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架和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物流
,尤其涉及一种料架和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生产线(例如车辆、电子、塑料制品等)在生产半成品或成品时,需要向该生产线上提供物料。目前,所采用的简易料架上线,无法满足作业空间位置,工作人员也需要频繁弯腰来拿取物料,并对拿取的物料进行托举作业,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大,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料架和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简易料架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高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料架,所述料架包括:
[0006]进料架,所述进料架上设置有进料层及位于所述进料层下方的回料层;
[0007]第一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外框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外框架内的第一内框架以及与所述第一内框架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内框架内设置有第一运输层及位于所述第一运输层下方的第一回收层;
[0008]运输机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包括:进料架,所述进料架上设置有进料层及位于所述进料层下方的回料层;第一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外框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外框架内的第一内框架以及与所述第一内框架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内框架内设置有第一运输层及位于所述第一运输层下方的第一回收层;运输机构,与所述第一外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运输架及位于所述第一运输架下方的第二运输架;第二提升机构,包括第二外框架、安装在所述第二外框架内的第二内框架及与所述第二内框架连接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内框架内设置有第二运输层,所述第二内框架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带动下使所述第二运输层相对于第二外框架沿竖直向上方向移动,以与所述第一运输架对接;取料架,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二运输层与所述第一运输架对接以将所述第一运输架上物料转移至所述第二运输层上后,在第二驱动件的带动下继续相对于第二外框架沿竖直向上方向移动,以与所述入料口对接;支撑架,与所述取料架对接,以接收所要回收的物料;回收架,所述回收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外框架活动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运输架对接,所述回收架的第二端通过牵引件与第二内框架的底部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靖,徐学友,蒋荣辉,王博,潘安定,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