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揉丝后均匀施胶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27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揉丝后均匀施胶技术,涉及秸秆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切断,B:清洗;C:揉丝;D:施胶;E:取料;F:梳理;G:加工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通过剪切设备将秸秆进行均匀切断,在后续对秸秆进行加工时更加方便,同时能使秸秆在后续加工时整体质量保持统一,加工成品后整体质量更平均,使用效果更好,通过蓄水槽内的过滤网能对秸秆上清洗掉的废料和杂料进行过滤,一方面提高了后续加工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能通过循环水泵的设置,能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循环水泵与强力喷水头的连接,能使强力喷水头循环对下方经过的秸秆进行冲洗,可持续性更强,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备要求低,且在对秸秆加工时可操作性更强。对秸秆加工时可操作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揉丝后均匀施胶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秸秆揉丝后均匀施胶技术。

技术介绍

[0002]以前的秸秆因为没有较好的处理方式,一般会通过焚烧的方式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进行销毁,秸秆焚烧造成雾霾天气,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与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0003]而对秸秆的回收再利用也成为了农作物市场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秸秆的加工,能制成牲畜能消化的食料,秸秆揉丝机主要用于棉秆、树枝、树皮、稻草等直径为2cm左右等植物秸秆的切碎加工,也可用于各种农作物秸秆及牧草的切碎加工,秸秆揉丝机是通过输送机将待加工物料输送至揉碎室,经高旋转锤片与揉搓板相互作用,将物料揉碎,后经抛送风叶将揉碎的物料抛送室外。
[0004]现有技术中的秸秆在揉碎排出后,一般会直接掺杂饲料与秸秆碎料混合成牲畜饲料,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秸秆的加工量较多,秸秆在揉碎后储存非常不方便,许多秸秆碎料在加工后无法保存长久,从而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000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秸秆揉丝后均匀施胶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揉丝后均匀施胶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秸秆揉丝后存储保存不方便,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秸秆揉丝后均匀施胶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10]A:切断,首先准备原材料秸秆,然后将秸秆的一端对齐,接着通过剪切设备将秸秆均匀切断,然后通过收纳箱将切割后的秸秆进行存储;
[0011]B:清洗,将切割后的秸秆倒在传送履带上,通过传送履带将秸秆向揉丝室内输送,输送过程中,通过传送履带顶部设置的强力喷水头将秸秆进行冲洗;
[0012]C:揉丝,通过揉丝室内的气缸带动压板下压,对秸秆进行压制,将秸秆纤维初步破坏,使秸秆成条状,然后再通过两个相互贴合的辊筒将条状的秸秆揉碎成纤维状组织;
[0013]D:施胶,将粘合剂与水在搅拌筒内按比例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搅拌器将混合粘料搅拌均匀,接着将纤维状组织放入搅拌筒内,通过搅拌器将搅拌筒内的秸秆纤维与混合粘料进行均匀混合;
[0014]E:取料,将混合后的秸秆纤维从搅拌筒内取出,然后放在晾干台上;
[0015]F:梳理,将秸秆纤维进行通过金属耙梳理成长条状,然后在晾干台上自然风干;
[0016]G:加工完成,在条状秸秆纤维风干后,裹成捆状。
[0017]可选的,所述步骤B中,传送履带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挡板,两条所述挡板相互平行设置。
[0018]可选的,所述步骤B中,所述传送履带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蓄水槽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
[0019]可选的,所述步骤C中,条状结构的秸秆通过两个辊筒碾揉次数为三次。
[0020]可选的,所述步骤D中,粘合剂与水的比例为1份:2份,搅拌器的转速为45r/min,首次搅拌时长为3分钟,在混合粘料与秸秆纤维充分混合后,再添入2份的粘合剂,搅拌时长5分钟。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揉丝后均匀施胶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首先通过剪切设备将秸秆进行均匀切断,在后续对秸秆进行加工时更加方便,同时能使秸秆在后续加工时整体质量保持统一,加工成品后整体质量更平均,使用效果更好。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蓄水槽内的过滤网能对秸秆上清洗掉的废料和杂料进行过滤,一方面提高了后续加工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能通过循环水泵的设置,能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循环水泵与强力喷水头的连接,能使强力喷水头循环对下方经过的秸秆进行冲洗,可持续性更强。
[0025](3)、本专利技术设备要求低,且在对秸秆加工时可操作性更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推广应用,有利于对秸秆的回收再利用,通过本技术在对秸秆加工完成后,能大大延长秸秆饲料的保存寿命和使用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一种秸秆揉丝后均匀施胶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28]A:切断,首先准备原材料秸秆,然后将秸秆的一端对齐,接着通过剪切设备将秸秆均匀切断,然后通过收纳箱将切割后的秸秆进行存储;
[0029]B:清洗,将切割后的秸秆倒在传送履带上,通过传送履带将秸秆向揉丝室内输送,输送过程中,通过传送履带顶部设置的强力喷水头将秸秆进行冲洗,传送履带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挡板,两条挡板相互平行设置,传送履带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蓄水槽,蓄水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蓄水槽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
[0030]C:揉丝,通过揉丝室内的气缸带动压板下压,对秸秆进行压制,将秸秆纤维初步破坏,使秸秆成条状,然后再通过两个相互贴合的辊筒将条状的秸秆揉碎成纤维状组织,条状结构的秸秆通过两个辊筒碾揉次数为三次;
[0031]D:施胶,将粘合剂与水在搅拌筒内按比例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搅拌器将混合粘料搅拌均匀,接着将纤维状组织放入搅拌筒内,通过搅拌器将搅拌筒内的秸秆纤维与混合粘料进行均匀混合,粘合剂与水的比例为1份:2份,搅拌器的转速为45r/min,首次搅拌时长为
3分钟,在混合粘料与秸秆纤维充分混合后,再添入2份的粘合剂,搅拌时长5分钟;
[0032]E:取料,将混合后的秸秆纤维从搅拌筒内取出,然后放在晾干台上;
[0033]F:梳理,将秸秆纤维进行通过金属耙梳理成长条状,然后在晾干台上自然风干;
[0034]G:加工完成,在条状秸秆纤维风干后,裹成捆状。
[0035]通过上述实施例能对揉丝后的秸秆纤维进行均匀施胶,在对秸秆纤维加工后,成品的整体质量更高。
[0036]通过剪切设备将秸秆进行均匀切断,在后续对秸秆进行加工时更加方便,同时能使秸秆在后续加工时整体质量保持统一,加工成品后整体质量更平均,使用效果更好,通过蓄水槽内的过滤网能对秸秆上清洗掉的废料和杂料进行过滤,一方面提高了后续加工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能通过循环水泵的设置,能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循环水泵与强力喷水头的连接,能使强力喷水头循环对下方经过的秸秆进行冲洗,可持续性更强,且本专利技术对设备要求低,且在对秸秆加工时可操作性更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推广应用,有利于对秸秆的回收再利用。
[00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揉丝后均匀施胶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切断,首先准备原材料秸秆,然后将秸秆的一端对齐,接着通过剪切设备将秸秆均匀切断,然后通过收纳箱将切割后的秸秆进行存储;B:清洗,将切割后的秸秆倒在传送履带上,通过传送履带将秸秆向揉丝室内输送,输送过程中,通过传送履带顶部设置的强力喷水头将秸秆进行冲洗;C:揉丝,通过揉丝室内的气缸带动压板下压,对秸秆进行压制,将秸秆纤维初步破坏,使秸秆成条状,然后再通过两个相互贴合的辊筒将条状的秸秆揉碎成纤维状组织;D:施胶,将粘合剂与水在搅拌筒内按比例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搅拌器将混合粘料搅拌均匀,接着将纤维状组织放入搅拌筒内,通过搅拌器将搅拌筒内的秸秆纤维与混合粘料进行均匀混合;E:取料,将混合后的秸秆纤维从搅拌筒内取出,然后放在晾干台上;F:梳理,将秸秆纤维进行通过金属耙梳理成长条状,然后在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玉郭靖宇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市宏桥秸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