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GIS及其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965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GIS及其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包括壳体,壳体两端设有绝缘子,壳体以及两绝缘子配合形成封闭的腔室;两绝缘子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动触座,动触座内导电移动装配有动触头;两绝缘子中的另一个上设有静触座,静触座上设有静触头;所述壳体上于动、静触头对插处的下方设有断口微粒捕捉器;隔离开关还包括套装在动触座、静触座外部的筒形微粒捕捉器,筒形微粒捕捉器固设于对应一侧的绝缘子上;或固设于壳体上并临近对应一侧的绝缘子布置;筒形微粒捕捉器与壳体之间沿径向间隔排布形成微粒捕捉间隙,所述筒形微粒捕捉器的底部筒壁上设有多个捕捉孔。筒壁上设有多个捕捉孔。筒壁上设有多个捕捉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GIS及其隔离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GIS及其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上风电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设备安装成本降低以及配套产业日趋成熟,海上风电正迎来加速发展时期。直流GIS与传统空气绝缘的变电站(AIS)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体积小,受大气条件和环境条件影响小的优点。
[0003]直流GIS包括依次相连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部件,其中隔离开关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固定有绝缘子,两处的绝缘子与壳体一起形成封闭的内腔,在其中一个绝缘子上固定有动触座,动触座内导电移动装配有动触头;在另一个绝缘子上固定有静触座,静触座上安装有静触头,动触头与静触头接通时能够导通回路;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开时在动触头、静触头之间形成明显的断口。
[0004]在实际使用时,GIS内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金属微粒,微粒产生的原因有:装配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微粒残留、操作过程中动、静触头磨损产生的金属微粒以及热胀冷缩导致零部件运动磨损产生的微粒等。由于金属微粒会再高电压作用下进行激烈运动,导致GIS的绝缘性能下降,从而造成放电事故。
[0005]为对金属微粒进行捕获抑制,申请公布号为CN11195767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微粒捕捉器及GIS/GIL用筒体结构,其在壳体的拔口位置处设置断口微粒捕捉器,断口微粒捕捉器与动、静触头的断口位置对应,能够捕获动、静触头相互插拔时产生的微粒。但是,不同于普通的交流GIS,直流GIS中在直流环境下,绝缘件长期承受单极性直流高压,在直流高压作用下,内部会产生空间电荷,绝缘件(尤其是绝缘子)十分容易因吸引导电微粒而造成绝缘子闪络或击穿,进而导致绝缘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GIS的隔离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环境下绝缘子易吸引导电微粒而造成绝缘失效;还提供一种使用该隔离开关的直流GIS,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直流GIS的隔离开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GIS的隔离开关,包括:
[0008]壳体,壳体两端设有绝缘子,壳体以及两绝缘子配合形成封闭的腔室;
[0009]两绝缘子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动触座,动触座内导电移动装配有动触头;
[0010]两绝缘子中的另一个上设有静触座,静触座上设有静触头;
[0011]所述壳体上于动、静触头对插处的下方设有断口微粒捕捉器;
[0012]隔离开关还包括套装在动触座、静触座外部的筒形微粒捕捉器,筒形微粒捕捉器固设于对应一侧的绝缘子上;或固设于壳体上并临近对应一侧的绝缘子布置;
[0013]筒形微粒捕捉器与壳体之间沿径向间隔排布形成微粒捕捉间隙,所述筒形微粒捕
捉器的底部筒壁上设有多个捕捉孔。
[0014]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筒形微粒捕捉器,绝缘子附近的微粒在电场作用力和自重下经捕捉孔进入到微粒捕捉间隙中,微粒捕捉间隙为弱电场区域,由于电场力较弱,微粒运动被抑制,使得微粒能够被捕捉抑制,防止微粒被吸附在绝缘子上,进而影响绝缘子的绝缘性能。通过断口微粒捕捉器和筒形微粒捕捉器的配合,能够对腔室内的微粒进行捕捉抑制,提高隔离开关的整体绝缘强度。
[0015]优选地,所述绝缘子为盆式绝缘子,盆式绝缘子的凸出部分朝向所述腔室布置。绝缘子为盆式绝缘子,能够降低沿面法向场强,起到抑制电荷积聚的作用。
[0016]优选地,所述捕捉孔为沿筒形微粒捕捉器的周向延伸的长孔。
[0017]优选地,所述动触座、静触座均于对应的动触头、静触头对插的一端外部设有屏蔽罩。屏蔽罩内的电场均匀,动、静触头产生的微粒能够被抑制在屏蔽罩内,从而防止微粒向外运动。
[0018]优选地,两屏蔽罩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断口微粒捕捉器的宽度。两个屏蔽罩之间的微粒均能够被断口微粒捕捉器所承接。
[0019]本技术直流GIS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GIS,包括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所述隔离开关包括:
[0020]壳体,壳体两端设有绝缘子,壳体以及两绝缘子配合形成封闭的腔室;
[0021]两绝缘子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动触座,动触座内导电移动装配有动触头;
[0022]两绝缘子中的另一个上设有静触座,静触座上设有静触头;
[0023]所述壳体上于动、静触头对插处的下方设有断口微粒捕捉器;
[0024]隔离开关还包括套装在动触座、静触座外部的筒形微粒捕捉器,筒形微粒捕捉器固设于对应一侧的绝缘子上;或固设于壳体上并临近对应一侧的绝缘子布置;
[0025]筒形微粒捕捉器与壳体之间沿径向间隔排布形成微粒捕捉间隙,所述筒形微粒捕捉器的底部筒壁上设有多个捕捉孔。
[0026]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筒形微粒捕捉器,绝缘子附近的微粒在电场作用力和自重下经捕捉孔进入到微粒捕捉间隙中,微粒捕捉间隙为弱电场区域,由于电场力较弱,微粒运动被抑制,使得微粒能够被捕捉抑制,防止微粒被吸附在绝缘子上,进而影响绝缘子的绝缘性能。通过断口微粒捕捉器和筒形微粒捕捉器的配合,能够对腔室内的微粒进行捕捉抑制,提高隔离开关的整体绝缘强度。
[0027]优选地,所述绝缘子为盆式绝缘子,盆式绝缘子的凸出部分朝向所述腔室布置。绝缘子为盆式绝缘子,能够降低沿面法向场强,起到抑制电荷积聚的作用。
[0028]优选地,所述捕捉孔为沿筒形微粒捕捉器的周向延伸的长孔。
[0029]优选地,所述动触座、静触座均于对应的动触头、静触头对插的一端外部设有屏蔽罩。屏蔽罩内的电场均匀,动、静触头产生的微粒能够被抑制在屏蔽罩内,从而防止微粒向外运动。
[0030]优选地,两屏蔽罩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断口微粒捕捉器的宽度。两个屏蔽罩之间的微粒均能够被断口微粒捕捉器所承接。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直流GIS的隔离开关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壳体;2、盆式绝缘子;3、动触座;4、动触头;5、静触座;6、静触头;7、断口微粒捕捉器;8、筒形微粒捕捉器;9、微粒捕捉间隙;10、捕捉孔;11、屏蔽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GIS的隔离开关,包括:壳体(1),壳体(1)两端设有绝缘子,壳体(1)以及两绝缘子配合形成封闭的腔室;两绝缘子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动触座(3),动触座(3)内导电移动装配有动触头(4);两绝缘子中的另一个上设有静触座(5),静触座(5)上设有静触头(6);所述壳体(1)上于动、静触头对插处的下方设有断口微粒捕捉器(7);其特征在于:隔离开关还包括套装在动触座(3)、静触座外部的筒形微粒捕捉器(8),筒形微粒捕捉器(8)固设于对应一侧的绝缘子上;或固设于壳体(1)上并临近对应一侧的绝缘子布置;筒形微粒捕捉器(8)与壳体(1)之间沿径向间隔排布形成微粒捕捉间隙(9),所述筒形微粒捕捉器(8)的底部筒壁上设有多个捕捉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GIS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为盆式绝缘子(2),盆式绝缘子(2)的凸出部分朝向所述腔室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GIS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孔(10)为沿筒形微粒捕捉器(8)的周向延伸的长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直流GIS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座(3)、静触座(5)均于对应的动触头(4)、静触头(6)对插的一端外部设有屏蔽罩(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GIS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两屏蔽罩(11)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断口微粒捕捉器(7)的宽度。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贺永明王刚白玮占小猛魏义涛李智勇闫振静王汉瑶丁俐王冠程镜璇郭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