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7183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物质组成:0.1%~16%的N,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消毒杀菌剂制备及农业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麝香作为重要的中医药材受到广泛关注,麝香的价格早已超过黄金,一只麝的价值超过两万元以上。尽管国内陕西,四川,安徽等地养麝初成规模,但养麝技术还需要深入研究,尤其是麝的病害严重,通常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严重影响麝的养殖积极性。麝的半散养,笼养,圈养易造成疾病传播,麝死亡发生率较高。麝类有较固定的生活领域和生活习性,常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云雾遮盖,多雨潮湿,除有害细菌外,圈舍易生真菌(特别是霉菌)。麝类常在夜间活动觅食,而白天躲在圈舍阴凉处反刍、小憩,因此对圈舍的环境卫生要求很高。麝类的嗅觉非常灵敏,用嗅觉辨别饲料,路径,粪便,甚至辨认雄雌成幼。因此,麝类的圈舍不应有外部异味,因此使用的消毒剂不应有特殊的气味;另外由于麝类极易因争斗或跳跃,造成蹄部受伤,或因蹄部软化被坏死杆菌或其他真菌入侵,造成蹄部伤口处的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到麝的生命安全。
[0003]目前麝场用于环境消毒的品种有5%~20%的漂白粉溶液,10%~20%的石灰乳,5%的来苏尔,2%~5%的福尔马林;圈舍内土壤或地面用氯亚明B,有效氯含量4%~5%,或漂白粉,石灰乳等消毒杀菌,参见吴家炎等编著《中国麝类》。这些消毒剂中,石灰乳碱性强,效果差;来苏尔具有明显的酚类味道;福尔马林刺激性强,气味毒性大,对人和麝类均不适合;氯亚明B及漂白粉具有刺鼻的氯气味道,毒性大。这些消毒剂完全不适用于对于麝类养殖场所的消毒。
[0004]其它流行的杀菌剂如碘伏类,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双氧水等),也由于具有强的氧化性、遇到粪便等有机质时会快速消耗而减少效能、价格较高,且具有强烈的异味而不适用于麝类圈养的消毒。而另一种著名的消毒剂二氧化氯,也因气味大,有时需要现场制备,不利于使用。阳离子类杀菌剂如季铵盐,胍类等,季铵盐类使用时产生泡沫,使用不便,且具有特殊的苦杏仁味;胍类如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己定盐类等,尽管无味,但属于低效消毒剂,用量大性价比不高。水杨酸及其盐,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尽管安全性高,但只在酸性条件下有效,而且效果也极其有限。PCMX(对氯间二甲基苯酚),TCS(三氯生),TCC(三氯卡班)等尽管杀菌效率高,但其水溶性太小,要配和大量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使用。因此,以上杀菌剂显然不适用于麝类场所的消毒杀菌。
[0005]对于麝类蹄病的防治通常是在患处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价格昂贵,并且长时间使用会造成抗生素的耐药性,会发展出更具攻击性的有害微生物。有文献报道对于羊的蹄病采用1.10%的硫酸铜溶液洗蹄1~2分钟进行治疗,但由于麝警觉,暴躁的性格,此疗法不适用,因万不得已,不对麝进行强制疗法。
[0006]CN201811109623.7公开了一种用于畜牧业杀菌消毒的植物源提取杀菌除臭剂,涉及一种杀菌除臭剂,以重量份数计,其成分包括:艾叶30

50份、栀子10

20份、夏枯草5

10
份、蘑菇精6

15份、薄荷3

12份、陈皮4

12份、粗茎鳞毛蕨5

20份、皂角2

8份。对于圈舍消毒,作用60分钟才能达到较高的杀菌效果,且天然物质提取物来源不稳定,有气味,效果有限,性价比极低;CN201610763875.6公开了一种兽用复合型活性碘消毒剂,以质量百分比计,成分包括:碘0.5%~3%,碘酸钾0.1%~2%,碘化钾0.5%~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50%,有机酸1%~5%,助溶剂1%~5%,无机酸5%~20%,余量为纯化水,尽管含碘消毒剂效率较高,但易与粪便等污染物作用大量消耗,且成本高。
[0007]大多数可商购的消毒剂组合物虽然适合于杀死表面上的微生物,或者也可以用于圈舍的杀菌消毒,但很难适应麝类的生活习性或生理特点。并且,许多消毒剂组合物的功效在使用后迅速降低,并且由于消毒剂组合物迅速降解、蒸发或被物理方式去除,使其不能持续保持很好的杀菌效果,如果表面被再次污染,则必须重新施加消毒剂以杀死新沉积的微生物。因此,急需要一种高效,无味,水溶性好,毒理安全,性价比高,使用方便,消毒杀菌持续时间长,对圈舍消毒兼顾治疗蹄伤的消毒剂,适应麝类特殊的养殖环境及麝类的生活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消毒剂消毒杀菌持续时间短、异味大、消毒效率差、使用成本高、不可兼顾圈舍消毒和治疗蹄伤、不适应麝类特殊的养殖环境及麝类的生活习性的缺点。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1%~16%的N,N

双(3

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0.5%~5%的苯氧乙醇、0.1%~3%的乙基己基甘油、3%~10%的吡啶硫酮钠溶液、2%~8%的丙二醇和0.1%~2%的谷氨酸N,N

二乙酸四钠,余量为去离子水。
[0011]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8%~12%的N,N

双(3

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2%~3%的苯氧乙醇、0.5%~1%的乙基己基甘油、5%~10%的吡啶硫酮钠溶液、6%~8%的丙二醇和0.1%~0.5%的谷氨酸N,N

二乙酸四钠,余量为去离子水。
[0012]优选地,所述吡啶硫酮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0013]优选地,所述N,N

双(3

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的有效含量为90%~95%。
[0014]优选地,上述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的pH值为7.5~8。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将N,N

双(3

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生成的粘性胶体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
[0017]S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吡啶硫酮钠和谷氨酸N,N

二乙酸四钠,搅拌至溶解得到混合液A;
[0018]S3:将乙基己基甘油、苯氧乙醇溶解在丙二醇中,得到混合液B;
[0019]S4:将混合液A和混合液B在搅拌下混合,采用少量丙酸调整调节pH值至7.5~8,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淡黄色液体,将淡黄色液体过滤后制得一种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
[002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的应用,用于作为麝饲养圈舍消毒、麝病蹄防治的消毒剂,使用时将其用无菌水稀释至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1%~16%的N,N

双(3

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0.5%~5%的苯氧乙醇、0.1%~3%的乙基己基甘油、3%~10%的吡啶硫酮钠溶液、2%~8%的丙二醇和0.1%~2%的谷氨酸N,N

二乙酸四钠,余量为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8%~12%的N,N

双(3

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2%~3%的苯氧乙醇、0.5%~1%的乙基己基甘油、5%~10%的吡啶硫酮钠溶液、6%~8%的丙二醇和0.1%~0.5%的谷氨酸N,N

二乙酸四钠,余量为去离子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啶硫酮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麝饲养圈舍的消毒剂组合物的pH值为7.5~8。5.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麝饲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斐然王艳杨超唐婕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