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管理系统、终端设备及其电池充放电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终端设备及其电池充放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种类型的可充电电池开始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或者其他终端设备)之中。作为设备的主要能量来源,可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的充电速度对于各类型的终端设备的使用体验具有显著的影响,人们总是期待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充电过程。
[0003]但是,快速的充电或者较快的充电速率意味着较大的功率,而较大的功率则需要足够的保护设计来确保可充电电池的安全性。这样的保护设计又通常意味着较高的实现成本。由此,如何提供合适的充电策略,以尽可能的实现充电速率、安全性以及实现成本三者之间的平衡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终端设备及其电池充放电方法,能够解决传统充电策略所存在的缺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至电池模组的第一电池保护电路以及第二电池保护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和第二电池保护电路的第一充电电路;所述第一充电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充电阶段启用,通过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和第二电池保护电路为所述电池模组充电,或者通过所述第二电池保护电路为所述电池模组充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的第二充电电路;所述第二充电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二充电阶段启用,通过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为所述电池模组充电;其中,所述第一充电阶段的目标充电效率大于所述第二充电阶段的目标充电效率;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允许电能通过的能力强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允许电能通过的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阶段包括:恒流充电阶段;所述第二充电阶段包括:在所述恒流充电阶段之前进行的涓流充电阶段以及在所述恒流充电阶段之后进行的第一恒压充电阶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阶段还包括:第二恒压充电阶段;其中,所述第二恒压充电阶段是处于所述恒流充电阶段和所述第一恒压充电阶段之间的充电阶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和所述第二电池保护电路的第一充电管理电路;所述第一充电管理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恒流充电阶段启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和所述第二电池保护电路为所述电池模组充电;并且在所述第二恒压充电阶段启用,通过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或所述第二电池保护电路为所述电池模组充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通道包括:两个第一充电管理电路;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充电管理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另一个所述第一充电管理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池保护电路;其中,在所述恒流充电阶段,两个所述第一充电管理电路均被启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和所述第二电池保护电路为所述电池模组充电;并且在所述第二恒压充电阶段,两个所述第一充电管理电路中的其中一个被启用,通过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或所述第二电池保护电路为所述电池模组充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为电荷泵型充电电路;所述第二充电电路为开关型充电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还包括至少一个供电端,所述供电端被配置为:与负载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路还被配置为:在放电阶段启用,以使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为所述负载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还与所述第二电池保护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路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放电阶段启用,以使所述电池模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和第二电池保护电路为所述负载供电。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负载、电池模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
‑
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利民,陈远胜,陈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