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90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将沉淀罐和砂水分离器结合,使得沉泥装置设置为一体化集成式结构,具有造价低,安装简便,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可有效节省土建施工费用,在城市水环境治理、初雨治理、及污水厂沉砂工艺中能够广泛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通过进水管和出水廊道与沉淀罐内部的进水方向呈切向合适,当水流进入后,在锥形挡板的作用下,使得水流方向发生改变,靠近中心的区域,水流螺旋向上,向上和向下的水流界面处形成“剪切区”,此区域内,流速为零,比重较大的泥沙,在沉淀罐的底部进行泥沙沉积,从而实现其沉积,由于中间位置的水流趋近余零可以防止底部泥沙扰动,以保证其沉积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管网
,更具体地,涉及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沉泥井用在排水管网系统中,目的是为了将雨污管中泥沙分离沉积,避免进入到管网中从而进入到污水处理厂中。污水处理系统中泥砂的含量及分布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雨水径流、建筑工地排放、道路冲洗及管网渗漏是市政排水系统中无机砂砾的主要来源,而食物残渣、皂化油脂等是有机类颗粒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量的泥砂会存在在污水处理工艺的各个处理阶段,但是去除砂砾仅能依靠前段的预处理工艺。大量的泥砂堆积会造成生化工艺段池容降低,从而降低水力停留时间,并且增加了清淤频次,同时大量的泥砂堆积会加速各个工艺段中设备的磨损,继而增加设备更换的成本及人工维护费用,同时还会影响污泥消化的效果。
[0003]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始兴建沉泥改造项目,通过沉泥井将城市排水管网管后排至污水管网,实现泥沙在尘泥井淤积,而不淤积到后续工艺段,削减进入下游管网和处理厂的泥沙量,避免管道堵塞。
[0004]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可以有效缓解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现有使用的沉泥井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目前常见的土建结构沉泥井,无法应对流量波动引起的泥沙波动,使得平时旱季淤积的泥沙,往往在雨季大流量冲刷时,再次扰动,使得原本沉积的泥沙再次冲刷到下游管道或者工艺段中。
[0006]2)沉泥效率较低,当大量雨水涌入进水管时,传统的泥沙的沉积效率立马降低,甚至直接随着水流冲击到下游,而不会形成沉积。
>[0007]3)采用智能截污井,进行泥沙截流。但其监测系统过于复杂,监测设备容易损坏,动态启闭的截污闸能耗高,防倒灌闸门底部易淤积泥砂,运行效果较差。此外,智能截污井造价高、占地面积大、施工安装不便,难以广泛应用。
[0008]为此,亟需研发一种抗冲击性能好,沉泥性能稳定高效的一体的沉泥井,并能稳定运行、节能降耗,同时能优化施工安装流程,以提高整个排水管网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冲击性能好、沉泥性能稳定高效的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沉泥效率低、容易出现泥沙再次扰动进入下游管网的问题,以及运行安装复杂等问题。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包括内设容置腔的沉淀罐和砂水分离器,所述沉淀罐的底部呈锥形并装设有反冲水装置,所述沉淀罐的中部装设有进水管和出水廊道,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廊道的水流方向与所述沉淀罐的
内侧面相切,所述沉淀罐中还装设有锥形挡板,所述锥形挡板与所述进水管的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沉淀罐的底部通过排砂管路与所述砂水分离器相连通。
[0011]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反冲水装置包括与外部水箱连接的冲洗管路和流化环,所述冲洗管路与所述流化环相连通,且所述流化环上间隔设置有高压喷嘴。
[0012]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砂水分离器的底部装设有滑轮,且所述砂水分离器与所述沉淀罐之间通过长度可调的连接体相连。
[0013]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砂水分离器的顶部装设有泥水混合液排放管路,并在所述砂水分离器的侧部装设有设有排水管。
[0014]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沉淀罐的底部还装设有提泥管,所述提泥管通过排泥泵与所述沉淀罐的顶部相连通。
[0015]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沉淀罐的顶部装设有检修孔和盖板,所述盖板活动式盖设在所述检修孔上。
[0016]本技术的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将沉淀罐和砂水分离器结合,使得沉泥装置设置为一体化集成式结构,具有造价低,安装简便,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可有效节省土建施工费用,在城市水环境治理、初雨治理、及污水厂沉砂工艺中能够广泛应用。
[0017]本技术的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通过进水管和出水廊道与沉淀罐内部的进水方向呈切向合适,当水流进入后,在锥形挡板的作用下,使得水流方向发生改变,靠近中心的区域,水流螺旋向上,向上和向下的水流界面处形成“剪切区”,此区域内,流速为零,比重较大的泥沙,在沉淀罐的底部进行泥沙沉积,从而实现其沉积,由于中间位置的水流趋近余零可以防止底部泥沙扰动,以保证其沉积效果。
[0018]与此同时,本技术的沉淀罐的底部连接有排沙管路,可以将沉淀后的泥沙输送至砂水分离器内进行沙水分离,使其结构一体化,功能更全。
[0019]而本技术的沉淀罐中部的反冲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泥沙在底部结板的问题,使泥沙充分流化,防止阻塞管道,提高其流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包括内设容置腔的沉淀罐1和砂水分离器7,沉淀罐1 的底部呈锥形并装设有反冲水装置,沉淀罐1的中部装设有进水管3 和出水廊道9,进水管3和出水廊道9的水流方向与沉淀罐1的内侧面相切,沉淀罐1中还装设有锥形挡板14,锥形挡板14呈上大下小的结构,而锥形挡板14与进水管3的方向相对设置,沉淀罐1的底部通过排砂管路与砂水分离器7相连通。
[0024]使用时,进水管3通常和污水处理厂中的细格栅处理后的出水,污水处理厂中经细格栅处理过的污水通过进水管3沿切线进入到沉淀罐1内,由于惯性,在池壁的限制下形成
旋流,外部池壁的区域,水流螺旋向下,在遇到锥形挡板14后水流方向发生改变,靠近中心的区域,水流螺旋向上,向上和向下的水流界面处形成“剪切区”,此区域内,流速为零,比重较大的泥沙,向容置腔的底部砂斗内形成沉积,处理过后干净的水通过出水廊道9向外发生溢流,最终通过出水管排向下游的处理构筑物当中。
[0025]而沉积在沉淀罐1底部的大量泥沙,砂斗中的泥沙挤压紧实,流动性差较差,时间过长后泥砂堆积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为了将该沉积泥沙顺利排出,避免泥沙在泵和管道内堵塞。因而在该腔体内设置有反冲水装置,反冲水装置包括冲洗管路4以及流化环,冲洗管路4与流化环相连通,且流化环上间隔设置有高压喷嘴,且该流化环上的高压喷嘴等间距设置并且其角度相同,使得反冲洗水能够高速均匀的射出,采用冲洗水进行冲洗、使泥沙充分流化,提高其流动性。
[0026]处理过程中,为了方便检修,本实用信息在沉淀罐1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孔,检修孔上装设有盖板2,通过检修孔可以实现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等操作。
[0027]为了方便搬运移动和设备整理保持合理的间距,本技术的砂水分离器7的底部装设有滑轮,且砂水分离器7与沉淀罐1之间通过长度可调的连接体13相连,砂水分离器7的顶部装设有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容置腔的沉淀罐和砂水分离器,所述沉淀罐的底部呈锥形并装设有反冲水装置,所述沉淀罐的中部装设有进水管和出水廊道,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廊道的水流方向与所述沉淀罐的内侧面相切,所述沉淀罐中还装设有锥形挡板,所述锥形挡板与所述进水管的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沉淀罐的底部沉泥区通过排砂管路与所述砂水分离器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精度水力旋流沉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水装置包括与外部水箱连接的冲洗管路和流化环,所述冲洗管路与所述流化环相连通,且所述流化环上间隔设置有高压喷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张晓明张立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琦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