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月媛专利>正文

一种感应式加热保温餐桌及配套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88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式加热保温餐桌及配套餐具,包括一餐桌本体、若干与餐桌配套的餐具和一分置的上位机,所述餐桌本体内固定设有主控器、无线输电模块、能量发射线圈、控制屏和外接电源线;所述餐具底座内固定设有初控器、能量接收线圈、加热装置和传感器;所述上位机为附有基本算法的芯片和有基本控制功能的手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热保温餐桌及配套餐具,由于采用上述的设置,因此,餐桌本体与餐具之间是通过无线输电模块、能量发射线圈和能量接收线圈进行传输电能,并通过餐具底座内的加热装置对餐具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保温,及通过控制屏或上位机对加热保温进行调控,使得对食物的加热保温过程非常安全可靠,大幅降低了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隐患出现的几率。隐患出现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式加热保温餐桌及配套餐具


[0001]本技术涉及餐具保温控制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感应式加热保温餐桌及配套餐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天气寒冷的冬天,餐桌上的饭菜容易受冷,在不少场合,人们喜欢在餐 桌上交流,人们的食用时间也将增加,而餐桌上的饭菜温度急剧下降,冷却的 饭菜不仅影响人们的食欲,而且食用后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适。此外,除食物营养成分直接影响饮食健康外,食物温度和进食速度也是影响饮食健康的主要关键问题。为了使得餐桌上的饭菜温度恒定,人们对餐桌进行改进,中国专利ZL201320126128.3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餐桌,它包括桌面、支架、底座、电源插头、LED数码管、开关按钮、保温箱盖、保温箱体、温度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和加热电阻,本餐桌通过保温箱和加热电阻,实现对餐桌的保温,从而使得餐桌上的饭菜温度保持恒定,但是这种保温餐桌由于大面积的桌面发热,容易使得餐桌周边的人们不适,且保温箱和加热电阻增大了餐桌的体积,因此存在着大面积的桌面发热带来安全隐患,安全温度下加热效果不佳,恒温加热时桌面容易出现裂痕或餐具破裂,非热区的设置带来面积浪费等问题。此外,现有的保温餐具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传统的真空结构进行保温,如可随身携带的保温杯和保温壶等,该类结构的优点是携带方便,缺点是仅利用真空结构进行保温,其保温效果较差,保温时间也较短。另一类则是通过电加热的方式进行保温。该种方法的优点是保温效果好,在通电状态状况下可持续保温。缺点是需要通过有线的电连接,不利于携带和移动,并且外部电源接口在餐具清洗的过程中容易进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综上所述,现有的保温餐桌及保温餐具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式加热保温餐桌及配套餐具,以有效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式加热保温餐桌及配套餐具,包括一餐桌本体、若干与餐桌配套的餐具和一分置的上位机,所述餐桌本体包括桌面板、支撑柱和下围板,在餐桌本体内固定设有主控器、无线输电模块、能量发射线圈、控制屏和外接电源线,所述外接电源线通过导线与主控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输电模块和控制屏电性连接,所述无线输电模块通过导线与能量发射线圈电性连接,其能量发射线圈设置于桌面板内靠近桌面板的上端面处,其控制屏嵌装于桌面板的上端面,其主控器、无线输电模块和外接电源线位于桌面板的下方及下围板内;所述餐具包括餐具主体和餐具底座,在餐具底座内固定设有初控器、能量接收线圈、加热装置和传感器,所述能量接收线圈通过导线与初控器电性连接,所述初控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加热装置和传
感器电性连接,其能量接收线圈设置于餐具底座内靠近下端面处,其加热装置和传感器位于餐具主体的内壁底部;所述上位机为附有基本算法的芯片和有基本控制功能的手机。
[0006]优选的,所述主控器包括主控控制器和主控数据处理器。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屏为触摸式控制屏。
[0008]优选的,所述餐桌本体上还设有SCIO红外探头,SCIO红外探头通过导线与主控器电性连接,SCIO红外探头位于桌面板的上端面。
[0009]优选的,所述餐具还具备四位数码管,以轮换显示实时温度与实时重量。
[0010]优选的,所述初控器包括初级控制器和初级数据处理器。
[0011]进一步,所述餐具底座内还固定设有微型蓄电池,初控器通过导线与微型蓄电池电性连接,以便在餐桌本体与餐具分离时对初控器进行供电。
[0012]进一步,所述餐具底座上还设有显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灯,其指示灯为LED灯,并位于餐具底座的外壁上。
[0013]进一步,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以便感知餐具内食物的温度及食物减少的速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加热保温餐桌及配套餐具,由于在餐桌本体上主控器、无线输电模块、能量发射线圈、控制屏和外接电源线的设置,在餐具底座内初控器、能量接收线圈、加热装置和传感器的设置,在上位机上附有基本算法的芯片和有基本控制功能,因此,餐桌本体与餐具之间是通过无线输电模块、能量发射线圈和能量接收线圈进行传输电能,并通过餐具底座内的加热装置对餐具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保温,及通过控制屏或上位机对加热保温进行调控,使得对食物的加热保温过程非常安全可靠,大幅降低了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同时也杜绝安全温度下加热效果不佳,恒温加热时桌面容易出现裂痕或餐具破裂,非热区的设置带来面积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在进餐过程中可使得餐具里的食物维持较高温度。本技术的加热保温餐桌及配套餐具,不仅具有对食物加热保温安全可靠的优点,而且还有耗能低和效率高的特点。此外,由于SCIO红外探头的设置,因此可通过红外微分子检测技术对餐具内的食物进行食物营养成分检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餐桌本体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餐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线路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00、餐桌本体;110、桌面板;120、支撑柱;130、下围板;200、餐具;210、餐具主体;220、餐具底座;230、初控器;231、初级控制器;232、初级数据处理器;233、指示灯;240、能量接收线圈;250、加热装置;260、传感器;270、微型蓄电池;300、上位机;400、主控器;410、主控控制器;420、主控数据处理器;500、无线输电模块;510、能量发射线圈;600、控制屏;700、SCIO红外探头;800、外接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的加热保温餐桌及配套餐具,包括一餐桌本体100、若干与餐桌配套的餐具200和一分置的上位机300,所述餐桌本体100包括桌面板110、支撑柱120和下围板130,在餐桌本体100内固定设有主控器400、无线输电模块500、能量发射线圈510、控制屏600和外接电源线800,所述外接电源线800通过导线与主控器400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器400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输电模块500和控制屏600电性连接,所述无线输电模块500通过导线与能量发射线圈510电性连接,其能量发射线圈510设置于桌面板110内靠近桌面板110的上端面处,其控制屏600嵌装于桌面板110的上端面,其主控器400、无线输电模块500和外接电源线800位于桌面板110的下方及下围板130内;所述餐具200包括餐具主体210和餐具底座220,在餐具底座220内固定设有初控器230、能量接收线圈240、加热装置250和传感器260,所述能量接收线圈240通过导线与初控器230电性连接,所述初控器230通过导线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式加热保温餐桌及配套餐具,包括一餐桌本体、若干与餐桌配套的餐具和一分置的上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餐桌本体包括桌面板、支撑柱和下围板,在餐桌本体内固定设有主控器、无线输电模块、能量发射线圈、控制屏和外接电源线,所述外接电源线通过导线与主控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输电模块和控制屏电性连接,所述无线输电模块通过导线与能量发射线圈电性连接,其能量发射线圈设置于桌面板内靠近桌面板的上端面处,其控制屏嵌装于桌面板的上端面,其主控器、无线输电模块和外接电源线位于桌面板的下方及下围板内;所述餐具包括餐具主体和餐具底座,在餐具底座内固定设有初控器、能量接收线圈、加热装置和传感器,所述能量接收线圈通过导线与初控器电性连接,所述初控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加热装置和传感器电性连接,其能量接收线圈设置于餐具底座内靠近下端面处,其加热装置和传感器位于餐具主体的内壁底部;所述上位机为附有基本算法的芯片和有基本控制功能的手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式加热保温餐桌及配套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包括主控控制器和主控数据处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月媛杨广宇张晴
申请(专利权)人:龚月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