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用新型护眼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82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用新型护眼器材,包括装置主体、防撞垫和弹性管,所述固定支架的侧面安装有小型电源,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发热片,所述第一保护壳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末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绑带与第二固定绑带,所述第一固定绑带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绑带外表面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装置主体的四角均设置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的内部安装有弹性管。该眼科用新型护眼器材设置有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与第三保护壳,第三保护壳与第一保护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同时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与第三保护壳设置在装置外壳的表面,既方便对发热片进行更换,同时可以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避免装置受到损坏。置受到损坏。置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用新型护眼器材


[0001]本技术涉及护眼器材
,具体为一种眼科用新型护眼器材。

技术介绍

[0002]眼睛是一个用来检测光,并把检测到的光转换成大脑中的神经元的一种器官。它是人类接触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包括人在内的高等生物的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该系统从周围的环境中收集光,通过一个隔膜调节其强度,并且通过一个可调的透镜组件,以形成图像,然后把当前图像转换成一组的大脑可识别的脑电波信号(就像是计算机编程中把程序语言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机器语言一样)。并发送这些信号通过通路连接的眼睛复杂的神经传达到视觉神经的大脑视觉皮层和其他地区的大脑,而护眼器材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保护眼睛的一种器材。
[0003]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护眼器材大多都为电子设备,且这些护眼器材的外壳大多不具备防护结构,导致现有的护眼器材在不慎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眼科用新型护眼器材,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用新型护眼器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护眼器材大多都为电子设备,且这些护眼器材的外壳大多不具备防护结构,导致现有的护眼器材在不慎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用新型护眼器材,包括装置主体、防撞垫和弹性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保护壳,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保护壳,所述装置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保护壳,所述第三保护壳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第一保护壳的内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三保护壳,所述第二保护壳的背面设置有固定轴,且固定轴安装在限位滑槽的侧面,所述固定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块,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侧面安装有小型电源,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发热片,所述第一保护壳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末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绑带与第二固定绑带,所述第一固定绑带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绑带外表面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装置主体的四角均设置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的内部安装有弹性管。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壳对称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且第一保护壳与装置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壳的尺寸等于第一保护壳之间的距离。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对称设置在第三保护壳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块的厚度与限位滑槽的厚度相等,且第三保护壳通过连接块在限位滑槽的内部构成滑动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轴与装置主体之间为嵌入式连接,且固定轴与装置主体之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旋转块与固定轴之间为旋转连接,且旋转块的长度大于第一保护壳的宽
度。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均匀分布在装置主体的内部,且发热片与固定支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孔均匀分布在第一固定绑带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绑带与第二固定绑带均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顶端为球形,且限位块顶端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直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眼科用新型护眼器材:
[0012](1)设置有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与第三保护壳,第三保护壳与第一保护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同时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与第三保护壳设置在装置外壳的表面,既方便对发热片进行更换,同时可以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避免装置受到损坏;
[0013](2)设置有第一固定绑带与第二固定绑带,连接孔均匀开设在第一固定绑带的表面,使使用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头部尺寸自行进行调整,使该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设置有防撞垫,进一步降低装置受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俯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第一固定绑带俯剖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装置主体;2、第一保护壳;3、第二保护壳;4、第三保护壳;5、连接块;6、限位滑槽;7、固定轴;8、旋转块;9、固定支架;10、小型电源;11、发热片;12、固定块;13、第一固定绑带;14、第二固定绑带;15、连接孔;16、限位块;17、防撞垫;18、弹性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眼科用新型护眼器材,包括装置主体1、第一保护壳2、第二保护壳3、第三保护壳4、连接块5、限位滑槽6、固定轴7、旋转块8、固定支架9、小型电源10、发热片11、固定块12、第一固定绑带13、第二固定绑带14、连接孔15、限位块16、防撞垫17和弹性管18,装置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保护壳2,装置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保护壳3,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保护壳4,第三保护壳4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5,第一保护壳2的内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6,且限位滑槽6的内部安装有第三保护壳4,第二保护壳3的背面设置有固定轴7,且固定轴7安装在限位滑槽6的侧面,固定轴7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块8,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支架9,固定支架9的侧面安装有小型电源10,固定支架9之间设置有发热片11,第一保护壳2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末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绑带13与第二固定绑带14,第一固定绑带13的表面开设
有连接孔15,第二固定绑带14外表面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块16,装置主体1的四角均设置有防撞垫17,防撞垫17的内部安装有弹性管18。
[0022]第一保护壳2对称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左右两侧,且第一保护壳2与装置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二保护壳3的尺寸等于第一保护壳2之间的距离,使第一保护壳2与第二保护壳3不会发生碰撞挤压。
[0023]连接块5对称设置在第三保护壳4的左右两侧,连接块5的厚度与限位滑槽6的厚度相等,且第三保护壳4通过连接块5在限位滑槽6的内部构成滑动结构,使第三保护壳4可以进行拆卸。
[0024]固定轴7与装置主体1之间为嵌入式连接,且固定轴7与装置主体1之间为一体化结构,旋转块8与固定轴7之间为旋转连接,且旋转块8的长度大于第一保护壳2的宽度,使第三保护壳4的位置可以被限制。
[0025]固定支架9均匀分布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且发热片11与固定支架9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发热片11。
[0026]连接孔15均匀分布在第一固定绑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用新型护眼器材,包括装置主体(1)、防撞垫(17)和弹性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保护壳(2),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保护壳(3),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保护壳(4),所述第三保护壳(4)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5),所述第一保护壳(2)的内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6),且限位滑槽(6)的内部安装有第三保护壳(4),所述第二保护壳(3)的背面设置有固定轴(7),且固定轴(7)安装在限位滑槽(6)的侧面,所述固定轴(7)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块(8),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支架(9),所述固定支架(9)的侧面安装有小型电源(10),所述固定支架(9)之间设置有发热片(11),所述第一保护壳(2)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末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绑带(13)与第二固定绑带(14),所述第一固定绑带(13)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15),所述第二固定绑带(14)外表面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块(16),所述装置主体(1)的四角均设置有防撞垫(17),所述防撞垫(17)的内部安装有弹性管(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用新型护眼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2)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吉军贺际明贺秋元贺极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仁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