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可适应天车涡旋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317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可适应天车涡旋通风装置,天花板和地面之间设置有排风区、天车运行区和污染源区;排风区内的天花板上安装有排风机构,其周围的天花板上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上可升降送风管;污染源区周围的地面上安装有多个下可升降送风管,上可升降送风管和下可升降送风管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上可升降送风管和下可升降送风管之间的空间为天车运行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可升降送风管和下可升降送风管提供具有角动量的气流,与排风机构产生排风气流相互配合,能够产生强大的涡旋实现污染物的高效捕集;将上伸缩风管和下伸缩风管收缩使得天车顺利通过,在保证污染物高效捕集,同时实现了涡旋通风装置对天车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好的适应性。好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可适应天车涡旋通风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空气通风领域,涉及空气涡旋通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可适应天车涡旋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厂房的环境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需要不尽相同,其中高大空间厂房普遍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冶金、焊接、矿料加工等行业在厂房内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为了达到工艺要求同时营造符合标准的室内空气质量,需要高效的对污染物捕集,然后集中处理达标之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0003]涡旋通风在高大空间的污染物控制中因其极少量的卷吸和稳定的气流状态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其中涡旋生成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四周沿垂直方向要有送风口提供具有角动量的气流。在高大空间的厂房内为了方便搬运物料通常设置有天车,天车在运行过程中要求其运行空间内不能有任何障碍物,这就与涡旋通风装置中提供角动量的送风系统产生了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可适应天车涡旋通风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涡旋通风装置无法在高效捕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可适应天车涡旋通风装置,设置在天花板(4)和地面(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花板(4)和地面(5)之间沿着竖向从上到下设置有排风区(7)、天车运行区(8)和污染源区(9);所述的排风区(7)内的天花板(4)上安装有排风机构(1),排风区(7)周围的天花板(4)上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上可升降送风管(2);所述的污染源区(9)内有污染源(6),污染源区(9)周围的地面(5)上安装有多个下可升降送风管(3),所述的上可升降送风管(2)和下可升降送风管(3)一一对应且竖向同轴设置;所述的上可升降送风管(2)和下可升降送风管(3)之间的空间为天车运行区(8);所述的上可升降送风管(2)包括上伸缩风管(201),上伸缩风管(201)的纵向一侧上沿竖向开设有多个上送风口(202),所述的上送风口(202)位于排风机构(1)下方;所述的上伸缩风管(201)的纵向另一侧设置有上液压升降杆(203);所述的上液压升降杆(203)的顶端固定在天花板(4)上,上液压升降杆(203)的底端与上伸缩风管(201)的底端相固定;所述的上伸缩风管(2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折叠连接杆(204)底端,所述的上折叠连接杆(204)的顶端固定在天花板(4)上;所述的上伸缩风管(201)能够在上液压升降杆(203)的带动下沿竖向升降,同时上伸缩风管(201)和上折叠连接杆(204)能够进行自身的伸缩和折叠;所述的下可升降送风管(3)包括下伸缩风管(301),下伸缩风管(301)的纵向一侧上沿竖向开设有多个下送风口(302);所述的下伸缩风管(301)的纵向另一侧设置有下液压升降杆(303);所述的下液压升降杆(303)的底端固定在地面(5)上,下液压升降杆(303)的顶端与下伸缩风管(301)的顶端相固定;所述的下伸缩风管(301)能够在下液压升降杆(303)的带动下沿竖向进行伸缩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大空间的可适应天车涡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智翔杨星星王怡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