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354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阵扫描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包括支撑箱,支撑箱上有光源发射器、工业相机、玻璃空瓶,光源发射器内部有固定板、LED光源、散热片、冷却风机、透镜、镜片、保护罩、固定槽、折射槽,工业相机与支撑箱之间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限位槽、万向节、调节杆,支撑箱内部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连接柱、齿轮、电机A、转动杆,支撑箱内部有稳固调节组件,稳固调节组件包括夹紧杆、滑动杆、导向筒A、直角杆、连接板、气缸、主连杆、导向筒B、连接杆A、连接杆B、电机B,所述电机B的输出端与气缸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调试直观、操作方便、多角度识别的线阵扫描成像装置。像装置。像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阵扫描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阵扫描成像是指瞬间在像面上先形成一条线图像,甚至是一幅二维影像,然后对影像进行行扫描。每次扫描时,同一扫描行通过中心投影成像,如线阵列CCD推扫式成像仪成像。目前空玻璃瓶综合验瓶机上使用的瓶根模号识别方式,是用发射光与接收器安装在同一个装置中的读模器,在严格的角度范围内对准瓶根模点位置,瓶子边旋转,读模器边接收反射光信号,来实现玻璃瓶根部的模号识别。这种模号识别方式的缺点是不好调试,读模率低,误读率高,并且识别限制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调试直观、操作方便、多角度识别的线阵扫描成像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上设有光源发射器、工业相机、玻璃空瓶,所述光源发射器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LED光源,所述固定板另一侧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远离固定板一侧设有冷却风机,所述LED光源远离固定板一侧设有透镜,所述透镜远离LED光源一侧设有镜片,所述固定板与镜片之间设有保护罩,所述LED光源与透镜之间设有固定槽,所述透镜与镜片之间设有折射槽,所述工业相机与支撑箱之间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业相机底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设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与支撑箱之间通过三个调节杆连接,所述支撑箱内部设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置在光源发射器底部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部套设有齿轮,所述连接柱一侧设有电机A,所述电机A的输出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轮纹,所述支撑箱内部设有稳固调节组件,所述稳固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玻璃空瓶两侧的夹紧杆,所述夹紧杆底部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套设有导向筒A,所述导向筒A顶部设有直角杆,所述直角杆底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设有贯穿通过连接板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动端设有主连杆,所述主连杆两端均套设有导向筒B,所述导向筒B一侧与直角杆通过连接杆A连接,所述导向筒B另一侧部与滑动杆通过连接杆B连接,所述气缸底部设有电机B,所述电机B的输出端与气缸固定连接。
[0005]所述镜片设置在光源发射器的侧壁上,所述冷却风机设置在远离镜片的一侧内壁上,两个所述保护罩分别与透镜两端连接。
[0006]所述限位槽两端均设有凸起,所述限位槽底部设有供万向节和三个调节杆转动的凹槽,三个所述调节杆底部均设有摩擦块。
[0007]所述支撑箱上设有供连接柱通过的通孔,所述支撑箱上设有供夹紧杆旋转和移动的通槽。
[0008]所述夹紧杆与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杆与导向筒A和连接板均固定连接,所述
连接板与支撑箱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0009]所述滑动杆与连接杆B之间通过螺栓A连接,所述连接杆A与直角杆之间通过螺栓B连接,所述连接杆A与导向筒B之间通过螺栓C连接,所述连接杆B与导向筒B之间通过螺栓D连接。
[0010]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供气缸活动端通过的小孔。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使用高亮度光源打光,线阵扫描相机拍图,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来计算出模号。在调试时可以看着图像,更加直观,操作更加方便。在软件中设置模号识别参数,实时反馈调试效果。由于使用图像处理算法来识别模号,读模率高、误读率低,这两个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并且在使用线阵扫描相机拍图时,可以调节光源发射器、相机、玻璃空瓶的角度,可以更加精确拍摄到玻璃空瓶的图像,从而更好的进行模号识别。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的局部主视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的旋转组件俯视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的光源发射器内部俯视图;
[0017]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的局部后视图;
[0018]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的A部局部示意图。
[0019]如图所示:1、支撑箱;2、光源发射器;2.1、固定板;2.2、LED光源;2.3、散热片;2.4、冷却风机;2.5、透镜;2.6、镜片;2.7、保护罩;2.8、固定槽;2.9、折射槽;3、工业相机;4、玻璃空瓶;5、调节组件;5.1、限位槽;5.2、万向节;5.3、调节杆;6、旋转组件;6.1、连接柱;6.2、齿轮;6.3、电机A;6.4、转动杆;7、稳固调节组件;7.1、夹紧杆;7.2、滑动杆;7.3、导向筒A;7.4、直角杆;7.5、连接板;7.6、气缸;7.7、主连杆;7.8、导向筒B;7.9、连接杆A;7.10、连接杆B;7.11、电机B。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箱1,所述支撑箱1上设有光源发射器2、工业相机3、玻璃空瓶4,所述光源发射器2内部设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一侧设有LED光源2.2,所述固定板2.1另一侧设有散热片2.3,所述散热片2.3远离固定板2.1一侧设有冷却风机2.4,所述LED光源2.2远离固定板2.1一侧设有透镜2.5,所述透镜2.5远离LED光源2.2一侧设有镜片2.6,所述固定板2.1与镜片2.6之间设有保护罩2.7,所述LED光源2.2与透镜2.5之间设有固定槽2.8,所述透镜2.5与镜片2.6之间设有折射槽2.9,所述工业相机3与支撑箱1之间设有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设置在工业相机3底部的限位槽5.1,所述限位槽5.1内部设有万向节5.2,所述万向节5.2与支撑箱1之间通过三个调节杆5.3连接,所述支撑箱1内部设有旋转组件6,所述旋转组件6包括设置在光源发射器2底部的连接柱6.1,所述连接柱6.1底部套设有齿轮6.2,所述连接柱6.1一侧设有电机A6.3,所述电机A6.3的输出端设有转动杆6.4,所述转动杆6.4上设有与齿轮6.2相啮合的齿轮纹,所述支撑
箱1内部设有稳固调节组件7,所述稳固调节组件7包括设置在玻璃空瓶4两侧的夹紧杆7.1,所述夹紧杆7.1底部设有滑动杆7.2,所述滑动杆7.2一端套设有导向筒A7.3,所述导向筒A7.3顶部设有直角杆7.4,所述直角杆7.4底端设有连接板7.5,所述连接板7.5底部设有贯穿通过连接板7.5的气缸7.6,所述气缸7.6的活动端设有主连杆7.7,所述主连杆7.7两端均套设有导向筒B7.8,所述导向筒B7.8一侧与直角杆7.4通过连接杆A7.9连接,所述导向筒B7.8另一侧部与滑动杆7.2通过连接杆B7.10连接,所述气缸7.6底部设有电机B7.11,所述电机B7.11的输出端与气缸7.6固定连接。
[0022]所述镜片2.6设置在光源发射器2的侧壁上,所述冷却风机2.4设置在远离镜片2.6的一侧内壁上,两个所述保护罩2.7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阵扫描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箱(1),所述支撑箱(1)上设有光源发射器(2)、工业相机(3)、玻璃空瓶(4),所述光源发射器(2)内部设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一侧设有LED光源(2.2),所述固定板(2.1)另一侧设有散热片(2.3),所述散热片(2.3)远离固定板(2.1)一侧设有冷却风机(2.4),所述LED光源(2.2)远离固定板(2.1)一侧设有透镜(2.5),所述透镜(2.5)远离LED光源(2.2)一侧设有镜片(2.6),所述固定板(2.1)与镜片(2.6)之间设有保护罩(2.7),所述LED光源(2.2)与透镜(2.5)之间设有固定槽(2.8),所述透镜(2.5)与镜片(2.6)之间设有折射槽(2.9),所述工业相机(3)与支撑箱(1)之间设有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设置在工业相机(3)底部的限位槽(5.1),所述限位槽(5.1)内部设有万向节(5.2),所述万向节(5.2)与支撑箱(1)之间通过三个调节杆(5.3)连接,所述支撑箱(1)内部设有旋转组件(6),所述旋转组件(6)包括设置在光源发射器(2)底部的连接柱(6.1),所述连接柱(6.1)底部套设有齿轮(6.2),所述连接柱(6.1)一侧设有电机A(6.3),所述电机A(6.3)的输出端设有转动杆(6.4),所述转动杆(6.4)上设有与齿轮(6.2)相啮合的齿轮纹,所述支撑箱(1)内部设有稳固调节组件(7),所述稳固调节组件(7)包括设置在玻璃空瓶(4)两侧的夹紧杆(7.1),所述夹紧杆(7.1)底部设有滑动杆(7.2),所述滑动杆(7.2)一端套设有导向筒A(7.3),所述导向筒A(7.3)顶部设有直角杆(7.4),所述直角杆(7.4)底端设有连接板(7.5),所述连接板(7.5)底部设有贯穿通过连接板(7.5)的气缸(7.6),所述气缸(7.6)的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华黄志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力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