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除湿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52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中药除湿口罩,包括罩体和设置于罩体两侧的挂耳,还包括位于罩体上端边缘的鼻梁条,所述罩体内设有一倒T型的除湿中药层,所述除湿中药层包括位于芯部的除湿层和包裹在除湿层外部的中药层,除湿中药层外还包裹有吸水无纺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除湿性能好,在清新口气的同时也能防止中药粉结块的缺陷。的同时也能防止中药粉结块的缺陷。的同时也能防止中药粉结块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除湿口罩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除湿口罩。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口罩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防雾霾、防病菌、美观、化学或工业防护等,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使用口罩,目前市面上的口罩,所用材料吸湿能力较差,虽然已能够起到较好的空气过滤效果,但是功能单一,长期佩戴存在着易潮湿、产生压疮、滋生细菌等问题,使用舒适感较差,迫切需要改造升级。
[0003]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只是起到防护作用,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更强预防疾病、灭杀病菌、增强免疫力、提高空气质量等功能的需求。目前已有的一些类似药物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精油等芳香物质提取成本高、口罩内部水汽滞留造成中药粉结块等问题,因此,如何将中药与口罩结合,如何除去口罩内部水汽,已然成为含中药成分的新型口罩投入使用优先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除湿口罩,以达到使中药口罩除湿达到在清新口气的同时也能防止中药粉结块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中药除湿口罩,包括罩体和设置于罩体两侧的挂耳,还包括位于罩体上端边缘的鼻梁条,所述罩体内设有一倒T型的除湿中药层,所述除湿中药层包括位于芯部的除湿层和包裹在除湿层外部的中药层,除湿中药层外还包裹有吸水无纺布,口罩以倒“T”型除湿中药层为核心部位,包括除湿结构,中药层两大模块,口罩的除湿结构是均匀吸水材料颗粒和两层吸水无纺布结合压制成片,口罩的中药层是中药粉和脱脂棉结合,倒“T”型除湿—中药层是将除湿结构片层插入中药层中央成复合结构压制成片,口罩将倒“T”型结构附着于口罩内层上与过滤层之间,覆盖在使用口罩时的口鼻部位。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除湿层包括位于中心的吸水颗粒和包裹在吸水颗粒外的吸水无纺布,所述除湿层为2mmX 2mm蜂窝状片层,吸水颗粒为均匀粒径的食品级硅胶颗粒。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层为吸附于脱脂棉纤维上的复合中药粉,中药粉是精选的芳香中药配方,如提神醒脑、清新空气配方中川芎、白芷、苍术、冰片,按1:1:2:0.3的比例将其研磨成粉,中药层的脱脂棉是具有蓬松和易吸附的优质脱脂棉纤维。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除湿中药层为中药层包裹除湿层以后再经无纺布包裹并用热熔压片机压制成4mmX 4mm蜂窝状片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倒T型的除湿中药层包括弧形横条和位于弧形横条中线下方的竖条,所述横条的弧度为15
°
,横条长度为4cm,竖条长度为3.5cm,横条中线距上端鼻梁条为4cm,距离口罩下端3cm,竖条中线距离左右两端均为2.5cm。
[0011]本技术具有的优点是:
[0012]1.本技术的除湿结构中的食品级硅胶等吸水材料制成无法透出吸水无纺布的均匀颗粒,颗粒平均孔径远大于气体分子的直径,透气性较好,不影响气体的交换,同时比表面积较大,吸水性能较好;
[0013]2.本技术的除湿结构中无纺布具有吸水性与过滤性,能够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且吸收部分水汽使口罩使用时更加干爽;
[0014]3.本技术的除湿层用吸水无纺布包裹吸水材料颗粒,并用热熔机将其压制成2mm
×
2mm蜂窝状片层,能有效除去水汽,确保口罩内部及中药层的干燥;
[0015]4.本使用新型的中药层结构是将精选中药研磨成粉附着于脱脂棉上,过50目筛筛去大颗粒和口罩内亲肤材料筛去小颗粒后再进行混合,最大程度保存了中药原本的药效,有利于芳香气味的散发,避免药粉吸入,也消除了因中药结块为人面部带来的不适感,中药粉配方可调,功能多样;
[0016]5.本技术将颗粒均匀的中药粉与脱脂棉充分混合,利用脱脂棉蓬松和易吸附的特性,便于充分均匀地结合中药粉,同时使其不易下坠和结块儿;
[0017]6.本技术的除湿层为2mm
×
2mm蜂窝状片层,将其置于中药层中间,再使用热熔机将中药层和除湿层的结合压制成4mm
×
4mm蜂窝状片层,避免口罩使用过程中大量水汽进入中药层和药粉结块,同时也不会使口罩厚度增加太多;
[0018]7.本技术除湿中药层复合结构采用倒“T”形,置于口罩内侧与口鼻接触部位的亲肤无纺布上和过滤层接触一侧,可以完美覆盖人体的口鼻部位,同时尽量节省用料。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内侧撑开主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21]图3为T型结构中药层部分平面拆解图;
[0022]图4为内部除湿结构平面图;
[0023]其中,1、罩体;2、挂耳;3、除湿中药层;4、中药层;5、除湿层;6、吸水无纺布;7、吸水颗粒;8、鼻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所示,一种中药除湿口罩,包括罩体1和设置于罩体1两侧的挂耳2,罩体内侧亲肤无纺布采用柔韧质轻的复合纤维材料,提高面部舒适度,挂耳采用弧线性柔软耳挂,舒适不勒耳,并且与耳朵接触部位,微加宽以减小压力;还包括位于罩体上端边缘的鼻梁条8,鼻梁条全部由聚烯烃树脂制成,质量好,价格便宜,随外力作用而弯曲变形,失去外力作用不回弹,易与无纺布材料结合,将口罩固定在鼻梁上,所述罩体1内设有一倒T型的除湿中药层3,所述除湿中药层3包括位于芯部的除湿层5和包裹在除湿层外部的中药层4,除湿中药层3外还包裹有吸水无纺布6,口罩以倒“T”型除湿中药层为核心部位,包括除湿结构,中药层两大模块,口罩的除湿结构是均匀吸水材料颗粒和两层吸水无纺布结合压制成片,口罩的中药层是中药粉和脱脂棉结合,倒“T”型除湿中药层3是将除湿结构片层插入中药层中央成复合结构压制成片,口罩将倒“T”型结构附着于口罩内层上与过滤层之间,覆盖在使用口罩时的口鼻部位。所述除湿层5包括位于中心的吸水颗粒7和包裹在吸水颗粒7外的吸水无
纺布,所述除湿层5为2mmX 2mm蜂窝状片层,吸水颗粒7为均匀粒径的食品级硅胶颗粒。所述中药层4为吸附于脱脂棉纤维上的复合中药粉,中药粉是精选的芳香中药配方,如提神醒脑、清新空气配方中川芎、白芷、苍术、冰片,按1:1:2:0.3的比例将其研磨成粉,中药层的脱脂棉是具有蓬松和易吸附的优质脱脂棉纤维,具有提神醒脑、解困的作用,具体制作方法为:用打粉机把其打成粉末,过50目筛筛去大颗粒和口罩内层亲肤绒材料筛去小颗粒,再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中药粉每1g与2g脱脂棉结合,使用热熔机将其压制成蜂窝状,大小为16cm
×
16cm,经裁剪,制成两个4cm
×
4cm大小的薄片;将除湿层5置于两层中药粉结构之间,外层包裹熔喷无纺布形成复合结构,用热熔法压制成片状,大小为4cm
×
4cm,最后经剪切制成T型,最后将制成的倒T形结构从口罩外侧经热熔法贴附在内层亲肤无纺布上;所述除湿中药层3为中药层包裹除湿层以后再经无纺布包裹并用热熔压片机压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除湿口罩,包括罩体和设置于罩体两侧的挂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罩体上端边缘的鼻梁条,所述罩体内设有一倒T型的除湿中药层,所述除湿中药层包括位于芯部的除湿层和包裹在除湿层外部的中药层,除湿中药层外还包裹有吸水无纺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除湿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层包括位于中心的吸水颗粒和包裹在吸水颗粒外的吸水无纺布,所述除湿层为2mmX 2mm蜂窝状片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除湿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层为吸附于脱脂棉纤维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媛芳李攀龙王馨莲杨雨荷李贺贺刘安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