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质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89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在固定壳内设置至少两个容纳室,并在容纳室的开口上均密封覆盖有多孔介质,使得多孔介质结构化整为零,缩小单块多孔介质的覆盖面积,提升多孔介质的热均匀性,避免因热均匀性差而出现结构破裂,提高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当预混合气体由引射通道内进入容纳室内时,预混合气体会在颗粒珠与颗粒珠之间间隙流动,并由多孔介质上流出进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多孔介质与引射器之间填充大量的颗粒珠,因此,颗粒珠之间间隙不仅能强化燃气与空气之间混合,提高混合均匀度;而且还能有效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使得燃烧稳定可控。控。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孔介质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设备
,特别是涉及多孔介质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多孔介质燃烧技术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燃烧技术,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而在民用燃烧领域中,其规模应用依然处于探索开发阶段。
[0003]在具有多孔介质的燃烧器中,由于多孔介质结构因受热均匀性较差,在燃烧过程中,容易发生破裂,导致燃烧不稳定。为此,现有多孔介质燃烧器中设计内外陶瓷球层,利用内外层的陶瓷球孔间隙代替传统单块介质的多孔结构,以解决多孔介质易破裂的问题。然而,这种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另外,该多孔介质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对回火现象的控制较差,导致燃烧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结构设计简便,能有效提升热均匀性,提高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设备,其结构设计简便,能有效提升热均匀性,提高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
[0006]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07]一种多孔介质燃烧器,所述多孔介质燃烧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燃烧腔;燃烧内体,所述燃烧内体包括固定壳、多孔介质、引射器和设于所述固定壳内的承接板,所述固定壳装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壳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容纳室,所述容纳室远离所述承接板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燃烧腔的开口,任一所述开口上均密封覆盖有所述多孔介质,所述容纳室内用于填充颗粒珠;所述引射器位于所述承接板背向所述容纳室的一侧,所述引射器设有引射通道,所述承接板上设有通气孔,任一所述容纳室通过所述通气孔与至少一个所述引射通道连通。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与
技术介绍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固定壳内设置至少两个容纳室,并在容纳室的开口上均密封覆盖有多孔介质,使得多孔介质结构化整为零,缩小单块多孔介质的覆盖面积,提升多孔介质的热均匀性,避免因热均匀性差而出现结构破裂,提高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当预混合气体由引射通道内进入容纳室内时,预混合气体会在颗粒珠与颗粒珠之间间隙流动,并由多孔介质上流出进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多孔介质与引射器之间填充大量的颗粒珠,因此,颗粒珠之间间隙不仅能强化燃气与空气之间混合,提高混合均匀度;而且还能有效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使得燃烧稳定可控。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内体还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装设于所述承接板上,以将所述固定壳内分隔成至少两个所述容纳室。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板上设有间隔段,所述间隔段沿着所述承接板的
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分隔件一端抵接于所述间隔段上,所述通气孔开设于所述承接板上除所述间隔段以外的区域。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介质燃烧器还包括配气组件,所述配气组件位于所述引射器背向所述承接板的一侧,用于对进入所述引射通道的预混合气体进行分配。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气组件包括分气杆、控制阀及至少两个支管,所述分气杆上设有入气口,至少两个所述支管间隔连通于所述分气杆,所述支管上设有与所述引射通道对应设置的喷嘴,所述控制阀的启闭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支管内预混合气体的通断。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嘴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嘴沿着所述支管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介质燃烧器还包括限流板,所述限流板位于所述配气组件与所述引射器之间,所述限流板上设有限流孔,所述限流孔用于调节所述喷嘴向所述引射通道内引射的空气量。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风冷通道,所述风冷通道环绕所述燃烧腔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风冷通道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与风冷板,所述风冷板围设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并围合形成所述燃烧腔,所述风冷板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所述风冷通道,所述固定壳与所述风冷板或者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风冷板上,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外壳上。
[0017]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18]一种燃气热水设备,所述燃气热水设备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燃气热水设备,与
技术介绍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采用以上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在固定壳内设置至少两个容纳室,并在容纳室的开口上均密封覆盖有多孔介质,使得多孔介质结构化整为零,缩小单块多孔介质的覆盖面积,提升多孔介质的热均匀性,避免因热均匀性差而出现结构破裂,提高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当预混合气体由引射通道内进入容纳室内时,预混合气体会在颗粒珠与颗粒珠之间间隙流动,并由多孔介质上流出进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多孔介质与引射器之间填充大量的颗粒珠,因此,颗粒珠之间间隙不仅能强化燃气与空气之间混合,提高混合均匀度;而且还能有效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使得燃烧稳定可控。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结构剖视图;
[0024]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燃烧内体结构剖视图;
[0025]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承接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配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限流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00、多孔介质燃烧器;110、壳体;111、外壳;1111、第一翻边;1112、进风口;112、风冷板;1121、第二翻边;1122、出风口;113、燃烧腔;114、风冷通道;120、燃烧内体;121、固定壳;122、多孔介质;123、引射器;1231、引射通道;124、容纳室;1241、开口;125、承接板;1251、通气孔;1252、间隔段;126、分隔件;130、配气组件;131、分气杆;1311、固定座;1312、入气口;132、控制阀;1321、阀座;1322、阀体;133、支管;134、喷嘴;140、限流板;141、限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燃烧器(100)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内设有燃烧腔(113);燃烧内体(120),所述燃烧内体(120)包括固定壳(121)、多孔介质(122)、引射器(123)和设于所述固定壳(121)内的承接板(125),所述固定壳(121)装设于所述壳体(110)内,所述固定壳(121)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容纳室(124),所述容纳室(124)远离所述承接板(125)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燃烧腔(113)的开口(1241),任一所述开口(1241)上均密封覆盖有所述多孔介质(122),所述容纳室(124)内用于填充颗粒珠;所述引射器(123)位于所述承接板(125)背向所述容纳室(124)的一侧,所述引射器(123)设有引射通道(1231),所述承接板(125)上设有通气孔(1251),任一所述容纳室(124)通过所述通气孔(1251)与至少一个所述引射通道(123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内体(120)还包括分隔件(126),所述分隔件(126)装设于所述承接板(125)上,以将所述固定壳(121)内分隔成至少两个所述容纳室(1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125)上设有间隔段(1252),所述间隔段(1252)沿着所述承接板(125)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分隔件(126)一端抵接于所述间隔段(1252)上,所述通气孔(1251)开设于所述承接板(125)上除所述间隔段(1252)以外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燃烧器(100)还包括配气组件(130),所述配气组件(130)位于所述引射器(123)背向所述承接板(125)的一侧,用于对进入所述引射通道(1231)的预混合气体进行分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组件(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聪周奋顾玉强李志强鲁信辉孙颖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