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235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用于发出具有预设偏振特性的光;光感器件,设置于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面的一面;偏光调整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感器件之间,正对所述光感器件,用于滤除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具有预设偏振特性的光。在所述光感器件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设置偏光调整部件,所述偏光调整部件正对所述光感器件,所述光感器件所接收到的光都在经所述偏光调整部件调整后才被接收到,所述偏光调整部件可以将进入所述光感器件的光接收区域中夹杂着的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具有预设偏振特性的光滤除,防止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光对所述光感器件外界环境光的识别造成干扰。的识别造成干扰。的识别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屏幕界面呈白色时会发光,在黑暗环境下,约有30-50lux左右的光从显示面板的边缘经屏幕反射后进入光线感应器的感应区域内,而光线感应器可能会误将显示面板发出的光当作外界环境光进行识别,导致位于屏幕下方的显示面板上显示的黑白画面出现变换或用户手动调节显示亮度等场景下,出现显示亮度无法正常调节的风险。现在市面上的光感器件在现阶段尺寸无法再进一步缩小,各厂商在全面屏普及的时代,选择将光感器件放在屏幕下方。但是由于光感器件设置在了屏幕的下方,而屏幕对外界光的透过率只有2%以下,导致对于光感器件对于外界环境光的灵敏度低,对光感强度性能的影响非常大。若在手机窄缝处设置光线感应器,则需要预留一定宽度的黑边,例如在屏幕的正前方做刘海,用泡棉做好屏幕和光感器件的隔断,防止漏光,但是这样处理需要牺牲整机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显示面板发光会影响光感器件对外界环境光的检测识别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漏光的光感装置。
[0004]一种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用于发出具有预设偏振特性的光;光感器件,设置于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面的一面;偏光调整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感器件之间,用于滤除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具有预设偏振特性的光。
[0005]上述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所述光感器件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设置偏光调整部件。所述偏光调整部件正对所述光感器件,因此,所述光感器件所接收到的光都在经过所述偏光调整部件调整后才被所述光感器件接收到,所述偏光调整部件可以将进入所述光感器件的光接收区域中夹杂着的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具有预设偏振特性的光滤除,以防止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光对所述光感器件对于外界环境光的检测识别造成干扰。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可以将所述光感器件设置于狭缝处隐藏在黑边中,从而保证设备的美观,同时保证所述光感器件的光感灵敏度,提高光感强度性能。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光调整部件包括偏光片。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感器件包括光线感应器。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感器件之间;所述支撑结构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光感器件正对所述通孔。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光调整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通孔处;所述偏光调整部件覆盖所述通孔。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导光柱,所述导光柱的一端与所述光感器件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通孔处。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LCD面板。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靠近所述光感器件的一边设置有不透光胶纸。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透光胶纸为黑色胶纸。
[00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屏幕,安装于所述壳体;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漏光的光感装置,内置于背离所述屏幕的显示面的所述壳体内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偏光片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00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0021]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0022]具有显示屏幕的智能手持设备上通常都会设置光线感应器,借助光线感应器智能手持设备能够根据目前所处环境的光线亮度,自动调节显示面板的亮度,给使用者带来最佳的视觉效果。例如当手机在黑暗的环境下时,若手机的显示面板仍然保持在明亮环境时的亮度,则会非常刺眼。通过光线感应器采集环境光线,感应到了环境的变化,手机的显示面板相应地调低暗度,给使用者更好的使用感受。此外,光线感应还能够防止手机在口袋中误触碰等。当光线感应器放置在屏幕上边沿和中框的黑边处、隐藏在黑边中时,叫做狭缝光感。但是,当显示面板呈白色界面时发光,在黑暗环境下,会有30-50lux左右的光从显示面
板的边缘进入光线感应器的感应区域内,光线感应器误将显示面板发光识别为环境光感,从而影响亮度自动调节的功能。在潜在的黑白画面变换,用户手动拖动亮度等场景下,利用光线感应器自动调整背光存在无法正常调节的风险。各厂商在全面屏普及的时代,通过将光感器件放在屏下的方式来解决显示面板漏光的问题。但是由于屏幕的透光率只有2%以下,因此对于光感调节的灵敏度和光感强度性能影响非常大,使用体验不佳。而例如苹果手机将光感器件放在屏幕正上方的刘海处,牺牲了整机的美观。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解决了显示面板漏光带来的光感性能体验差,又解决了大刘海影响外观的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光感器件200和偏光调整部件300。所述显示面板100,用于发出具有预设偏振特性的光。所述光感器件200,设置于背离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发光面的一面,用于识别外界环境光。所述偏光调整部件30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0和所述光感器件200之间,正对所述光感器件200,用于滤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用于发出具有预设偏振特性的光;光感器件,设置于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面的一面;偏光调整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感器件之间,用于滤除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具有预设偏振特性的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调整部件包括偏光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器件包括光线感应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感器件之间;所述支撑结构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光感器件正对所述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梓萌王辉张龙谢仁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