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天然网络骨架的增强纤维聚合物复合墙板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天然网络骨架的增强纤维聚合物复合墙板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纤维为填料的复合材料。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具有良好性能的植物纤维/塑料复合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家具制造和运输等领域,其商业化过程也有效地减轻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然而,植物纤维/塑料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塑料的极性相反,易造成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弱,从而导致材料的机械性能差。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可再生资源天然纤维的利用率。
[0003]丝瓜络纤维是一种能够从自然界中直接、并且还能够反复得到的一种多孔植物纤维材料,其不仅拥有资源丰富、来源广泛、可再生可降解、环保无毒的特点,还具有密度低、孔隙率高、比强度、比模量高和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官能团等天然结构特点。同时,丝瓜络纤维具有由纵横交错的三维网状纤维所构成的三维立体网状中空结构,该结构特征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与尺寸稳定性。
[0004]聚酰胺6(P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天然网络骨架的增强纤维聚合物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材料薄膜层和丝瓜络网络结构层;所述复合材料薄膜层设置有多层,每层分别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A6
‑
柠檬酸共混物50~60份,松果粉40~50份,分散剂2~3份,偶联剂1~3份;所述丝瓜络网络结构层嵌设在各复合材料薄膜层之间,每层分别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丝瓜络网络纤维4~8份,粘连剂1~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天然网络骨架的增强纤维聚合物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薄膜层设置有7~8层,丝瓜络网络结构层设置有1~6层;所述复合材料薄膜层与丝瓜络网络结构层之间采用层层叠设、间隔布置的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天然网络骨架的增强纤维聚合物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A6
‑
柠檬酸共混物由PA6与柠檬酸按质量比1:0.2比例混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天然网络骨架的增强纤维聚合物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钙和锆酸酯偶联剂按质量比1:1:0.5混合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天然网络骨架的增强纤维聚合物复合墙板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连剂为羧甲基纤维素和稀土成核剂WBG
‑
II按质量比3:1混合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天然网络骨架的增强纤维聚合物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60
‑
乙醇溶液,并且,KH560:无水乙醇为1:10。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具有天然网络骨架的增强纤维聚合物复合墙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松果纤维预处理:
①
先将农林废弃物松果进行粉碎,再将粉碎后的松果置于自来水中浸泡,再反复用流水冲洗;自然晾干后,对稻壳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率低于3%以下;最后,将松果粉碎,获得松果粉;
②
将松果粉放入偶联剂中浸泡处理,接着,在45~55℃温度下搅拌25~35min;(2)天然丝瓜络网络纤维预处理:
①
先将天然丝瓜裁剪成块状丝瓜络,然后选择其最里层的纤维单向排列的单层网络状结构作为后续处理对象;
②
将粘连剂加丙酮溶液中,然后在45~55℃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2.5~3.5h,后再超声25~35min,形成处理溶液;
③
将步骤
①
获取的丝瓜络网状结构浸入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汪浩,陈玉霞,刘光辉,徐润民,张清扬,周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