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管道防泄漏智能防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881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集中供热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供热管道防泄漏智能防控装置,包括主井室墙供热管路、备用井室墙供热管路、温度检测装置、漏水检测装置、第一电动阀门组、第二电动阀门组、供热控制电路和远程监控平台,主井室墙供热管路作为途经第一井室墙的供热主干道使用,备用井室墙供热管路并联于主井室墙供热管路上,作为途经第二井室墙的备用供热管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主管路发生管道泄漏时切断泄漏管线,更换备用供热管路,及时续热,有效解决了长时间管路维修带来的区域热能缺失问题,灵活性高,极大降低了供热管路维修对用户造成的用水影响,能够避免热水与常温备用管道之间发生热交换,从而防止更换管线时造成热损失加剧。从而防止更换管线时造成热损失加剧。从而防止更换管线时造成热损失加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管道防泄漏智能防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中供热
,具体为一种供热管道防泄漏智能防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集中供热是指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镇)或部分区域生产、采暖和生活所需的热量的方式。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项重要设施。集中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品位热源,改善人民生活,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有利于城市美化,有效地利用城市有效空间。所以,集中供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3]在井室的建设中,供热管道必然要贯穿井室墙,由此带来井室墙与供热管道间的防水密封问题。由于热力管道在工作状态及回冷状态下因热胀冷缩释放应力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形与位移,易损坏井室墙的密封结构,地下水易由管道与孔壁之间的间隙浸入井室墙内,对井室墙内的设备造成损坏,同时由于管道发生位移与变形,易导致管道防水抹面损坏,保温层内浸水造成管道锈蚀,长时间运行后易导致该井室墙内管体泄漏,特别是多震地区,供热管道泄漏事故更为频发。现有技术缺乏对供热管路特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管道防泄漏智能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道防泄漏智能防控装置包括:主井室墙供热管路(1),作为途经第一井室墙(9)的供热主干道使用;备用井室墙供热管路(2),并联于主井室墙供热管路(1)上,作为途经第二井室墙(10)的备用供热管路使用,所述备用井室墙供热管路(2)内设有用于管体加热的电加热单元;温度检测装置(3),用于对备用井室墙供热管路(2)的管体内壁温度进行检测;漏水检测装置(4),设置有两组,两组漏水检测装置(4)分别对第一井室墙(9)和第二井室墙(10)上的供热管道密封结构内部进行漏水检测;第一电动阀门组(5),包括两个第一电动阀门,两个第一电动阀门分别设置于主井室墙供热管路(1)对应第一井室墙(9)管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上;第二电动阀门组(6),包括两个第二电动阀门,两个第二电动阀门分别设置于备用井室墙供热管路(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上;供热控制电路(7),由控制模块(701)、远程通信模块(702)、定位模块(703)和时钟模块(704)组成,所述控制模块(701)分别与电加热单元、温度检测装置(3)、漏水检测装置(4)、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远程通信模块(702)、定位模块(703)和时钟模块(704)电性连接,所述远程通信模块(702)用于本地数据远程传输,所述定位模块(703)用于对第一井室墙(9)进行定位,所述时钟模块(704)用于当检测到供热管道漏水需要进行管路更换时,成为控制模块(701)内部时钟信号,对第二电动阀门组(6)进行延迟控制,提供电加热单元加热管体所需时间;远程监控平台(8),用于对频发漏水事故的供热管道区域内的供热管路进行远程数据监控,所述远程监控平台(8)通过远程通信模块(702)与控制模块(701)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管道防泄漏智能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井室墙供热管路(2)是由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供热管体(201)、加热层(202)和外保温层(203)组成,所述电加热单元设置于加热层(202)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管道防泄漏智能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井室墙供热管路(2)上还设有排气阀(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管道防泄漏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吉国丁映明李生邓秦生白旭尚海军孙玉成李万军尹军波杜攀杜志君王恩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