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絮凝用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292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絮凝用加药装置,包括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上方设有用于一次混合的预混合组件,所述预混合组件包括预混合盒和分别设于预混合盒两侧的加液管,所述预混合盒的底部设有与混合筒顶部相连的漏液管,所述混合筒内设有用于二次混合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混合筒转动连接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竖直放置且其顶端连有电机,所述搅拌杆上设有第一叶片,所述混合筒的底部设有用于排液的出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预混合组件和搅拌组件对混合液进行二次混合,混合均匀,效果好,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絮凝用加药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絮凝用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得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和充分利用的水资源,而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添加一些药剂进行中和处理,其中就包括絮凝剂,常规的絮凝剂在对污水处理时,首先将絮凝剂和水加入到桶里,然后采用手动搅拌器对药剂和水进行搅拌,容易导致混合不均匀。
[0003]现有技术中,加药装置常采用手动搅拌器混合,搅拌效果不佳,混合度低,且劳动成本高;也有采用自动搅拌装置来进行混合,例如,公开号为CN10804639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加药搅拌处理装置,其通过进水管、进药管分别导入水和药剂,然后通过第一搅拌叶片上下往复运动对搅拌箱中的污水和药剂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混合,絮凝物排出管排出加药后絮凝沉淀的沉淀物,排水管排出絮凝后的清水。但是,该专利是直接将污水和固体药剂导入搅拌装置中,药剂需要较长时间来溶解,且搅拌筒的底部易出现沉淀物,不便于清理,影响后续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絮凝用加药装置,解决现有的加药装置搅拌效果不佳,混合度低,劳动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处理絮凝用加药装置,包括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上方设有用于一次混合的预混合组件,所述预混合组件包括预混合盒和分别设于预混合盒两侧的加液管,所述预混合盒的底部设有与混合筒顶部相连的漏液管,所述混合筒内设有用于二次混合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混合筒转动连接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竖直放置且其顶端连有电机,所述搅拌杆上设有第一叶片,所述混合筒的底部设有用于排液的出液管。
[0007]进一步,所述加液管的入口为漏斗形。
[0008]进一步,所述加液管的的出口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弧形,用于导流,使两侧的进液汇集、混合。
[0009]进一步,所述导流板的下方设有倒V型部,将通过导流板汇集后的液体分离。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叶片围绕搅拌杆螺旋布置。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叶片的下方设有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所述第二叶片水平设置并与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叶片与第二叶片固定连接且两者相互垂直。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三叶片设有导流口。
[0013]进一步,所述第二叶片与第三叶片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三角板。
[0014]进一步,所述搅拌杆的底端连有横杆,所述横杆设有刮板,以刮除混合筒底壁的混合液沉淀。
[0015]进一步,所述出液管设有开关阀。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预混合盒、加液管、漏液管、混合筒和搅拌组件的配合,使絮凝剂和水通过两侧的加液管进入到预混合盒内,在预混合盒进行初步混合,通过漏液管进入到混合筒内,进行二次混合,通过两次对絮凝剂和水进行混合,通过搅拌组件搅拌,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搅拌杆采用电机驱动,无需手动搅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混合筒,11、出液管,12、开关阀,13、支撑腿,21、漏液管,22、预混合盒,23、加液管,24、导向板,25、倒V型部,31、电机,32、搅拌杆,33、第一叶片,321、横杆,322、刮板,341、第二叶片,342、第三叶片,343、三角板,344、导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
[0022]如图1

2所示,一种水处理絮凝用加药装置,包括混合筒1,所述混合筒1的上方设有用于一次混合的预混合组件,所述预混合组件包括预混合盒22和分别设于预混合盒22两侧的加液管23,所述预混合盒22的底部设有与混合筒1顶部相连的漏液管21,所述混合筒1内设有用于二次混合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混合筒1转动连接的搅拌杆32,所述搅拌杆32竖直放置且其顶端连有电机31,所述搅拌杆32上设有第一叶片33,所述混合筒1的底部设有用于排液的出液管11。
[0023]通过设置预混合盒22和加液管23,絮凝剂和水分别通过两侧的加液管23进入到预混合盒22内,在预混合盒22进行初步混合形成混合液,在预混合22的底部设置漏液管21,上述混合液通过漏液管21进入到设置于预混合盒22底部的混合筒1内,进行二次混合,所述混合筒内还设有用电机31驱动的搅拌组件对混合液搅拌,搅拌后的混合液通过开设于混合筒1的底部的出液管排出,通过两次对絮凝剂和水进行混合,并采用搅拌组件搅拌,提高了混合效果,采用电机31驱动搅拌组件的方式避免了手动搅拌的高人力成本。
[0024]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筒1底部固定有三个支撑腿13,用于支撑所述混合筒1。
[0025]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加液管23的入口为漏斗形,以便于加料。
[0026]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加液管的23的出口设有导流板24,所述导流板24为弧形,通过导向板24进行导向,使两侧的进液汇集、混合。
[0027]上述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还有更为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板24的下方设有倒V型部25,混合液在通过导流板24汇集后,在倒V型部25的顶部分离,随后在漏液管21处再次混合,增加了混合次数,提高了预混合效果。
[0028]所述第一叶片31围绕搅拌杆32螺旋布置,具体地,所述第一叶片31从搅拌杆32的顶端从上往下螺旋布置,在搅拌杆32转动过程中,螺旋布置的第一叶片31既能搅拌混合液,也能产生向下的推力,加快进料速度。
[0029]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为了提高搅拌组件与混合液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叶片31的下方设有第二叶片341和第三叶片342,所述第二叶片341水平设置并与搅拌杆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叶片342与第二叶片341固定连接且两者相互垂直,第二叶片341和第三叶片342能够对混合液进行搅拌,起到辅助搅拌的作用,增大搅拌组件与混合液的接触面积,提高混合效率。
[0030]上述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更为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所述第三叶片342设有贯穿的导流口344,导流口344能够隔档出多个流动方向,混合液穿过导流口344后流向分散,使混合均匀,提高混合效率。
[0031]为进一步提高搅拌组件与混合液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二叶片341与第三叶片34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三角板343,三角板343既能与混合液接触以搅拌组件与混合液的接触面积,提高混合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第二叶片341与第三叶片342的连接稳定性。
[0032]在优选的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絮凝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筒(1),所述混合筒(1)的上方设有用于一次混合的预混合组件,所述预混合组件包括预混合盒(22)和分别设于预混合盒(22)两侧的加液管(23),所述预混合盒(22)的底部设有与混合筒(1)顶部相连的漏液管(21),所述混合筒(1)内设有用于二次混合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混合筒(1)转动连接的搅拌杆(32),所述搅拌杆(32)竖直放置且其顶端连有电机(31),所述搅拌杆(32)上设有第一叶片(33),所述混合筒(1)的底部设有用于排液的出液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絮凝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管(23)的入口为漏斗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絮凝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管(23)的出口设有导流板(24),所述导流板(24)为弧形,用于导流,使两侧的进液汇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絮凝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4)的下方设有倒V型部(25),将通过导流板汇集后的液体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灿季光明王明张涛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