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显示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94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面显示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双面显示模组包括支撑件、胶框和膜层组,支撑件具有主体部和垂直设置于主体部的立板,主体部上开设有镂空部,主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胶框设置在支撑件的边缘且与主体部和/或立板连接;膜层组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面板层、第一膜材层、导光板、第二膜材层和第二面板层,膜层组的边缘固定在胶框和支撑件上,膜层组的至少部分区域正对镂空部。双面显示模组在厚度方向可以不用再设置反射片,并且只需设置一层导光板,从而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重量和成本,并且支撑件上镂空部的设置在实现了双向透光的技术效果上可以进一步降低产品的重量。降低产品的重量。降低产品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显示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面显示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场景的多元化,越来越需要更多显示面积以展示更多的内容,但是,较大的显示屏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因此,双面显示开始逐渐被关注,预计将成为高端显示的发展方向,逐渐在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TPC)、笔记本电脑(Note BookComputer,NB)、液晶显示器(Monitor,MNT)、电视机(Television,TV)等显示装置上进行应用。
[0003]相关技术中的双面显示装置通常是将两个显示装置通过对位贴合或者螺丝固定的方向,将两个显示装置拼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双面显示。双面显示装置的厚度普遍较厚,同时重量较大,边框较宽,影响用户的体验感,难以满足用户对双面显示装置的尺寸规格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显示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面显示装置的厚度普遍较厚,同时重量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具有主体部和垂直设置于所述主体部边缘的立板,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镂空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胶框,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边缘且与所述主体部和/或所述立板连接;膜层组,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面板层、第一膜材层、导光板、第二膜材层和第二面板层,所述膜层组的边缘固定在所述胶框和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膜层组的至少部分区域正对所述镂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面显示模组的至少一侧,所述立板位于所述主体部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胶框为固定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第一胶框,沿着由所述支撑件的边缘至中部的方向,所述第一胶框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依次形成有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一面板层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表面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面上,所述第一膜材层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表面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面上,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第一面板层的一侧表面固定在所述第三连接面上,所述第二膜材层被夹紧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所述第二面板层靠近所述第一面板层的一侧表面固定在所述第二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粘接体,所述第一粘接体同时与所述第一面板层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立板的外侧表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粘接体,所述第二粘接体同时与所述第二面板层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立板的外侧表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面显示模组的至少一侧,所述胶框为固定在所述立板的内侧表面的第二胶框,沿着由所述支撑件的边缘至中部的方向,所述第二胶框的一侧依次形成有第四连接面、第五连接面和第六连接面,所述第二胶框的另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楠舒勇汪欣蕾曹琦王贤王明蒋俊杰张恒徐成义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