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方便的烹饪器具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17300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方便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以及加热装置,锅体具有储水腔和烹饪腔,烹饪腔位于储水腔的上方,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储水腔,储水腔内设置有聚热罩,聚热罩围成过流通道,储水腔还包括位于聚热罩外部且与过流通道连通的集水腔,聚热罩开设有连通烹饪腔和过流通道的过流口,储水腔的底壁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侧壁抵靠于聚热罩,以限制聚热罩的径向移动。定位槽一方面对聚热罩的安装起到预定位作用,用户能够方便地将聚热罩装配到位,节省用户时间,提高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定位槽的侧壁对聚热罩进行径向限位,防止聚热罩沿储水腔的径向移动,从而保证聚热罩与锅体各个部件配合的稳定性,保证密封效果。保证密封效果。保证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方便的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属于厨房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方便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米饭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对米饭的香气、口感、外观、滋味都越来越重视。
[0003]现有米饭制作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电磁加热方式或者发热盘加热方式对饭煲的内胆进行加热,在烹饪米饭时,通常会将具有适当米水比例的米和水直接置入内胆中,加热时内胆受热并传导至内部的米水,由于加热面积有限,导致米饭整体受热均匀性欠佳,上下层米饭不均匀,底部湿粘,上层干硬。
[0004]但是这种烹饪方式对米水比例的要求较高,在烹饪时用户需要精准地控制加水量,否则容易造成米饭的口感偏软或者偏硬,对用户的要求较高。此外,大米的品种和锅内的气压也对米饭的烹饪口感造成一定的影响,米饭容易出现夹生现象。
[0005]另一种米饭烹饪方式是通过在大米中加入少量水,再采用直接通入蒸汽,利用蒸汽加热大米。这种烹饪方式则需要构造连通烹饪腔和储存有水的蒸汽发生腔的管道,当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通过管道时,容易推动管道发生移动,这不仅仅影响管道的输送效率,而且还容易降低管道和各个腔体之间连接的密封效果,造成漏气等现象,影响饭煲的加热效率。
[0006]此外,由于管道与烹饪腔的连接处需要做密封处理,因此需要管道的位置固定,这同时也增加了管道与饭煲装配时的难度,使用前占用用户较多的时间来进行管道的连接,用户体验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方便的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8]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装配方便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以及加热装置,所述锅体具有储水腔和烹饪腔,所述烹饪腔位于所述储水腔的上方,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聚热罩,所述聚热罩围成过流通道,所述储水腔还包括位于所述聚热罩外部且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的集水腔,所述聚热罩开设有连通所述烹饪腔和所述过流通道的过流口,所述储水腔的底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侧壁抵靠于所述聚热罩,以限制所述聚热罩的径向移动。
[0010]所述聚热罩具有底部开口,所述定位槽的底壁设置有开口区域,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区域的发热盘。
[0011]所述发热盘的外周和所述定位槽之间具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发热盘的侧壁抵接密封,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发热
盘的底壁抵接密封。
[0012]所述定位槽的底壁设置有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抵顶所述密封件的底面,以使所述密封件的底部发生局部形变。
[0013]所述储水腔的底壁的部分区域朝向背离所述储水腔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所述定位槽;和/或,所述储水腔的底壁具有朝向所述储水腔凸出的定位凸筋,所述定位凸筋围成所述定位槽。
[0014]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和所述储水腔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集水腔和所述烹饪腔,所述隔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聚热罩具有台阶面,所述安装口的外周搭靠于所述台阶面,以限制所述聚热罩的轴向移动。
[0015]所述隔板和所述锅体可拆卸地连接。
[0016]所述聚热罩朝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凸起,所述过流口开设于所述导流凸起的侧壁。
[0017]所述聚热罩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集水腔和所述过流通道连通的过水口,所述过水口的上边缘高于所述定位槽的侧壁的上边沿。
[0018]所述烹饪器具还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外部连通,以使所述烹饪器具具有所述烹饪腔内气压低于所述储水腔内气压的负压状态。
[00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0]1.蒸制米饭的过程中,米和水分别置于两个腔室中,使得米水分离,通过加热所述储水腔内的水产生蒸汽,对所述烹饪腔中的米进行蒸汽烹饪,进而降低了水米比例对米饭口感的影响,且蒸汽与米饭的接触更加均匀,使米饭均匀受热。
[0021]此外,所述聚热罩内具有连通所述储水腔和所述烹饪腔的过流通道,所述储水腔的底部还设置有所述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一方面对所述聚热罩的安装起到预定位作用,使烹饪前,用户能够方便地将所述聚热罩和所述储水腔装配到位,节省用户时间,提高使用体验。另一方面所述定位槽的侧壁对所述聚热罩进行径向限位,防止所述聚热罩在流体的推动下沿所述储水腔的径向移动,从而保证所述聚热罩与所述锅体各个部件配合的稳定性,保证所述烹饪腔和所述集水腔之间的密封效果,使流体只能够通过所述过流口进入所述烹饪腔中。
[002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热罩具有底部开口,所述定位槽的底壁设置有开口区域,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区域的发热盘。所述发热盘与所述过流通道内的水直接接触,所述发热盘的热量能够快速、直接地传递至所述过流通道内的水,使水温快速升高,缩短了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且降低了热损失。
[0023]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和所述储水腔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集水腔和所述烹饪腔,所述隔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聚热罩具有台阶面,所述安装口的外周搭靠于所述台阶面,以限制所述聚热罩的轴向移动。所述隔板将所述集水腔和所述烹饪腔分隔,使所述储水腔内的水以及蒸汽仅能够通过所述过流通道进入所述烹饪腔中,提高蒸汽进入所述烹饪腔时的压力,加快蒸汽流动速度,提高烹饪效率。
[0024]此外,所述隔板搭靠于所述台阶面,所述隔板的重量由所述聚热罩承担,因此所述
隔板对所述聚热罩形成轴向限位,提高对所述聚热罩的固定效果。并且所述聚热罩承托所述隔板,还能够分担所述隔板承受的重量,避免所述隔板上方受力过大而发生形变或损坏。
[0025]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热罩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集水腔和所述过流通道连通的过水口,所述过水口的上边缘高于所述定位槽的侧壁的上边沿。避免所述定位槽的侧壁对所述过水口形成遮挡,使所述集水腔和所述过流通道保持连通,所述过流通道和所述集水腔内的水能够自由流动,以保证所述过流通道内水量的充足,满足烹饪的需求。
[0026]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烹饪器具还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外部连通,以使所述烹饪器具具有所述烹饪腔内气压低于所述储水腔内气压的负压状态。在利用蒸汽蒸制米饭之前,可通过控制所述真空泵的运行,使所述烹饪器具一次或多次切换至所述负压状态,以使水对烹饪腔中的大米进行一次或多次浸泡,使得米粒充分吸水,提高米粒的含水率,从而避免了米饭受热不均匀导致出现夹生现象。并且当水温较高时,大米在水中浸泡表面会发生糊化,形成淀粉膜,降低米粒继续吸水的速率,因此用户可通过改变大米在水中浸泡的时长而获得不同软硬口感的米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方便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以及加热装置,所述锅体具有储水腔和烹饪腔,所述烹饪腔位于所述储水腔的上方,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储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聚热罩,所述聚热罩围成过流通道,所述储水腔还包括位于所述聚热罩外部且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的集水腔,所述聚热罩开设有连通所述烹饪腔和所述过流通道的过流口,所述储水腔的底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侧壁抵靠于所述聚热罩,以限制所述聚热罩的径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方便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罩具有底部开口,所述定位槽的底壁设置有开口区域,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区域的发热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方便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的外周和所述定位槽之间具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发热盘的侧壁抵接密封,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发热盘的底壁抵接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方便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底壁设置有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抵顶所述密封件的底面,以使所述密封件的底部发生局部形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方便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的底壁的部分区域朝向背离所述储水腔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王昌明王源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