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散热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183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组件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散热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支架基础、槽道、相变储能主体,光伏组件和光伏支架,其中支架基础设置于地面上,槽道设置于所述支架基础上,变相储能主体设置于槽道内,光伏支架设置于支架基础边缘与槽道之间,一端设置于支架基础上,另一端连接于光伏组件下方。其中相变储能主体为三角形或金字塔形结构,其包含由泡沫金属材料或陶瓷多孔材料制成的多孔结构;槽道两侧尺寸高于地面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散热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组件通风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散热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通过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的电能,是目前主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之一。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不断推进,光伏发电技术在未来必将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成为发电行业的重要支撑。面对如此庞大的装机规模,光伏电站的优化运行,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0003]光伏组件在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的电能会使组件内部发热,提升组件的温度,且光伏组件温升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巨大。目前光伏电站对组件的冷却多采用空气自然对流冷却,或通过额外布置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但前者,在夏季冷却效果有限,而后者,由于需要向循环装置主动输入能量,系统构造复杂,造价高昂。
[0004]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急需一种新型的光伏散热系统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缺陷造成的能源损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散热系统及使用方法,以解决光伏组件散热效率差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光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光伏支架、支架基础、槽道和相变储能主体,其中:
[0008]所述支架基础设置于地面上;
[0009]所述槽道设置于所述支架基础内;
[0010]所述变相储能主体设置于所述槽道内;
[0011]所述光伏支架底部设置于所述支架基础上;
[0012]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所述光伏支架顶部;所述槽道位于所述光伏组件正下方。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相变储能主体为三角形或金字塔形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槽道两侧尺寸高于地面15

30厘米。
[0015]进一步地,所述相变储能主体由多孔材料制成。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材料由泡沫金属材料或陶瓷多孔材料制成。
[0017]进一步地,所述相变储能主体在所述槽道内呈一字形排列。
[0018]进一步地,所述槽道为直角槽。
[0019]一种光伏散热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1、制作支架基础和铺设槽道,并将槽道两侧尺寸设置为高于地面15

30厘米;
[0021]步骤2、用所述支架基础固定所述槽道;
[0022]步骤3、制作三角形或金字塔形多孔材料和热量储存材料,将二者结合形成相变储能主体;
[0023]步骤4、将所述相变储能主体放置于所述槽道内,完成光伏散热系统。
[0024]进一步地,所述热量储存材料为无机水合盐和成核剂,所述无积水合盐和所述成核剂按混合比例为50:1至10:1。
[0025]进一步地,所述无机水合盐的脱水温度为30

50摄氏度。
[002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7]1、通过在光伏组件下设置槽道,并在槽道内设置相变储能主体的光伏散热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散热效率差的问题,同时在支架基础内设置槽道,一方面固定了槽道,避免槽道发生移位,另一方面在支架基础上设置光伏支架,节省了光伏组件底部的空间;
[0028]2、通过将相变储能主体设置为三角形或金字塔形,一方面增加了相变储能主体的表面积,另一方面增加了空气光伏组件下方的对流,加强了散热效果;
[0029]3、将槽道两侧尺寸设置为高于地面15

30厘米,有效防止了雨水和地面杂物等对槽道内相变储能主体的破坏;
[0030]4、通过由泡沫金属材料或陶瓷多孔材料制成的相变储能主体,增加了与空气与相变储能主体接触面积,使得空气能够在相变储能主体上对流更充分,进一步增强了光伏散热系统的散热效果;
[0031]5、通过光伏散热系统的方法和采用无机水合盐作为热量储存材料,在夜晚低温时吸收水汽放出热量,白天高温时脱水吸收热量,以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通过昼夜温差实现自循环,将冷量储存;并在无机水合盐中加入成核剂,有效避免了无机水合盐出现过冷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无机水合盐储存热量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32]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光伏散热系统的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光伏散热系统的俯视结构布置示意图。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光伏散热系统的相变储能主体的侧视示意图。
[0036]其中:1、光伏组件;2、光伏支架;3、支架基础;4、槽道;5、相变储能主体;6、水汽循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8]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39]具体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伏散热系统,包括光伏组件1、光伏支架2、支架基础3、槽道4和相变储能主体5,其中:光伏组件1设置于支架基础3和槽道4的上方,光伏支架2设置于支架基础3上,一端连接于支架基础3,另一端连接于光伏组件1,支架基础3设置于地面上,槽道4设置于支架基础3内;相变储能主体5设置于槽道4内,也即光伏支架2底部设置于所述支架基础3上;光伏组件1安装于所述光伏支架2顶部;槽道4位于所述光伏组件1正下方。其中相变储能主体5为泡沫金属材料或陶瓷多孔材料制成的多孔三角形或金字塔形结构。
[0040]进一步具体地,光伏支架2的数量为多个,在一个光伏组件单元中光伏支架2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至少两个光伏支架2的长度并非等长,光伏支架2连接于支架基础3上;支架基础3为个或多个固定块,优选偶数个数的固定块固定槽道4,并将偶数个数的支架基础按一定间距均匀分布于槽道4两边,如图2所示。可选地,支架基础3可用混凝土浇筑的矩形块。且实际应用中,在光伏支架2支撑光伏组件1时会根据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出现倾角。
[0041]进一步具体地,槽道4为直角槽,在进行槽道4铺设时,首先需在地面上开挖槽道,随后利用混凝土对槽道4进行铺装,使得槽道4底部平整,并将槽道4高出地面适当高度,优选槽道高出地面15

30里面,如此设置可有效防止了雨水和地面杂物等对槽道内相变储能主体的破坏。并在槽道4内一字形排列相变储能主体5,如图3所示。
[0042]一种光伏散热系统的使用方法为:于光伏组件1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1)、光伏支架(2)、支架基础(3)、槽道(4)和相变储能主体(5),其中:所述支架基础(3)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槽道(4)设置于所述支架基础(3)内;所述变相储能主体(5)设置于所述槽道(4)内;所述光伏支架(2)底部设置于所述支架基础(3)上;所述光伏组件(1)安装于所述光伏支架(2)顶部;所述槽道(4)位于所述光伏组件(1)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主体(5)为三角形或金字塔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4)两侧尺寸高于地面15

30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主体(5)由多孔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由泡沫金属材料或陶瓷多孔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散热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河川张立英郭辰李家川张庆张国邵振州程瑜邓明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