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905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单元和阻挡部等零部件,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固定架与边坡固定连接;所述阻挡部包括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阻挡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料斗内部的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上部呈开口状且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内部底面相贴合,设置所述第一阻挡料斗和第一过滤网能防止边坡上的土壤大量流失,增加了边坡的安全性和美观性,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路基边坡常常受到大气降水、地下水、河水以及风吹、日晒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从而导致其变形和破坏。为了防止上述不良后果,除了对不同的水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排除以外,还应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与加固。边坡防护工程虽然只占工程总造价的0.5%~2%,但由于其影响道路运营的安全性和美观性,特别是路堑边坡是道路使用者的视觉重点,也是道路使用者对工程形象。
[0003]但是,在强降雨的冲刷状态下,现有的边坡防护装置并不能防止边坡上的土壤大量流失,降低了边坡的安全性和美观性,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0004]基于上述情况,急需一种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为克服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的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用于防止边坡上的土壤大量流失,包括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若干个固定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阻挡部;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固定架与边坡固定连接;所述阻挡部包括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阻挡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料斗内部的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上部呈开口状且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内部底面相贴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阻挡料斗下方的第二阻挡料斗,所述第二阻挡料斗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阻挡料斗的上部呈开口状且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二阻挡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第二阻挡料斗的内部底面相贴合;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比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阻挡料斗下方的第三阻挡料斗,所述第三阻挡料斗内部设置有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三阻挡料斗的上部呈开口状且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三阻挡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三过滤网与所述第三阻挡料斗的内部底面相贴合;所述第三过滤网的网孔直径比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将所述固定架与边坡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倒钩。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固定架固定的固定孔。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的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单元和阻挡部等零部件,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固定架与边坡固定连接;所述阻挡部包括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阻挡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料斗内部的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上部呈开口状且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内部底面相贴合,设置所述第一阻挡料斗和第一过滤网能防止边坡上的土壤大量流失,增加了边坡的安全性和美观性,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7]附图标记:1、固定架;11、第二阻挡料斗;12、第二过滤网;13、第三阻挡料斗;14、第三过滤网;15、倒钩;16、固定孔;2、固定单元;21、固定部;22、连接部;3、阻挡部;31、第一阻挡料斗;32、第一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范围。
[0019]如图1至2所示,一种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用于防止边坡上的土壤大量流失,包括固定架1,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上的若干个固定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上的阻挡部3;所述固定单元2用于将所述固定架1与边坡固定连接;所述阻挡部3包括与所述固定架1固定连接的第一阻挡料斗31,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料斗31内部的第一过滤网32;所述第一阻挡料斗31的上部呈开口状且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阻挡料斗3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过滤网32与所述第一阻挡料斗31的内部底面相贴合。
[0020]本技术的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先通过所述固定单元2将所述固定架1与边坡固定连接,之后将所述第一阻挡料斗31和第一过滤网32安装好;其中,可根据的不同的地方和降水量的多少等因素,综合上述因素来确定所述第一过滤网32的尺寸大小,以便更好的防止边坡土壤被大量冲走。
[0021]本技术的阻挡部3可以是上述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能够防止边坡土壤被大量冲走的结构,理论上,只要是根据本技术所述的阻挡部3作出的简单变换或者替换的其他机构,也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进一步地,作为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阻挡料斗31下方的第二阻挡料斗11,所述第二阻挡料斗11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2;所述第二阻挡
料斗11的上部呈开口状且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二阻挡料斗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过滤网12与所述第二阻挡料斗11的内部底面相贴合;所述第二过滤网12的网孔直径比所述第一过滤网32的网孔直径小。
[0023]这样设计可以更好的防止边坡土壤被大量冲走。
[0024]进一步地,作为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阻挡料斗11下方的第三阻挡料斗13,所述第三阻挡料斗13内部设置有第三过滤网14;所述第三阻挡料斗13的上部呈开口状且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三阻挡料斗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三过滤网14与所述第三阻挡料斗13的内部底面相贴合;所述第三过滤网14的网孔直径比所述第二过滤网12的网孔直径小。
[0025]这样设计可以更好的防止边坡土壤被大量冲走。
[0026]进一步地,作为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单元2包括与所述固定架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21,与所述固定部2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用于将所述固定架1与边坡固定连接。
[0027]设置所述固定部21和连接部22用于将所述固定架1与边坡固定连接,有利于防止边坡土壤被大量冲走。
[0028]进一步地,作为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1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用于防止边坡上的土壤大量流失,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若干个固定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阻挡部;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固定架与边坡固定连接;所述阻挡部包括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阻挡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料斗内部的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上部呈开口状且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一阻挡料斗的内部底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阻挡料斗下方的第二阻挡料斗,所述第二阻挡料斗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阻挡料斗的上部呈开口状且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二阻挡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第二阻挡料斗的内部底面相贴合;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比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任东伟曾亮亮张洪李长涛李玉林李树繁蒋鹤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交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