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收紧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299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收紧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臀部;第二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脚部;至少一个自动收紧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或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带上,用于收紧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带;既能有效地将伤员进行固定,保证在运输伤员过程中不会出现伤员的滑落等现象,从而避免对伤员造成的二次伤害,又能根据固定的松紧度进行自动收紧调整,保证有效地固定,使得自动固定收紧装置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用范围。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收紧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收紧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现代战争武器杀伤效能的增大,海上突发灾难等,可能造成急危、重伤员明显增多;同时由于海上机动地域的扩大,使得伤员与陆地救治机构的距离大幅度增加。这就要求必须向前沿提供更高层次的医疗救护保障。对于受伤人员来说,最危险的阶段莫过于创伤发生后的10分钟和1小时内,这分别是救治的“白金时间”和“黄金时间”。如果伤员能在这段时间内稳定伤情,那么,40%以上都能够获救。据统计,战场上和灾难状况下90%的死亡者是因其伤情不能很快稳定而造成的。
[0003]目前,通常在海上用于伤员后送和转运的装置以担架及自制漂浮担架为主,在后送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因素,伤员没有被固定好,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出现伤员上下串动的现象,这就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导致伤员的伤势严重,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同时担架上固定带由于长期的使用,处于弹性失效的状态,导致固定带及时当时固定的很紧,但是一会又松了,所以导致不能很好地将伤员进行固定。
[0004]如何解决实现有效地对伤员进行固定且不对伤员造成二次损伤,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收紧固定装置,既能有效地将伤员进行固定,保证在运输伤员过程中不会出现伤员的滑落等现象,从而避免对伤员造成的二次伤害,又能根据固定的松紧度进行自动收紧调整,保证有效地固定,使得自动固定收紧装置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收紧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臀部;第二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脚部;至少一个自动收紧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或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带上,用于收紧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带。
[0007]可选的,所述自动收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拉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带上,发出拉力信号;自动收紧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对应的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带上;控制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和所述自动收紧器电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根据拉力值变化形成电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电信号形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自动收紧器进行收紧或者释放动作。
[0008]可选的,所述自动收紧器包括正反两转的电机。
[0009]可选的,还包括第三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三固定带包括第一子固定带、第二子固定带和第三子固定带。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带为魔术贴带和卡扣带的组合。
[0011]可选的,还包括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一端。
[0012]可选的,还包括颈部固定装置,所述颈部固定装置与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匹配连接。
[0013]可选的,还包括颈部托起器,所述颈部托起器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装置上。
[0014]可选的,所述颈部托起器包括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装置上的托起气囊、气管以及气压泵,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托起气囊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压泵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本体和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套在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套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自动收紧固定装置,利用第一固定带将伤员的臀部固定,第二固定带将伤员的脚部固定,由于伤员的臀部和脚部都被固定柱,这样在运输伤员的过程中,不会伤员上下串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对伤员造成二次损伤,有助于伤员的运输和伤员的及时抢救;同时当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带发生松垮的现象或者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带发生太紧的现象时,所述自动收紧单元可以针对不同的松紧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伤员的有效固定。
[0018]进一步,还包括颈部固定装置,所述颈部固定装置与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匹配连接,利用颈部固定装置和头部固定装置实现对伤员颈部和头部的有效固定,避免对伤员颈部和头部的伤害,有助于降低对伤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自动收紧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自动收紧单元的信号传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目前采用的自动收紧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伤员平躺的床板、床板上有固定带,其中固定带分别将伤员的肩部、腰部等固定好,从而实现伤员的固定。
[0022]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这种固定装置在运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伤员上下串动的问题,这就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危害到伤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这种固定装置没有对伤员的头部进行稳定的固定,这样容易造成对伤员头部和颈部的再次撞击,增加伤员的伤势,对伤员的康复造成不利的影响,限制了自动收紧固定装置的应用;另外由于固定带长期使用,弹性较差,在固定好伤员后,就出现了松动的现象,导致伤员不能有效的固定。
[0023]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利用第一固定带将伤员的臀部进行固定,第二固定带将伤员的脚部进行固定,这样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由于伤员的臀部和脚部都被固定住,就不会出现伤员上下串动的现象,从而不会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利用伤员的康复,使得自动收紧固定装置具有较广泛地应用范围;同时利用自动收紧单元实现对固定带松紧度的及时调整,实现固定带对伤员的有效固定,大大地提升了固定的有效性。
[0024]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在支撑板的一端设置头部固定装置和颈部固定装置,其中头部固定装置和颈部固定装置匹配使用,实现对伤员头部和颈部的稳固固定,这样在伤员运送的过程中,保证伤员头部和颈部稳定,不会对伤员的头部和颈部造成二次伤害,有助于伤员的康复。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地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自动收紧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未显示自动收紧单元。
[002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自动收紧单元的信号传输图。
[0029]请参考图1至图2,自动收紧固定装置100包括支撑板101、第一固定带102、第二固定带103、自动收紧单元200。
[0030]支撑板101;
[0031]第一固定带102,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01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臀部;
[0032]第二固定带103,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01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脚部。
[0033]至少一个自动收紧单元200,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带102和/或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带103上,用于收紧所述第一固定带102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带103。
[0034]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所述第一固定带102将伤员的臀部进行固定和所述第二固定带103将伤员的脚部进行固定,这样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当发生倾斜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收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第一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臀部;第二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的脚部;至少一个自动收紧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或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带上,用于收紧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带;所述自动收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拉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带上,发出拉力信号;自动收紧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对应的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带上;控制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和所述自动收紧器电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根据拉力值变化形成电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电信号形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自动收紧器进行收紧或者释放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紧器包括正反两转的电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带,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三固定带包括第一子固定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李刚胡家庆刘勇丰斌金施成张玉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