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091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抱箍,多个抱箍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软化罐、炭滤罐和砂滤罐,软化罐、炭滤罐和砂滤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原水进水管,原水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纯水连接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反渗透系统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对原水进行精纯处理,提高了装置的净化处理效果,同时能够通过计量表方便工作人员对砂滤罐内水的流量进行了解,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还能够通过固定条使底座与第二安装架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提高了装置的稳固性。提高了装置的稳固性。提高了装置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超纯水
,尤其涉及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早期超纯水的需求主要是来自发电、医药化工、造纸等行业,水质要求相对较低,其制备只要采用离子交换,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化学药剂再生,既麻烦又不经济,而且由于强行树脂对一般有机分子除去效果差,出水中TOC含量高,因此随着半导体工业发展,对超纯水质量要求也逐步提高。
[0003]超纯水是为了研制超纯材料,应用蒸馏、去离子化、反渗透技术或其它适当的超临界精细技术生产出来的水,目前市场上的超纯水处理装置在对原水处理时由于处理的不够精纯,会造成使用时对研究实验造成一定的误差,因此,提出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抱箍,多个抱箍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软化罐、炭滤罐和砂滤罐,软化罐、炭滤罐和砂滤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原水进水管,原水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纯水连接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反渗透系统机构,反渗透系统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超纯水出水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架,第三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精滤器,精滤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泵,且压力泵与反渗透系统机构相连通,纯水连接管的一端穿过收集器与压力泵相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化罐、炭滤罐和砂滤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浓水出水管。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渗透系统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浓水连接管,且浓水连接管与浓水出水管相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纯水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阀门。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化罐、炭滤罐和砂滤罐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计量表。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条,且固定条与底座相固定。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且万
向轮对称分布。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通过在第一安装架上安装反渗透系统装置的设置,能够使污水回用的安全,高效运行,以反渗透替代离子交换器脱盐,进一步除去有机物,胶体,细菌等杂志,可以保证反渗透出水满足EDI进水的要求,以EDI代替混床深度脱盐,利用电而不是酸碱对树脂再生,避免了二次污染,避免市场上的超纯水处理装置对原水处理的不够精纯造成使用时对研究实验造成一定的误差,提高了装置的净化效果。
[0016]2.通过炭滤罐、砂滤罐和软化罐的配合使用,炭滤罐能够对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滤除,砂滤罐能够对水中的溶解物进行滤除,软化罐能够去除水中的硬度,使水软化,提高了水质的处理效果。
[0017]3.通过在第三安装架上安装精滤器的设置,精滤器能够对水中微小的有机物,胶体,细菌等杂质进行滤除,进一步使水更加的精纯,提高了装置的滤除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控制器;2、压力泵;3、底座;4、万向轮;5、软化罐;6、炭滤罐;7、砂滤罐;8、抱箍;9、计量表;10、原水进水管;11、超纯水出水管;12、浓水连接管;13、第一安装架;14、固定条;15、浓水出水管;16、第二安装架;17、反渗透系统机构;18、纯水连接管;19、精滤器;20、第三安装架;21、收集器;2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23]参照图1

图3,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3,底座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安装架16,第二安装架16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抱箍8,多个抱箍8的内部分别插接有软化罐5、炭滤罐6和砂滤罐7,软化罐5、炭滤罐6和砂滤罐7的顶部插接有原水进水管10,炭滤罐6能够对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滤除,砂滤罐7能够对水中的溶解物进行滤除,软化罐5能够去除水中的硬度,使水软化,原水进水管10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纯水连接管18,底座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安装架13,第一安装架1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反渗透系统机构17,反渗透系统机构17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超纯水出水管11,底座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安装架20,第三安装架20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精滤器19,精滤器19能够对水中微小的有机物,胶体,细菌等杂质进行滤除,进一步使水更加的精纯,精滤器19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收集器21,收集器21能够对精滤器19过滤的水中的杂质进行收集,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底座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力泵2,且压力泵2
与反渗透系统机构17相连通,纯水连接管18的一端穿过收集器21与压力泵2相连通,本装置使污水回用的安全,高效运行,以反渗透替代离子交换器脱盐,进一步除去有机物,胶体,细菌等杂志,可以保证反渗透出水满足EDI进水的要求,以EDI代替混床深度脱盐,利用电而不是酸碱对树脂再生,避免了二次污染,避免市场上的超纯水处理装置对原水处理的不够精纯造成使用时对研究实验造成一定的误差。
[0024]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软化罐5、炭滤罐6和砂滤罐7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浓水出水管15,反渗透系统机构17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浓水连接管12,且浓水连接管12与浓水出水管15相连通,纯水连接管1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阀门22,软化罐5、炭滤罐6和砂滤罐7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计量表9,计量表9方便工作人员对软化罐5、炭滤罐6和砂滤罐7中水的流量进行了解,底座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器1,第二安装架16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固定条14,且固定条14与底座3相固定,固定条14使底座3与第二安装架16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底座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架(16),第二安装架(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抱箍(8),多个抱箍(8)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软化罐(5)、炭滤罐(6)和砂滤罐(7),软化罐(5)、炭滤罐(6)和砂滤罐(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原水进水管(10),原水进水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纯水连接管(18),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13),第一安装架(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反渗透系统机构(17),反渗透系统机构(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超纯水出水管(11),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架(20),第三安装架(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精滤器(19),精滤器(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器(21),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泵(2),且压力泵(2)与反渗透系统机构(17)相连通,纯水连接管(18)的一端穿过收集器(21)与压力泵(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级RO+EDI超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罐(5)、炭滤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宁敏汤慧敏潘东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东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