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956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次通过进氨过程、升压过程、压差注氨过程,先通过进氨阀门及所在管线将液氨送入注氨罐,再通过升压阀门及所在管线将气体送入注氨罐,使注氨罐升压,最后通过注氨阀门及所在管线将液氨从注氨罐注入需要注氨工艺管线,整个过程利用基本合成氨装置的自身管线完成,对注氨扬程没有要求,不含动设备、投资较小、后期基本不需维护。本不需维护。本不需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合成氨装置开工时,需要对催化剂进行升温还原,升温还原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分。合成氨系统中的氨冷器操作温度一般低于0℃,升温还原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会在氨冷器中凝结成冰,危及系统安全。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升温还原阶段,需要在氨冷器前注入液氨,降低水的凝固点,使其不在氨冷器中凝结。通常合成氨装置会设有注氨泵,但因其扬程很高,通常高达1400m,不仅投资较大,而且后期维护检修困难,存在安全隐患。
[0004]因此,对于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不含动设备、投资较小、后期基本不需维护的一种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A、在合成氨装置催化剂升温还原阶段前,打开进氨阀门,将液氨注入注氨罐,通过液位计控制注氨罐内的液氨量;注氨罐内液氨量达到所需量后,关闭进氨阀门;注氨罐的容积至少满足一次注氨量;
[0009]B、通过合成氨系统为注氨罐提升压力;
[0010]关闭进氨阀门后,在合成氨系统压力高于注氨罐压力时,打开升压阀门,合成氨系统的气体进入注氨罐,使注氨罐压力升高;
[0011]C、通过位差或压差将注氨罐内的液氨注入合成氨系统;
[0012]在合成氨系统管线的压力高于需要注氨工艺管线的压力状态下,利用此压差使注氨罐中的液氨流入需要注氨工艺管线;在该压差不能满足要求时,将注氨罐的位置抬高,利用位差,使液氨流入需要注氨工艺管线;
[0013]当需要注氨时,打开注氨阀门,使液氨流入需要注氨工艺管线,并通过注氨阀门控制注入流量。
[0014]优选地,步骤C中的合成氨系统管线为合成气压缩机出口管线,所述需要注氨工艺管线管线为氨冷器入口管线。
[0015]优选地,所述注氨罐的顶部连接有放空阀门,注氨罐的进氨过程中,打开放空阀门,将注氨罐内的气体排入火炬。
[0016]优选地,所述进氨阀门的上游管线上设置有切断阀组,在步骤B中,关闭进氨阀门后、升压之前,将切断阀组关闭,以避免合成气串入低压系统、危及安全。
[0017]优选地,所述切断阀组包含两个切断阀和位于两切断阀之间的一个8字盲板。
[0018]优选地,所述进氨阀门与切断阀组之间设置有止回阀,以防合成气串入低压系统、引起事故。
[0019]优选地,所述进氨阀门与止回阀之间设置有限流孔板,当止回阀与切断阀组失效时,限流孔板用以减少合成气出入低压系统的流量。
[0020]优选地,所述升压阀门的上游管线上设置有一个切断阀组,所述注氨阀门的上游管线上设置有一个切断阀组,每个切断阀组包含两个切断阀和一个8字盲板,用以在注氨过程完成后,将注氨系统与合成氨系统隔离。
[0021]优选地,所述注氨罐设置有安全阀,用以防止超压。
[0022]优选地,所述升压阀门的下游管线上设置有止回阀,用以防止液氨倒流。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依次通过进氨过程、升压过程、压差注氨过程,先通过进氨阀门及所在管线将液氨送入注氨罐,再通过升压阀门及所在管线将气体送入注氨罐,使注氨罐升压,最后通过注氨阀门及所在管线将液氨从注氨罐注入需要注氨工艺管线,整个过程利用基本合成氨装置的自身管线完成,对注氨扬程没有要求,不含动设备、投资较小、后期基本不需维护。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本实施例的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通过图1的注氨系统完成,该系统主要设置了注氨罐,并配合现有合成氨装置完成,具体结构与流程保持一致。
[0027]本实施例的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A、在合成氨装置催化剂升温还原阶段前,打开进氨阀门2,将液氨注入注氨罐1,通过液位计5控制注氨罐内的液氨量,液氨量需根据催化剂类型及装填量确定,本实施例注入液氨量为25t;注氨罐内液氨量达到所需量后,关闭进氨阀门2;注氨罐1的容积至少满足一次注氨量;
[0029]B、通过合成氨系统为注氨罐1提升压力;
[0030]关闭进氨阀门2后,在合成氨系统压力(1.6~1.8MPAG)高于注氨罐压力(1.4MPAG)时,打开升压阀门3,合成氨系统的气体进入注氨罐1,使注氨罐1压力升高,具体为在合成氨催化剂升温还原的第一阶段从1.4MPAG升高至9MPAG,第二阶段从9MPAG升高至12MPAG;
[0031]C、通过位差或压差将注氨罐1内的液氨注入合成氨系统;
[0032]在合成氨系统管线的压力(9.2~12.2MPAG)高于需要注氨工艺管线的压力(9~12MPAG)状态下,利用此压差使注氨罐1中的液氨流入需要注氨工艺管线;
[0033]当需要注氨时,打开注氨阀门4,使液氨流入需要注氨工艺管线,并通过注氨阀门4控制注入流量(50~100Kg/h)。
[0034]上述步骤C中的合成氨系统管线为合成气压缩机出口管线,需要注氨工艺管线管线为氨冷器入口管线。
[0035]注氨罐1的顶部连接有放空阀门,注氨罐1的进氨过程中,打开放空阀门8,将注氨
罐1内的气体排入火炬。
[0036]进氨阀门2的上游管线上设置有切断阀组14,在步骤B中,关闭进氨阀门2后、升压之前,将切断阀组14关闭,以避免合成气串入低压系统、危及安全。
[0037]切断阀组14包含两个切断阀和位于两切断阀之间的一个8字盲板。
[0038]进氨阀门2与切断阀组14之间设置有止回阀13,以防合成气串入低压系统、引起事故。
[0039]进氨阀门2与止回阀13之间设置有限流孔板12,当止回阀13与切断阀组14失效时,限流孔板用以减少合成气出入低压系统的流量。
[0040]升压阀门3的上游管线上设置有一个切断阀组,所述注氨阀门4的上游管线上设置有一个切断阀组,每个切断阀组包含两个切断阀和一个8字盲板,用以在注氨过程完成后,将注氨系统与合成氨系统隔离。
[0041]注氨罐1设置有安全阀7,用以防止超压。
[0042]升压阀门3的下游管线上设置有止回阀9,用以防止液氨倒流。
[0043]本实施例依次通过进氨过程、升压过程、压差注氨过程,先通过进氨阀门及所在管线将液氨送入注氨罐,再通过升压阀门及所在管线将气体送入注氨罐,使注氨罐升压,最后通过注氨阀门及所在管线将液氨从注氨罐注入需要注氨工艺管线,整个过程利用基本合成氨装置的自身管线完成,对注氨扬程没有要求,不含动设备、投资较小、后期基本不需维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合成氨装置催化剂升温还原阶段前,打开进氨阀门(2),将液氨注入注氨罐(1),通过液位计(5)控制注氨罐内的液氨量;注氨罐内液氨量达到所需量后,关闭进氨阀门(2);注氨罐(1)的容积至少满足一次注氨量;B、通过合成氨系统为注氨罐(1)提升压力;关闭进氨阀门(2)后,在合成氨系统压力高于注氨罐压力时,打开升压阀门(3),合成氨系统的气体进入注氨罐(1),使注氨罐(1)压力升高;C、通过位差或压差将注氨罐(1)内的液氨注入合成氨系统;在合成氨系统管线的压力高于需要注氨工艺管线的压力状态下,利用此压差使注氨罐(1)中的液氨流入需要注氨工艺管线;在该压差不能满足要求时,将注氨罐(1)的位置抬高,利用位差,使液氨流入需要注氨工艺管线;当需要注氨时,打开注氨阀门(4),使液氨流入需要注氨工艺管线,并通过注氨阀门(4)控制注入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合成氨系统管线为合成气压缩机出口管线,所述需要注氨工艺管线管线为氨冷器入口管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氨罐(1)的顶部连接有放空阀门,注氨罐(1)的进氨过程中,打开放空阀门(8),将注氨罐(1)内的气体排入火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氨装置的注氨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董艳花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