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966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6
一种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通过在以网络承载的传输电路基础上提取影响电路质量的相关指标,所述相关指标包括电路业务类指标、电路资源类指标和电路故障告警类指标,利用预先制定的电路类型映射规则、告警标题规则及电路可用规则把高斯分布的故障对象采用聚类算法进行分析得到电路可用率,能够主动挖掘电路质差数据,衍生电路不可用告警,实现电路质量的主动监测及故障定位以反向推动整治效率或有效支撑运营管理或评估考核。率或有效支撑运营管理或评估考核。率或有效支撑运营管理或评估考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传输和通信故障分析技术,特别是一种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通过在以网络承载的传输电路基础上提取影响电路质量的相关指标,所述相关指标包括电路业务类指标、电路资源类指标和电路故障告警类指标,利用预先制定的电路类型映射规则、告警标题规则及电路可用规则把高斯分布的故障对象采用聚类算法进行分析得到电路可用率,能够主动挖掘电路质差数据,衍生电路不可用告警,实现电路质量的主动监测及故障定位以反向推动整治效率或有效支撑运营管理或评估考核。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传输电路质量问题是指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需要运维人员及时发现或及时处理的问题。传统方式下,对于网络承载的电路,都是通过客户投诉发现故障,尤其是在政企专线业务运维管理中,无相应的支撑手段提前发现及提前预警,还处在被动运维的模式下,不利于当前激烈的竟争局势。当前模式下,多网共存,跨网络段落层级多,电路运维支撑往往都是通过有经验的运维人员凭借对业务的理解、对故障处理的丰富经验进行人工判断,无疑增加运维门槛,缺乏对电路端到端的质量分析,无法第一时间获取电路质量情况,进而无法各个区域,各个网络段落进行精准定位,抓不到优化核心。本专利技术人正致力于电路可用率质量分析,在工作中,通过电路可用率质量分析手段,主动从大量电路中抓取电路,尤其是集客、CMNET(China Mobile Network,中国移动互联网)、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承载网、核心网、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MDCN(Mobile Digital Commons Network,移动数据通信网)、计费等重要电路,结合传输告警数据,及时主动发现电路故障隐患,并通过设置的规则和阀值,主动进行预警及闭环管控,主动通知到具体维护人员,实现隐患主动冒泡,主动找人,先于客户投诉发现隐患,通过提前介入处理,主动慰问安抚等手段,不但改变现在被动运维局面,同时提升客户感知,规避更深层次的问题发生。基于该研究成果,可以在客户投诉之前主动发现电路可用率低下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预防,实现主动运维,故障一键定位的高效支撑体系。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通过在以网络承载的传输电路基础上提取影响电路质量的相关指标,所述相关指标包括电路业务类指标、电路资源类指标和电路故障告警类指标,利用预先制定的电路类型映射规则、告警标题规则及电路可用规则把高斯分布的故障对象采用聚类算法进行分析得到电路可用率,能够主动挖掘电路质差数据,衍生电路不可用告警,实现电路质量的主动监测及故障定位以反向推动整治效率或有效支撑运营管理或评估考核。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5]一种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以网络承载的传输电路基
础上提取影响电路质量的相关指标,所述相关指标包括电路业务类指标、电路资源类指标和电路故障告警类指标,利用预先制定的电路类型映射规则、告警标题规则及电路可用规则把高斯分布的故障对象采用聚类算法进行分析得到电路可用率,通过挖掘电路质差数据和/或衍生电路不可用告警,从而实现电路质量的主动监测及故障定位以反向推动整治效率或有效支撑运营管理或评估考核。
[0006]所述电路可用规则包括以电路级别、电路类型和速率维度的组合式规则设置不同阀值,根据电路可用率情况判断,实现电路可用状态的判断分析。
[0007]所述告警标题规则包括通过对现网历史告警的分析,当电路源、宿端发生的告警在告警集里面则认为该电路不可用并归入到不可用告警集;根据告警的产生时间及消除事件,计算电路的故障时长;在设备厂家及系统种类较多时,不可用告警集中的不可用告警标题包括网络制式、厂家和告警名称字段。
[0008]所述电路类型映射规则包括根据电路调度工单中的电路类型,按照承载的不同业务类型划分,涉及基站、集客、CMNET、IP承载网、核心网、IDC、MDCN、计费、其它等类型,用于实现以业务为视角的质量评估。
[0009]电路可用率=(电路可用时长/周期时间总时长)*100%,电路可用时长=周期时间总时长

电路不可用时长,所述电路不可用时长中不包括割接时间内的不可用时长,所述电路可用率支持按日、周、月或者自定义时间段进行汇总,同时支持按照归属区域、电路名称、业务类型等多维度进行汇总。
[0010]所述电路可用率为单条业务电路可用率或全网业务电路可用率,单条业务电路可用率=(1

单条电路每天中断历时秒数/(24*60*60))*100%,全网业务电路可用率=(1

所有电路每天中断总历时秒数/(24*60*60*地市业务条数))*100%。
[0011]包括单条电路质量或全网电路质量的分析结果呈现,对于单条电路质量分析结果呈现地市、电路名称、业务类型、电路级别、电路速率、源端网元、源端端口、宿端网元、宿端端口、故障时长、电路可用率、电路可用状态;对于全网电路质量分析结果呈现地市、电路数量、业务类型、电路级别、故障时长、电路可用率。
[0012]所述传输电路承载的传输网络为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分组传送网PTN和/或光传送网OTN。
[0013]所述相关指标形成衡量电路质量指标基准库。
[0014]所述电路故障告警类指标采用标准化处理并与电路资源类指标关联适配,所述标准化处理中包括记录地市、厂家、传输设备厂家网管系统EMS名称、设备类型、告警流水号、告警级别、告警标题、告警对象、网元名称、板卡名称、端口名称、告警发生时间、告警清除时间。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以网络承载的电路为基础,提取业务、资源、告警等影响电路质量的相关指标,通过统一收敛标准化处理,制定电路类型映射规则、告警标题规则及电路可用规则控制,形成衡量电路质量指标基准库,把高斯分布的故障对象采用聚类算法进行分析,主动挖掘电路质差数据,衍生电路不可用告警,实现电路质量的主动监测及故障定位,反向推动整治效率,有效支撑运营管理,评估考核。总之,本专利技术由传统人工转换IT化手段,通过对电路质量可用状态的分析,在故障定位,排障指导等方面节省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为网络优化提供决策辅助,提升劣化整
治效率,基于区域聚类分析方法,宏观掌握故障区域,故障设备,对长期存在电路可用率低下的情况,挖掘需要优化、调整的电路及其链路。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实施本专利技术一种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中包括步骤110,从OMC北向告警接口获得告警数据(包括111

注释:过滤告警标题,只获取相应的告警);步骤120,根据告警数据中的告警位置信息关联进入分流程a或分流程b或分流程c;分流程a经过步骤a3

步骤a7进入步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以网络承载的传输电路基础上提取影响电路质量的相关指标,所述相关指标包括电路业务类指标、电路资源类指标和电路故障告警类指标,利用预先制定的电路类型映射规则、告警标题规则及电路可用规则把高斯分布的故障对象采用聚类算法进行分析得到电路可用率,通过挖掘电路质差数据和/或衍生电路不可用告警,从而实现电路质量的主动监测及故障定位以反向推动整治效率或有效支撑运营管理或评估考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可用规则包括以电路级别、电路类型和速率维度的组合式规则设置不同阀值,根据电路可用率情况判断,实现电路可用状态的判断分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标题规则包括通过对现网历史告警的分析,当电路源、宿端发生的告警在告警集里面则认为该电路不可用并归入到不可用告警集;根据告警的产生时间及消除事件,计算电路的故障时长;在设备厂家及系统种类较多时,不可用告警集中的不可用告警标题包括网络制式、厂家和告警名称字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类型映射规则包括根据电路调度工单中的电路类型,按照承载的不同业务类型划分,涉及基站、集客、CMNET、IP承载网、核心网、IDC、MDCN、计费、其它等类型,用于实现以业务为视角的质量评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电路质量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路可用率=(电路可用时长/周期时间总时长)*100%,电路可用时长=周期时间总时长

电路不可用时长,所述电路不可用时长中不包括割接时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太国付体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