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供热保温供热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10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集中供热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集中供热保温供热管道结构,包括:单体管道,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和外管;内保温层,由填充于内管与外管之间间隙内的保温材料构成;辅热接入与排出连接结构,用于高密封性地衔接相邻的两个单体管道,使相邻的两个单体管道中的内管和外管分别连通,构成辅热源开路,或使相邻的两个单体管道中的内管和外管辅热源通路隔绝,构成辅热源闭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前期运行中相对温度较高的辅热源与稳定运行中相对温度较低的主热源进行热交换,以此使主热源在传输过程中始终保持在一定相对温度下,达到降低保温结构热损失的目的,满足供热管网节能运行需求。满足供热管网节能运行需求。满足供热管网节能运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中供热保温供热管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中供热
,具体为一种集中供热保温供热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集中供热是指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镇)或部分区域生产、采暖和生活所需的热量的方式。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项重要设施。集中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品位热源,改善人民生活,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有利于城市美化,有效地利用城市有效空间。所以,集中供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3]长期以来,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效率低、能耗大和供热成本高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集中供热管网热损失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管网热损失是由室外管网漏水热损失和室外管网保温热损失组成,现有的供热管道普遍为单层管道结构,不能与保温层进行有效结合,保温效果有限,热源在运送过程中通过管道和保温层散失的热量较高,导致供热管网热损失普遍较大,不能满足供热管网节能运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供热保温供热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供热保温供热管道结构包括:单体管道(1),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101)和外管(102),所述内管(101)内含提供热源的集中供热通道,所述内管(101)和外管(10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内管(101)内壁周向均布有供热方向与集中供热通道供热方向相反的进液孔(103),所述外管(102)的内壁周向均布有供热方向与集中供热通道供热方向一致的回液孔(104),所述进液孔(103)与回液孔(104)连通设置;内保温层(2),由填充于内管(101)与外管(102)之间间隙内的保温材料构成;辅热接入与排出连接结构(3),用于高密封性地衔接相邻的两个单体管道(1),使相邻的两个单体管道(1)中的内管(101)和外管(102)分别连通,构成辅热源开路,或使相邻的两个单体管道(1)中的内管(101)和外管(102)辅热源通路隔绝,构成辅热源闭路;外保温层(4),由包裹于单体管道(1)外表面的保温材料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保温供热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01)和外管(102)之间通过支撑块(10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105)将内管(101)和外管(102)之间间隙分割为等尺寸的保温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保温供热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单体管道(1)经由辅热接入与排出连接结构(3)依次连接组成长度一定的管道单元,处于管道单元首位的单体管道(1)中内管(101)和外管(102)前端之间闭合,管道单元与辅热供暖系统连接,辅热供暖系统包括与辅热接入与排出连接结构(3)进液端连接的供水管路、串联于供水管路上的换热器以及连接辅热接入与排出连接结构(3)出液端的回液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保温供热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处于末位前置位的各辅热接入与排出连接结构(3)与处于末位的辅热接入与排出连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秦生吴坚尚海军李恭斌白旭孙玉成李万军尹军波杜攀杜志君张雨丽乔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