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238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包括干燥机、导料斗、导料控制阀、真空反应釜、排料管、磨矿机、第一氧压浸出部分、第二氧压浸出部分、输气管、硫气输气管、硫气控制阀、砷气输气管、砷气控制阀、砷冷凝槽与硫冷凝槽;干燥机与真空反应釜通过导料斗连接,且导料斗上设有导料控制阀;真空反应釜的底部与磨矿机的一端通过带有排料阀的排料管连接,磨矿机的另一端与第一氧压浸出部分连接;真空反应釜的顶部设有输气管;砷冷凝槽通过砷输气管与输气管连接,且,砷输气管设有砷气控制阀;硫冷凝槽通过硫输气管与输气管连接,且,硫输气管设有硫气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实现砷和有价金属的回收,减少砷对金属回收的影响和污染等特点。收的影响和污染等特点。收的影响和污染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具有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冶炼企业应运而生。在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中常伴生砷资源,冶炼过程中,砷以氧化物、硫化物等形式进入烟气、废水、废渣中,仅约10%被回收利用,其余成为了成分复杂难以处理的工业废物。其中,富集进入各类冶炼渣的砷,由于冶炼渣数量巨大,且具有有害性,不仅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还不利于冶炼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
[0003]目前,含砷废渣的处理工艺主要有固化填埋、火法焙烧、湿法浸出等工艺。
[0004]固化剂固化是利用水泥、化学药剂、高炉矿渣、可塑性材料等固化含砷废渣,保证废渣砷浸出毒性低于危险浸出毒性浓度。
[0005]火法焙烧工艺是通过焙烧将含砷废渣中的砷氧化形成三氧化二砷,再将三氧化二砷制成产品,从而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0006]湿法浸出工艺是于常压或高压条件下将砷等可溶元素从废渣中浸出进入溶液,不溶物进入渣中,实现可溶物与不溶物初步分离,进入溶液中的砷等可溶元素再进一步分离,砷制成产品三氧化二砷,其他元素制成相应的产品,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0007]其中,火法除砷是在600

800℃的高温条件下,加入氧化剂焙烧含砷废渣可使砷形成氧化砷挥发去除。湿法除砷是利用化学试剂将废渣中的砷浸出,再利用二氧化硫还原冷却形成三氧化二砷回收,实现废渣资源化。相比而言,固化填埋由于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仍存在无法回收利用、资源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
[0009]为了实现上述本技术的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包括干燥机、导料斗、导料控制阀、真空反应釜、排料管、磨矿机、第一氧压浸出部分、第二氧压浸出部分、输气管、硫气输气管、硫气控制阀、砷气输气管、砷气控制阀、砷冷凝槽与硫冷凝槽;所述干燥机与真空反应釜通过导料斗连接,且所述导料斗上设有导料控制阀;所述真空反应釜的底部与磨矿机的一端通过带有排料阀的排料管连接,所述磨矿机的另一端与第一氧压浸出部分连接;所述真空反应釜的顶部设有输气管;所述砷冷凝槽通过砷输气管与输气管连接,且,所述砷输气管设有砷气控制阀;所述硫冷凝槽通过硫输气管与输气管连接,且,所述硫输气管设有硫气控制阀。
[0011]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氧压浸出部分包括导料件、第一排料阀、第一送料管、第一高压釜、第一闪蒸槽、第一浓密槽与第一压滤机;所述第一高压釜上安装有导料件与第一送料管,所述导料件设有第一排料阀;所述第一闪蒸槽的一端与第一高压釜
的顶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浓密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浓密槽的另一端与第一压滤机连接。
[0012]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输料管、第一进料管、第一抽料泵与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抽料泵的一端与第一高压釜通过第一进料管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闪蒸槽通过第一输料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输料管设有第一控制阀。
[0013]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排渣阀、第一排渣管、第一导送管与第一浓密阀;所述第一闪蒸槽与第一浓密槽通过第一排渣管连接,且,所述第一排渣管安装有第一排渣阀;所述第一浓密槽与第一压滤机通过第一导送管连接,且,所述第一导送管安装有第一浓密阀。
[0014]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氧压浸出部分包括导料管、第二排料阀、第二送料管、第二高压釜、第二闪蒸槽、第二浓密槽与第二压滤机;所述第一高压釜上安装有导料管与第二送料管,所述导料管设有第二排料阀;所述第二闪蒸槽的一端与第二高压釜的顶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浓密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浓密槽的另一端与第二压滤机连接。
[0015]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输料管、第二进料管、第二抽料泵与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抽料泵的一端与第二高压釜通过第二进料管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闪蒸槽通过第二输料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输料管设有第二控制阀。
[0016]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排渣阀、第二排渣管、第二导送管与第二浓密阀;所述第二闪蒸槽与第二浓密槽通过第二排渣管连接,且,所述第二排渣管安装有第二排渣阀;所述第二浓密槽与第二压滤机通过第二导送管连接,且,所述第二导送管安装有第二浓密阀。
[0017]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还包括总控制阀;所述输气管设有总控制阀。
[001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进步:
[0019]1.本技术硫的回收和砷的分离,减少配套设施,降低处理成本;再利用高压反应釜分别进行浸出反应,实现砷和有价金属的回收,将砷与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分开来,减少砷对金属回收的影响和污染。
[0020]2.本技术将在真空反应釜反应剩余的脱砷废渣送入第一氧压浸出部分进行再次处理,经第一氧压浸出部分处理后所得的滤渣用于回收铅,滤液用于回收铼,从而能实现有价值金属回收。
[0021]3.本技术将砷冷凝槽内的砷冷凝渣送入第二氧压浸出部分进行再处理,经第二氧压浸出部分处理后所得的,滤渣用于回收硫,滤液用于回收生产三氧化二砷产品,从而能实现砷金属的回收利用,提高含砷废渣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
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氧压浸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氧压浸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各部件名称及序号:
[0028]1‑
干燥机,2

导料斗,3

导料控制阀,4

搅拌件,5

真空反应釜,6

排料管,7

磨矿机;
[0029]8‑
第一氧压浸出部分,81

第一控制阀,82

第一输料管,83

第一闪蒸槽,84

第一排渣阀,85

第一排渣管,86

第一浓密槽,87

第一推料件,8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机(1)、导料斗(2)、导料控制阀(3)、真空反应釜(5)、排料管(6)、磨矿机(7)、第一氧压浸出部分(8)、第二氧压浸出部分(9)、输气管(16)、硫气输气管(14)、硫气控制阀(13)、砷气输气管(12)、砷气控制阀(15)、砷冷凝槽(10)与硫冷凝槽(11);所述干燥机(1)与真空反应釜(5)通过导料斗(2)连接,且所述导料斗(2)上设有导料控制阀(3);所述真空反应釜(5)的底部与磨矿机(7)的一端通过带有排料阀的排料管(6)连接,所述磨矿机(7)的另一端与第一氧压浸出部分(8)连接;所述真空反应釜(5)的顶部设有输气管(16);所述砷冷凝槽(10)通过砷输气管(12)与输气管(16)连接,且,所述砷输气管(12)设有砷气控制阀(15);所述硫冷凝槽(11)通过硫输气管(14)与输气管(12)连接,且,所述硫输气管(14)设有硫气控制阀(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压浸出部分(8)包括导料件(816)、第一排料阀(815)、第一送料管(814)、第一高压釜(813)、第一闪蒸槽(83)、第一浓密槽(86)与第一压滤机(810);所述第一高压釜(813)上安装有导料件(816)与第一送料管(814),所述导料件(816)设有第一排料阀(815);所述第一闪蒸槽(83)的一端与第一高压釜(813)的底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浓密槽(8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浓密槽(86)的另一端与第一压滤机(8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料管(82)、第一进料管(811)、第一抽料泵(818)与第一控制阀(81);所述第一抽料泵(818)的一端与第一高压釜(813)通过第一进料管(81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闪蒸槽(83)通过第一输料管(82)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输料管(82)设有第一控制阀(8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砷废渣资源利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排渣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约潘正现张秀华梁辉岑秋霖吴仲何欣凌何奕明聂小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