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78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孕产妇可以使用该凳子模拟坐姿分娩的姿势,并通过可向两侧循环摆动的扩伸板带动孕产妇做双腿扩伸训练,有利于锻炼盆腔肌肉的韧性和耐受性,减轻分娩时的痛苦,同时凳子设有把手,且双腿固定在扩伸板上,孕产妇不容易从凳子上摔倒。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承托臀部和大腿根部的凳面、用于支撑凳面的支撑柱和用于双腿做扩伸运动的扩伸装置,扩伸装置包括有两个分别用于带动双腿运动的扩伸板和用于控制两个扩伸板循环摆动的控制机构,两个扩伸板的一端分别与凳面的两端旋转连接,扩伸板的下表面设有用于支撑扩伸板的支杆,支杆未与扩伸板连接的一端设有便于扩伸板转动的滚动件。动件。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


[0001]本技术涉及产科医疗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

技术介绍

[0002]长年以来,采用仰卧位分娩是人们采用最多也是了解最多的分娩姿势,但是,近些年,医生和研究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寻找更适合孕产妇的分娩姿势,旨在减轻孕产妇的分娩痛苦,提高分娩的顺利程度。
[0003]其中,坐式分娩是一种较利于顺产的分娩姿势,其优点一是产程短,可提高子宫收缩能力,由于胎儿体重压迫子宫颈,引起神经反射,加速胎头下降,促使宫颈扩张,据统计,坐式分娩比卧式分娩第二产程可缩短10~15分钟;二是产妇疼痛减轻,产妇感觉较好;三是新生儿窒息减少,坐式使产妇呼吸功能加强,同时也改善了胎盘血的回流,增加对胎儿的供氧量,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大大降低;四是难产发生得少,坐式使胎儿易于通过产道。
[0004]坐式分娩时需要产妇将双腿向两侧张开至一定的程度,而未经锻炼的孕产妇由于骨盆处肌肉较紧、柔韧性差,且臀部关节不够灵活导致双腿难以打开至足够程度,骨盆打开程度较小,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疼痛感,增加产程,不利于顺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孕产妇可以使用该凳子模拟坐姿分娩的姿势,并通过可向两侧循环摆动的扩伸板带动孕产妇做双腿扩伸训练,有利于锻炼盆腔肌肉的韧性和耐受性,减轻分娩时的痛苦,同时凳子设有把手,且双腿固定在扩伸板上,孕产妇不容易从凳子上摔倒。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包括用于承托臀部和大腿根部的凳面、用于支撑凳面的支撑柱和用于双腿做扩伸运动的扩伸装置,所述扩伸装置包括有两个分别用于带动双腿运动的扩伸板和用于控制两个扩伸板循环摆动的控制机构,所述凳面呈“U”形,所述两个扩伸板的一端分别与凳面的两端旋转连接,扩伸板的下表面设有用于支撑扩伸板的支杆,所述支杆未与扩伸板连接的一端设有便于扩伸板转动的滚动件。
[0008]优选的,扩伸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双腿的置腿槽,所述置腿槽的开设形状与腿部的轮廓线一致,置腿槽的表面设有缓冲结构。
[0009]优选的,扩伸板与凳面之间设有防夹气囊。
[0010]优选的,扩伸板设有用于防止腿部从扩伸板上脱落的紧固结构。
[0011]优选的,紧固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紧固带,所述紧固带的一端与扩伸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紧固带的另一端与扩伸板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连接。
[0012]优选的,控制机构包括动力结构和控制结构,所述动力结构可驱动两个扩伸板同时且以相反的方向运动,所述控制结构可调节动力结构的启闭以及扩伸板的运动速度和幅度。
[0013]优选的,动力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扩伸板上支杆的杆身旋转连接。
[0014]优选的,控制结构为独立于驱动机构设置的手持控制器,所述手持控制器与动力结构无线连接,所述底座、支撑柱或凳面上设有用于收纳手持控制器的收纳结构。
[0015]优选的,滚动件采用万向滚珠。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一、采用本技术的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通过两个可向外循环摆动扩伸板带动孕产妇双腿做向两侧的扩伸运动,可以对盆腔处肌肉进行锻炼,有利于提高盆腔肌肉的韧性和耐受性,提高盆腔肌肉力量,增大臀部关节的打开程度,扩大骨盆,有利于顺产,减轻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
[0018]二、通过控制机构驱动扩伸板运动,可以使孕产妇在无需他人的帮助下自己进行训练,节省了人力,孕产妇只需配合本产前训练凳进行训练,无需完全自身发力或做相关动作,使得锻炼过程更加轻松安全;同时可调节扩伸板的运动速度和幅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孕产妇,或孕产妇的孕期长短对扩伸板的运动速度和幅度进行调整,有利于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0019]三、置腿槽配合缓冲结构可以提高孕产妇腿部舒适度,避免较硬的面长时间压迫孕产妇皮肤而造成压力性损伤。
[0020]四、在扩伸板的运动过程中,如果孕产妇的大腿肉或屁股卡入扩伸板和凳面之间时,防夹气囊可防止孕产妇受到夹伤。
[0021]五、紧固结构在孕产妇双腿不用力随扩伸板运动时,双腿也不会从扩伸板上脱落,节省孕产妇的体力,同时可防止孕产妇从凳子上摔倒。
[0022]六、孕产妇可以通过手持控制器随时调节扩伸杆的运动速度和运动幅度,使运动强度始终控制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还可以随时控制驱动机构的启闭,有利于减轻训练产生疲劳感、不适感,还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紧张感,优选方案中,手持控制器与驱动机构无线连接,所述底座、支撑柱或凳面上设有用于收纳手持控制器的收纳结构,无线连接的方式使得手持控制器摆脱线大的限制,使得孕产妇使用更加灵活自由,防止发生缠线情况。
[0023]七、采用万向滚珠与使用普通滚轮相比,能够更加好的配合扩伸板往不同反向摆动,如果使用普通滚轮则容易由于旋转轴与旋转方向不垂直而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正面视角)。
[0027]图4为本实施例中扩伸板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5为本实施例中手持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凳面;10、防夹气囊;2、扩伸板;20、支杆;21、滚动件;22、置腿槽;23、缓冲结构;24、紧固带;25、魔术贴;3、电动推杆;4、手持控制器;40、启闭按钮;41、增加按钮;42、减小按钮;5、支撑柱;50、收纳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包括用于承托臀部和大腿根部的凳面1、用于支撑凳面1的支撑柱5和用于双腿做扩伸运动的扩伸装置,扩伸装置包括有两个分别用于带动双腿运动的扩伸板2和用于控制两个扩伸板2循环摆动的控制机构,凳面1呈“U”形,扩伸板2呈接近大腿外形的椭圆形,两个扩伸板2的一端分别与凳面1的两端旋转连接,扩伸板2的下表面设有用于支撑扩伸板2的支杆20,支杆20未与扩伸板2连接的一端设有便于扩伸板2转动的滚动件21,滚动件21采用万向滚珠,万向滚珠可配合扩伸板2往不同反向摆动。
[0032]如图1至4所示,扩伸板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双腿的置腿槽22,置腿槽22的开设形状与腿部的轮廓线一致,置腿槽22的表面设有缓冲结构23,缓冲结构23实施为软垫,可增加孕产妇的舒适度。
[0033]扩伸板2与凳面1之间设有防夹气囊10,防夹气囊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防夹气囊10与凳面1固定连接,且分别位于扩伸板2与凳面1连接处的两侧,孕产妇卡在扩伸板2与凳面1之间的缝隙中也不会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托臀部和大腿根部的凳面(1)、用于支撑凳面(1)的支撑柱(5)和用于双腿做扩伸运动的扩伸装置,所述扩伸装置包括有两个分别用于带动双腿运动的扩伸板(2)和用于控制两个扩伸板(2)循环摆动的控制机构,所述凳面(1)呈“U”形,所述两个扩伸板(2)的一端分别与凳面(1)的两端旋转连接,扩伸板(2)的下表面设有用于支撑扩伸板(2)的支杆(20),所述支杆(20)未与扩伸板(2)连接的一端设有便于扩伸板(2)转动的滚动件(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伸板(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双腿的置腿槽(22),所述置腿槽(22)的开设形状与腿部的轮廓线一致,置腿槽(22)的表面设有缓冲结构(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伸板(2)与凳面(1)之间设有防夹气囊(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盆处肌肉锻炼的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伸板(2)设有用于防止腿部从扩伸板(2)上脱落的紧固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霞周临陈露芳徐金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