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0492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试验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目标环境温度;在目标环境温度下分别对发动机及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催化器进行风冷表面降温,其中,发动机及变速器风冷表面降温至第一温度后在内部进行液冷降温,并在降低至第二温度后停止液冷降温;将催化器降温至第三温度后进行内部降温;当发动机及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催化器降温至所述目标环境温度时,冷却完成。冷却完成。冷却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试验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环境治理日趋严格,整车厂需通过提升后处理能力并持续升级排放控制策略及精细化标定等手段来应对愈加严格的排放需求,因此带来的排放标定工作量呈几何式增长。而为了满足常规排放要求,试验后车辆需要静置6

8小时,发动机及整车系统部件才能逐渐趋近于常温排放目标温度,因此每天只能进行一次排放测试,试验及标定开发效率低下。
[0003]再者,整车开发阶段需进行RDE专项标定,RDE标定复杂度更高,涉及发动机工作区域更广,环境温度覆盖度更加宽泛,因此标定难度更大,对整车标定及环境需求更加强烈,而常规标定方法只能是实车路试进行高低温地区适应性标定,标定窗口短且成本高,标定无法细致化开展,导致整车开发周期长,标定质量差,标定效率低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汽车试验在进行散热时耗时较长,导致开发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设置目标环境温度;在所述目标环境温度下分别对发动机及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催化器进行风冷表面降温,其中,所述发动机及变速器风冷表面降温至第一温度后在内部进行液冷降温,并在降低至第二温度后停止液冷降温;将所述催化器降温至第三温度后进行内部降温;当所述发动机及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催化器降温至所述目标环境温度时,冷却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环境温度下分别对发动机及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催化器进行风冷表面降温的步骤包括:开启风扇一以第一风速对所述发动机及变速器风冷表面降温;开启风扇二以第一风速对所述主减速器风冷表面降温;开启风扇三以第一风速对所述催化器风冷表面降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及变速器风冷表面降温至第一温度后在内部进行液冷降温,并在降低至第二温度后停止液冷降温的步骤包括:分别检测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变速器的变速器机油温度;判断所述冷却液温度、所述发动机机油温度和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是否均降至所述第一温度;若是,开启发动机冷却液冷却装置以第一流速进行冷却,开启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以第一流速进行冷却,开启变速器机油冷却装置以第一流速进行冷却;判断所述冷却液温度、所述发动机机油温度和所述变速器机油温度是否均降至所述第二温度;若是,调整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冷却装置以第二流速进行冷却,调整所述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以第二流速进行冷却,调整所述变速器机油冷却装置以第二流速进行冷却,所述第二流速小于所述第一流速;第一运行时间后,关闭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冷却装置、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和变速器机油冷却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验快速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设置在70℃

85℃,所述第二温度设置在高于所述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涛崔石柱曲函师宋佰达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