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热量供需匹配的供热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442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热量供需匹配的供热站系统。包括站内控制器,在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安装有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入口安装有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在一次侧的管路上安装有一次管网流量传感器和一次管网流量调节阀,在换热器的二次侧入口安装有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出口安装有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在二次侧的管路上安装有二次管网流量传感器和二次管网流量调节阀;各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流量调节阀以及一次管网增压泵变频驱动器、二次管网循环泵变频驱动器和二次管网补水泵变频驱动器均与站内控制器连接;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操作主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通过调节供热站的热量供应与用户的热量需求之间的匹配。量需求之间的匹配。量需求之间的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热量供需匹配的供热站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采暖供热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节热量供需匹配的供热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供热站又称热力站,是热力集中、交换的地方,按供热形式分直供站和间供站,前者是电厂直接供用户,温度高,控制难,浪费热能,是最初电厂余热福利供热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热商品化,热力公司开始提高供热质量,才有间供站,当前集中供热是发展方向,以间供站为主。
[0003]集中供热系统由热源、供热管网、热用户三部分组成。集中供热热源包括热电联产的电厂、集中锅炉房、工业与其他余热、地热、核能、太阳能、热泵等,亦可是由几种热源共同组成的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热源分布要尽量集中、合理,而热源设备尽量选择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的设备。热源的位置应尽量设在热负荷中心,并根据燃料运输、热力管网和输电出线、水源、除灰、地形、地质、水文、环保、综合利用等诸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集中供热热源、热力管网和热用户设施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建设,尽早发挥集中供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4]对于集中供热系统而言,影响用户较为关键的指标为热量供需之间的匹配。热量供应是指经由换热器一次侧输入的热量,主要由一次侧介质温度、介质流速决定,热量需求是指经由挂载在换热器二次侧的用户供热网络所消耗的热量,通常通过换热器二次侧的供水与回水指标来评估。上述热量供需之间匹配的良好程度,直接决定了用户是否获取了合适的热量总量,既不会获取热量过多导致室内温度过高,也不会获取热量不足导致室内温度过低。对于当前的供热站系统而言,达到上述热量供需平衡的效果还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由于缺少合适的控制措施,导致供热站级别的热量供需无法良好地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自动调节热量供需匹配的供热站系统,通过调节供热站的热量供应与用户的热量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达到更好的热量匹配关系。
[0006]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节热量供需匹配的供热站系统包括站内控制器,在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安装有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在换热器的一次侧入口安装有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在一次侧的管路上安装有一次管网流量传感器和一次管网流量调节阀,在换热器的二次侧入口安装有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在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安装有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在二次侧的管路上安装有二次管网流量传感器和二次管网流量调节阀;各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流量调节阀以及一次管网增压泵变频驱动器、二次管网循环泵变频驱动器和二次管网补水泵变频驱动器均与站内控制器连接;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站内控制器连接;还包括操作主
机,操作主机通过工业以太网与换热站的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0007]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自动调节热量供需匹配的供热站系统,通过设置站内控制器,实现了对一次侧供水温度、一次侧回水温度、一次管网流量、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回水温度和二次管网流量的检测,通过对一次侧供水温度、一次侧回水温度和一次管网流量的计算获取换热器一次侧的热量输入情况,通过对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回水温度和二次管网流量的计算获取换热器二次侧的热量供应情况(对应着二次管网的用户热量需求),经对比评价后,按照设定规则进行一次管网流量调节阀和二次管网流量调节阀两者的开度控制以及进行一次管网增压泵、二次管网循环泵和二次管网补水泵的控制,综合实现热量输入与热量需求之间的自动匹配。
[0009]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令本供热站系统能够与集中供热管理后台进行通信,将现场检测的数据以及调节过程记录上传至集中供热管理后台,供运维人员查阅。通过设置操作主机,实现了供热站系统的远程控制,即可以根据需要由运维人员在集中供热管理后台进行一次管网流量调节阀、二次管网流量调节阀、一次管网增压泵、二次管网循环泵和二次管网补水泵的单独控制,为供热站系统的热量供需匹配提供手动控制的功能。
[0010]优选地:还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与站内控制器连接。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0013]请参见图1,本技术的自动调节热量供需匹配的供热站系统包括站内控制器。
[0014]在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安装有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在换热器的一次侧入口安装有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在一次侧的管路上安装有一次管网流量传感器和一次管网流量调节阀,在换热器的二次侧入口安装有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在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安装有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在二次侧的管路上安装有二次管网流量传感器和二次管网流量调节阀;各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流量调节阀以及一次管网增压泵变频驱动器、二次管网循环泵变频驱动器和二次管网补水泵变频驱动器均与站内控制器连接。
[0015]站内控制器基于PLC芯片搭建,包括必要的模数转换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等,接收与之连接的部件的信号并转换成数字量,计算热量输入值以及热量需求值的变化并执行设定的热量工序匹配规则,同时提供系统动作部件的控制功能,达到热量工序匹配的目的。
[0016]其中,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获取换热器一次侧出口的介质温度,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获取换热器一次侧入口的介质温度,一次管网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获取一次管网的介质流量,通过一次入口介质温度、一次出口介质温度以及介质流量,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经由换热器输入的热量。
[0017]其中,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获取换热器二次侧出口的介质温度,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获取换热器二次侧入口的介质温度,二次管网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获取二次管网的介质流量,通过二次入口介质温度、二次出口介质温度以及介质流量,计算
得到单位时间内经由二次管网向用户输出的热量,这个热量值是动态变化的,反映了二次管网用户对热量的需求。
[0018]通过匹配上述热量供应以及需求来达到调节供热站的热量供应与用户的热量需求之间匹配关系的目的。热量匹配的原理是:
[0019]当通过二次入口介质温度、二次出口介质温度以及介质流量,计算得到二次管网用户单位时间内对热量的需求增加时,判断由于室外温度降低等因素导致用户对热量的需求增加,则站内控制器首先向二次管网流量调节阀发送指令令其开度增加,同时向二次管网循环泵变频驱动器发送指令令其提高对管路内介质的泵送能力;
[0020]运转一定时间后,若计算得到二次管网用户单位时间内对热量的需求继续增加,则站内控制器向一次管网流量调节阀发送指令令其开度增加,同时向一次管网增压泵变频驱动器发送指令令其提高对管路内介质的泵送能力,即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热量输入;
[0021]反之,当通过二次入口介质温度、二次出口介质温度以及介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热量供需匹配的供热站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站内控制器,在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安装有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在换热器的一次侧入口安装有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在一次侧的管路上安装有一次管网流量传感器和一次管网流量调节阀,在换热器的二次侧入口安装有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在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安装有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在二次侧的管路上安装有二次管网流量传感器和二次管网流量调节阀;各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玉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凯森洁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