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渋谷弘树专利>正文

静电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929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1
静电去除装置(10)具有:第1导电体(11),其与静电去除对象物(1)的至少一部分电连接;以及电介质壳(15),其在与第1导电体之间形成第1空间(13),该第1空间(13)密封有降低放电开始电压的条件下的气体(12)。电介质壳暴露于外部空间(9),例如可以是圆顶状、球状、椭圆球状或半椭圆球状,电介质壳也可以是透光性的。电介质壳也可以是透光性的。电介质壳也可以是透光性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静电去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飞机在机翼上设置多个放电刷,利用自放电来减少静电。特别是,根据帕邢曲线,由于比地面容易发生放电,因此对于在气压较低的高空的飞机是有效的。另一方面,直升机的旋翼高速地旋转,而且人会接近机体,因此难以设置具有尖锐突起的放电刷。另外,人造卫星、太空探测器以金属覆盖表面,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建议在电介质上施加导电性涂层,使整个表面等电位。如果整个表面是等电位,则不会发生沿面放电,但依然无法防止位于表面与内部电路间的电介质的绝缘破坏。
[0003]在日本特开2005

267962号公报(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在以往的表面放电抑制技术中,为了避免带电而使用了导电性材料、导电性涂层,但利用于卫星的较多的导电性材料不仅高价,而且容易发生涂层材料的剥离、离解,因此具有处理性较差,且仅容易适用于表面均匀且平坦的构造的部位的缺点,与此相对,通过在电介质周围设置放电电极,用低成本简便地抑制表面放电的影响。即,在文献1中公开的放电装置具备:导电性的板;电介质,其覆盖板的一个面;以及放电电极,其一端与板电连接,另一端向电介质的不与板接触的面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期望去除难以接地的物体、主要是航空航天设备,特别是宇宙空间的人造卫星、太空探测器(航天器)的静电,防止由静电导致的故障的发生。即,由于航空航天设备无法接地,因此机体容易携带静电,通信等的电气设备遭受故障。特别是人造卫星、太空探测器的周围为真空,因此难以通过自放电(电晕放电)而减少静电。当在机体表面和内部电路产生较大的电位差时,在位于它们之间的电介质发生绝缘破坏而损伤。由此,意外地停止运行的人造卫星的例子较多。另外,在机体表面的导电部分散的情况下,当在各个导电部间产生电位差时,在位于交界的电介质发生沿面放电,机体逐渐损伤。另外,当机体表面的电介质带电时,由于在与周围之间发生的放电而使电介质自身绝缘破坏。当这些现象在太阳能电池板发生时,运行期间受到限制。
[0005]在上述的文献1的例子中,在轨道上,伴随着宇宙粒子的流入流出,整个航天器甚至具有数kV的电位,但电介质相对于航天器的电位浮游,因此具有与整个航天器的电位独立的电位。当航天器电位与电介质电位的电位差到达400V以上时,想要利用电介质与纤维状放电电极之间发生放电的情况来消除航天器电位与电介质电位的电位差。然而,对于文献1的放电装置,考虑到在表面发生沿面放电,并利用喷出的等离子吸收、缓和电荷,由于表面等离子化而被破坏,因此可能无法期望长期的工作。另外,在轨道高度是数百km以上,例如从低轨道(LEO,高度为2000km以下)到中轨道(MEO,高度从2000km到地球同步轨道(35786km))以及更高的轨道高度处,周围的气压大幅地下降。因此,放电开始电压成为数千
kV或更高,实质上不开始放电,万一发生放电时,成为担心由该放电电压引起的破坏的状况。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电去除装置,该静电去除装置具有:第1导电体,其与静电去除对象物的至少一部分电连接;以及电介质壳,其是在与第1导电体之间形成第1空间的电介质壳,该第1空间密封有降低放电开始电压的条件下的第1气体(第1类型的气体),所述电介质壳暴露于外部空间。该静电去除装置通过在第1空间密封规定的条件的气体,能够不被外部空间的条件影响地维持放电开始电压。因此,能够利用静电去除对象物的表面电位,借助透过电介质壳的与外部空间之间的电场,而在第1空间内发生放电。放电是放出热、电磁波、声音这样的能量,将电能转换为其他能量而放出的现象。因此,通过在第1空间内发生放电,能够去除携带静电的静电去除对象物的静电,能够减少其表面电位。
[0007]电介质壳也可以是圆顶状、球状或椭圆球状。容易承受与外部空间的压力差。电介质壳也可以覆盖第1空间的表面积的至少50%。电介质壳也可以在向外部空间突出的状态下以不与其他物体接触的状态暴露。容易借助电介质壳而在第1空间反映外部空间的电场的影响。
[0008]外部空间典型的是宇宙空间或不存在大气的行星或卫星上的空间。电介质壳也可以是透光性的。即使是热、声这样的能量难以向外部放出的真空中,也容易利用电磁波(光)将由放电产生的能量向外部空间放出。既可以是,电介质壳形成将第1导电体包含在中心或内部的第1空间,也可以是,第1导电体覆盖第1空间的表面的局部,形成第1空间的局部。即,第1导电体既可以与电介质壳一起形成密封气体的容器的一部分,也可以不形成密封气体的容器的一部分。
[0009]既可以是,第1导电体能够相对于静电去除对象物装卸,也可以是,第1导电体是静电去除对象物的一部分。另外,静电去除装置也可以具有设置于第1空间内并与第1导电体电连接的放电电极。容易进一步降低放电开始电压。放电电极优选的一个例子包括形成为直立的圆弧的线状的电极。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具有上述的静电去除装置的静电去除对象物。静电去除对象物也可以具有在其轮廓的至少一部分与外部空间之间形成第1空间的电介质壳,该第1空间密封有降低放电开始电压的条件下的气体。静电去除对象物是可能由于静电而表面电位上升的物体即可,列举出例如汽车、船舶、人体及其装饰品、便携式电气设备、电子电路等。特别是,移动的物体难以接地的情况较多,因此作为静电去除对象物,具备上述的静电去除装置是有效的。静电去除对象物的最优选的例子是在难以相对于外部空间放出静电的在空间内航行的航空航天设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静电去除装置的概要的立体图。
[0012]图2是表示静电去除装置的概要的、从底面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0013]图3是表示静电去除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0014]图4是表示帕邢曲线的若干例子的图。
[0015]图5是表示搭载有静电去除装置的卫星的概要的图。
[0016]图6是表示静电去除装置的不同的例子的立体图。
[0017]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0018]图8是表示静电去除装置的又一不同的例子的立体图。
[0019]图9是表示静电去除装置的又一不同的例子的立体图。
[0020]图10是表示静电去除装置的又一不同的例子的立体图。
[0021]图11是表示静电去除装置的又一不同的例子的剖视图。
[0022]图12是表示静电去除装置的又一不同的例子的立体图。
[0023]图13是表示静电去除装置的又一不同的例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图1中,表示静电去除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外观。在图2中,表示从对象物取下了静电去除装置的状态,在图3中,利用安装于对象物的状态的剖视图表示静电去除装置的概略结构。该静电去除装置(去除装置、除电装置)10是安装于人造卫星等静电去除对象物1的轮廓(外壳、外壁、外壁面、外表面)3的装置,其具有:第1导电体11,其与静电去除对象物(去除对象物、除电对象物)1的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静电去除装置,其中,该静电去除装置具有:第1导电体,其与静电去除对象物的至少一部分电连接;以及电介质壳,其是在与所述第1导电体之间形成第1空间的电介质壳,该第1空间密封有降低放电开始电压的条件下的第1气体,所述电介质壳暴露于外部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电介质壳是圆顶状、球状、椭圆球状或半椭圆球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电介质壳覆盖所述第1空间的表面积的至少5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电介质壳是透光性的。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电介质壳在向所述外部空间突出的状态下以不与其他物体接触的状态暴露。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去除装置,其中,所述外部空间是宇宙空间或不存在大气的行星或卫星上的空间。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第1导电体覆盖所述第1空间的表面的局部。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去除装置,其中,该静电去除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第1空间内并与所述第1导电体电连接的放电电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去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渋谷弘树
申请(专利权)人:渋谷弘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