或过滤棉滤板。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废气净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结构新颖,包括沿输气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水洗净化装置、第一光解装置、第一引风机、尾气平衡排放装置、第二引风机,且水洗净化装置的进气口与操作间的出气端连通,第二引风机的出气口与操作间的进气端连通;尾气平衡排放装置的缓冲箱上连通设有第二光解装置,第二光解结构与外部进行连通,整体的配合可进行主动供气、主动抽气,加速气体的流动,提高室内换气效率,气体移动外排时途径水洗净化装置、第一光解装置、尾气平衡排放装置、第二光解结构,得以对废气进行水洗、光解、吸附多重的过滤;通过压力调节阀的设置,当第一引风机端气压过高时气体就会通过第二光解结构排出,其余部分气体进入第二腔室内、并途径第四过滤结构得以过滤,在第二引风机的引导下再次进入操作间内,确保废气经过双重的光解结构后再排出,进一步增强净化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废气净化循环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水洗净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光解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尾气平衡排放装置及第二光解装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00、水洗净化装置;110、蓄水箱;120、水洗箱;130、水汽分离箱;140、隔水盒;150、抽水泵;160、抽水管;170、导流板;180、第一过滤结构;200、第一光解装置;210、第一箱体;220、第二过滤结构;230、第一UV光管;300、尾气平衡排放装置;310、缓冲箱;320、隔板;330、第一腔室;340、第二腔室;350、压力调节阀;360、第四过滤结构;370、平衡气管;410、第一引风机;420、第二引风机;500、第二光解装置;510、第二箱体;520、第三过滤结构;530、第二UV光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废气净化循环处理系统,包括水洗净化装置100、第一光解装置200、尾气平衡排放装置300、第一引风机410、第二引风机420;水洗净化装置100、第一光解装置200、第一引风机410、尾气平衡排放装置300、第二引风机420沿输气方向依次连通配合,水洗净化装置100的进气口与操作间的出气端连
通,第二引风机420的出气口与操作间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尾气平衡排放装置300包括缓冲箱310,固定在缓冲箱310内部的隔板320,隔板320将缓冲箱310内部分为第一腔室330及第二腔室340,隔板320上设有导通管,第一腔室330及第二腔室340通过导通管连通,导通管于第一腔室330的一端安装有压力调节阀350;第一腔室330与第二引风机420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腔室330的侧壁连通安装有第二光解装置500,第二光解装置500的出气口与外部接通;第二腔室340内部安装有第四过滤结构360,第二腔室340的外壁连通设有平衡进气管370。
[0020]上述的一种废气净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结构新颖,包括沿输气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水洗净化装置、第一光解装置、第一引风机、尾气平衡排放装置、第二引风机,且水洗净化装置的进气口与操作间的出气端连通,第二引风机的出气口与操作间的进气端连通;尾气平衡排放装置的缓冲箱上连通设有第二光解装置,第二光解结构与外部进行连通,整体的配合可进行主动供气、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净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洗净化装置、第一光解装置、尾气平衡排放装置、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水洗净化装置、第一光解装置、第一引风机、尾气平衡排放装置、第二引风机沿输气方向依次连通配合,水洗净化装置的进气口与操作间的出气端连通,第二引风机的出气口与操作间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尾气平衡排放装置包括缓冲箱,固定在缓冲箱内部的隔板,隔板将缓冲箱内部分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隔板上设有导通管,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通过导通管连通,导通管于第一腔室的一端安装有压力调节阀;第一腔室与第二引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腔室的侧壁连通安装有第二光解装置,第二光解装置的出气口与外部接通;第二腔室内部安装有第四过滤结构,第二腔室的外壁连通设有平衡进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净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净化装置包括蓄水箱,连通设于蓄水箱顶部的水洗箱及水汽分离箱;蓄水箱内部安装有隔水盒,隔水盒的底部敞开,隔水盒的内部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连通设有抽水管,抽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水洗箱的顶部内侧;水洗箱的两相对内壁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华李运华肖毅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巨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