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战伟萍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169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包括液体冷却主体和降温执行主体,所述液体冷却主体与所述降温执行主体通过管道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液体冷却主体用于冷却液体并将液体经所述管道导入所述降温执行主体中的环形降温管中。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目前传统的物理降温入酒精擦拭降温,需要有人一直不断操作,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降温
,特别涉及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物理降温的方法是最简单、安全、有效的降温方法。物理降温的方法就是用温热的毛巾或者酒精,擦浴全身皮肤血管比较丰富的部位,如颈部、胸部、腋窝、腘窝等部位,擦浴以后可以起到促进散热的作用,从而起到降低患者的体温。另外,也可以用冰敷的方法帮助患者降低局部的体温,可以用枕冰袋,或者在腋窝、腘窝等处放置冰袋;
[0003]传统的物理降温入酒精擦拭降温,需要有人一直不断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用以解决目前传统的物理降温入酒精擦拭降温,需要有人一直不断操作,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包括液体冷却主体和降温执行主体,所述液体冷却主体与所述降温执行主体通过管道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液体冷却主体用于冷却液体并将液体经所述管道导入所述降温执行主体中的环形降温管中。
[0006]优选的,所述液体冷却主体内设有储液箱和冷凝翅片,所述储液箱和冷凝翅片相通,所述冷凝翅片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环形降温管形成循环回路。
[0007]优选的,所述冷凝翅片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一输入端与储液箱相通,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与环形降温管输入端相通,所述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二管道与环形降温管输出端相通。
[0008]优选的,所述储液箱包括加液口和储液箱体,所述加液口为漏斗形状,所述储液箱体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液体。
[0009]优选的,所述管道上设有泵体和流量调节阀。
[0010]优选的,所述液体冷却主体上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实现所述液体冷却主体内部气流与外部气流的循环对流。
[0011]优选的,所述液体冷却主体上开设有降温执行主体收纳槽。
[0012]优选的,还包括辅助制冷机构,所述降温执行主体内设有冷气管,所述降温执行主体和所述辅助制冷机构通过冷气管形成循环回路,所述辅助制冷机构用于将外界空气制冷并导入所述冷气管中。
[0013]优选的,所述辅助制冷机构包括制冷机构壳体,所述制冷机构壳体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降温执行主体连接;
[0014]所述制冷机构壳体内设有进气腔和制冷腔,所述进气腔和制冷腔相通,所述进气腔口设有防尘罩,所述进气腔内设有过滤片和导气泵,所述导气泵用于将所述进气腔内的气体导入所述制冷腔,所述制冷腔内设有制冷片,所述制冷片用于空气的制冷,所述制冷机
构壳体内设有集气腔和导气腔,所述集气腔与所述制冷腔通过第一通道相通,所述导气腔进口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集气腔相通,所述导气腔出口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上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制冷机构壳体内设有带轮安装腔,所述带轮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制冷机构壳体外的一端设有摇杆,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集气腔内的一端为凹型,且其上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集气腔内,所述第三通道出口与所述冷气管进口相通,所述制冷机构壳体内设有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一端与所述进气腔相通,所述第四通道另一端与所述冷气管出口相通;
[0015]所述第一通道上上下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隔板滑块,所述隔板滑块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制冷机构壳体内的隔板滑槽内,所述隔板滑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隔板滑块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隔板滑块沿所述隔板滑槽上下滑动。
[0016]优选的,所述管道上设有流量调节机构,所述流量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管道的流量;
[0017]所述流量调节机构包括夹装壳体,所述夹装壳体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框,所述导向框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夹装壳体上开设第二导向槽,所述导向框上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槽左右滑动连接有杆架,所述杆架远离所述导向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连接在所述夹装壳体上,所述杆架位于所述导向框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杆架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杆架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T型螺杆,所述T型螺杆远离所述杆架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导向框上,所述杆架位于所述夹装壳体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夹装壳体内设有两对称固定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三弹性件和导向套,所述导向套远离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斜面与所述滚轮接触连接,所述楔形块上固定连接有载板,所述载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载板与所述定位板用于对所述管道进行定位和挤压,所述夹装壳体内设有载香筒,所述载板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活塞,所述推杆活塞滑动连接在所述载香筒内,所述载香筒内设有香味凝珠,所述载香筒上固定连接有导嘴,所述杆架位于所述导向框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导向框内转动连接有啮合齿轮,所述夹装壳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啮合齿轮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相互啮合,所述导嘴上设有堵塞孔,所述堵塞孔用于与所述第二齿条上的导通孔相互配合。
[00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辅助制冷机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局部放大图A。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降温执行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流量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液体冷却主体;100、储液箱;1000、加液口;1001、储液箱体;101、冷凝翅片;1010、第一输入端;1011、第二输入端;1012、输出端;1013、第二管道;102、泵体;103、流量调节阀;104、散热组件;105、降温执行主体收纳槽;106、过滤组件;107、管道;2、降温执行主体;200、环形降温管;3、辅助制冷机构;300、冷气管;3000、第四通道;3001、隔板;3002、隔板滑块;3003、隔板滑槽;3004、第一弹性件;3005、过滤片;301、循环回路;3010、连接杆;3011、进气腔;3012、防尘罩;3013、导气泵;3014、制冷腔;3015、制冷片;3016、集气腔;3017、第一通道;3018、导气腔;3019、第二通道;302、第三通道;3020、单向阀;3021、带轮安装腔;3022、第一转轴;3023、第二转轴;3024、第一带轮;3025、第二带轮;3026、传送带;3027、摇杆;3028、连接环;3029、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冷却主体(1)和降温执行主体(2),所述液体冷却主体(1)与所述降温执行主体(2)通过管道(107)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液体冷却主体(1)用于冷却液体并将液体经所述管道(107)导入所述降温执行主体(2)中的环形降温管(20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冷却主体(1)内设有储液箱(100)和冷凝翅片(101),所述储液箱(100)和冷凝翅片(101)相通,所述冷凝翅片(101)通过所述管道(107)与所述环形降温管(200)形成循环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翅片(101)包括第一输入端(1010)、第二输入端(1011)和输出端(1012),第一输入端(1010)与储液箱(100)相通,第二输入端(1011)通过第一管道(1012)与环形降温管(200)输入端相通,所述第一输入端(1010)通过第二管道(1013)与环形降温管(200)输出端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100)包括加液口(1000)和储液箱体(1001),所述加液口(1000)为漏斗形状,所述储液箱体(1001)内设有过滤组件(106),所述过滤组件(106)用于过滤液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07)上设有泵体(102)和流量调节阀(1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冷却主体(1)上设有散热组件(104),所述散热组件(104)用于实现所述液体冷却主体(1)内部气流与外部气流的循环对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冷却主体(1)上开设有降温执行主体收纳槽(10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制冷机构(3),所述降温执行主体(2)内设有冷气管(300),所述降温执行主体(2)和所述辅助制冷机构(3)通过冷气管(300)形成循环回路(301),所述辅助制冷机构(3)用于将外界空气制冷并导入所述冷气管(300)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制冷机构(3)包括制冷机构壳体(301),所述制冷机构壳体(301)通过连接杆(3010)与所述降温执行主体(2)连接;所述制冷机构壳体(301)内设有进气腔(3011)和制冷腔(3014),所述进气腔(3011)和制冷腔(3014)相通,所述进气腔(3011)口设有防尘罩(3012),所述进气腔(3011)内设有过滤片(3005)和导气泵(3013),所述导气泵(3013)用于将所述进气腔(3011)内的气体导入所述制冷腔(3014),所述制冷腔(3014)内设有制冷片(3015),所述制冷片(3015)用于空气的制冷,所述制冷机构壳体(301)内设有集气腔(3016)和导气腔(3018),所述集气腔(3016)与所述制冷腔(3014)通过第一通道(3017)相通,所述导气腔(3018)进口通过第二通道(3019)与所述集气腔(3016)相通,所述导气腔(3018)出口设有第三通道(302),所述第二通道(3019)和所述第三通道(302)上均设有单向阀(3020),所述制冷机构壳体(301)内设有带轮安装腔(3021),所述带轮安装腔(302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022)和第二转轴(3023),所述第二转轴(3023)上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3023)转动,所述第一转轴(3022)上设有第一带轮(3024),所述第二转轴(3023)上设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娜战伟萍
申请(专利权)人:战伟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