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充气筒的充放气一体式挂线棒,充气筒、高韧性可充气软管、导电金属杆和放气阀;其中,充气筒位于挂线棒的末端,充气筒后连有高韧性可充气软管,所述充气筒与高韧性可充气软管连为一体;所述充气筒内设有充气棒、充气棒外为充气筒外壁,充气棒内放置试验导线;所述充气筒向高韧性可充气软管内充气,高韧性可充气软管变成高强度的挂线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节简单,操作方便,采用充气筒于高压充气棒一体式结构,摒弃传统的多连接杆拼接方式,使挂线棒具有体积可变性、重量轻量性,且具备挂线所需的强度,在使用后,可充放气软管放气卷收起后极大缩减体积,节省储放空间,可放在小型背包中,方便携带。方便携带。方便携带。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integrated hanging wire rod with a built-in inflation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充气筒的充放气一体式挂线棒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保护及高压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充气筒的充放气一体式挂线棒。
技术介绍
[0002]电流、电压互感器在正式带电运行前需进行继电保护专业的“极性”、“变比”校验工作,及高压专业高压耐压,绝缘试验工作,而互感器一次侧端子已经与变电站高压一次母线连接完毕,进行某些电气性能实验时,需要将试验线挂接在高空高压试验端子上,这时就需要复合长度的专用挂线棒。
[0003]传统的挂线方法是利用变电运行人员的绝缘拉杆,拼接成一个临时挂线棒,用起来费时、费力、挂线效果不是很理想。
[0004]即使不借用变电运行人员的绝缘拉杆作为挂线工具,而是自己专门配备一个,由于传统的绝缘拉杆长度很长,携带在班组的车内不方便摆放,用起来也需要一节节组装连接,费时费力,给班组实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充气筒的充放气一体式挂线棒。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充气筒的充放气一体式挂线棒,包括:充气筒、高韧性可充气软管、导电金属杆和放气阀;
[0007]其中,充气筒位于挂线棒的末端,充气筒后连有高韧性可充气软管,所述充气筒与高韧性可充气软管连为一体;
[0008]所述充气筒内设有充气棒、充气棒外为充气筒外壁,充气棒内放置试验导线;
[0009]所述高韧性可充气软管充气后前端呈弯钩状,在弯钩处设有导电金属杆,在高韧性可充气软管前端设有放气阀;
[0010]所述充气筒向高韧性可充气软管内充气,高韧性可充气软管变成高强度的挂线棒。
[0011]优选,所述充气棒前端设有充气棒充气逆止阀,充气棒推向冲充气筒内进行送气时,充气棒充气逆止阀开启,充气棒拉出充气筒内时,充气棒充气逆止阀关闭。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充气筒前端设有充气筒充气逆止阀,充气筒向高韧性可充气软管内充气时,充气筒充气逆止阀开启,充气筒停止向高韧性可充气软管内充气后,充气筒充气逆止阀关闭。
[0013]进一步优选,所述充气筒外层设有防滑绝缘橡胶层。
[0014]进一步优选,所述导电金属杆的两端设有金属环。
[0015]进一步优选,所述高韧性可充气软管充气后长度大于5m。
[0016]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结构节简单,操作方便,采用充气筒于高压充气棒一体式结构,摒弃传
统的多连接杆拼接方式,选用轻质、高韧性材料作为充气管,使挂线棒具有体积可变性、重量轻量性,且具备挂线所需的强度,在使用后,可充放气软管放气卷收起后极大缩减体积,节省储放空间,可放在小型背包中,方便携带,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进行相关电气试验时,在高空处挂接试验导线时具有的轻型、便携、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内置充气筒的充放气一体式挂线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内置充气筒的充放气一体式挂线棒,包括:充气筒1、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导电金属杆3和放气阀4;
[0021]其中,充气筒1位于挂线棒的末端,充气筒1后连有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所述充气筒1与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连为一体;
[0022]所述充气筒1内设有充气棒101、充气棒101外为充气筒外壁102,充气棒101内放置试验导线;
[0023]所述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充气后前端呈弯钩状,在弯钩处设有导电金属杆3,在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前端设有放气阀4;
[0024]所述充气筒1向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内充气,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变成高强度的挂线棒。
[0025]优选,所述充气棒101前端设有充气棒充气逆止阀103,充气棒101推向冲充气筒1内进行送气时,充气棒充气逆止阀103开启,充气棒101拉出充气筒1内时,充气棒充气逆止阀103关闭。
[0026]进一步优选,所述充气筒1前端设有充气筒充气逆止阀104,充气筒1 向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内充气时,充气筒充气逆止阀104开启,充气筒1停止向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内充气后,充气筒充气逆止阀104关闭。
[0027]进一步优选,所述充气筒1外层设有防滑绝缘橡胶层,当充气棒101对充气筒1及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内充气时,防滑绝缘橡胶层可增加摩擦系数,加快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的充气速度。
[0028]进一步优选,所述导电金属杆3的两端设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与被试验设备导线相连,试验线、被实验设备导线、导电金属杆3相连。
[0029]进一步优选,所述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充气后长度大于5m。
[0030]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
[0031]通过使用充气筒1内的充气棒101向充气筒1中推送空气,当充气棒101 向充气筒1内推送时,充气棒充气逆止阀103开启,充气筒充气逆止阀104 开启,充气筒1内的空气向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内充气,使其由柔软状态改变为坚硬状态,使其形成具有足够强度的挂线棒,将带有挂钩的试验线挂接在导电金属杆3的圆环上,随后将挂线棒的导电金属杆3与高
空被试验设备导线端子接触在一起,利用重力使导电金属杆3与试验线、及被试验设备导线端子三者可靠连接,达到在高空挂接试验线的目的。当结束挂线棒使用时,打开挂线棒前端的放气阀,使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内的空气泄出,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变为柔软状态,将挂线棒卷好收起放入专用工具包内,极大缩小了挂线棒的体积,便于携带。
[0032]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0033]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的内容,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充气筒的充放气一体式挂线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筒(1)、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导电金属杆(3)和放气阀(4);其中,充气筒(1)位于挂线棒的末端,充气筒(1)后连有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所述充气筒(1)与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连为一体;所述充气筒(1)内设有充气棒(101)、充气棒(101)外为充气筒外壁(102),充气棒(101)内放置试验导线;所述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充气后前端呈弯钩状,在弯钩处设有导电金属杆(3),在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前端设有放气阀(4);所述充气筒(1)向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内充气,高韧性可充气软管(2)变成高强度的挂线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充气筒的充放气一体式挂线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棒(101)前端设有充气棒充气逆止阀(103),充气棒(101)推向冲充气筒(1)内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