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826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至少两个驱动单元、预充电路、供电电路、至少两个开关、至少两组输入端口组和一组输出端口组;预充电路与供电电路电连接,驱动单元和供电电路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至少两个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至少两个开关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至少两组输入端口组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组和第二输入端口组,第一输入端口组包括第一输入正极端口、第一输入负极端口和第一通信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组包括第二输入正极端口、第二输入负极端口和第二通信端口,输出端口组包括输出正极端口、输出负极端口和第三通信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电池组的并联使用。组的并联使用。组的并联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的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池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锂电池在电动工具如电动自行车,室外便携式储能行业应用的日益普及,市场对大容量、高功率的锂电池组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但市场上的大容量单个锂电池因价格和体积受限,伴随成本压力的日益显现,电动工具、室外便携式储能厂商对价廉物美的多个锂电池并联使用的控制系统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因此,需要控制系统对电池组进行合理控制。
[0003]目前,现有的电池组,通常是通过将单颗的电芯多节并联,以达到所需要大容量的电池组,然而,电池组的容量越大,产品价格越高,同时体积也越大,使用不方便,并且,大多数同电压同容量规格的单个电池组使用时间较短,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的控制系统,以实现电池组的并联使用,为需要大容量的设备提供长时间的动力。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至少两个驱动单元、预充电路、供电电路、至少两个开关、至少两组输入端口组和一组输出端口组;其中,预充电路与供电电路电连接,驱动单元和供电电路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0006]至少两个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至少两个开关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至少两组输入端口组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组和第二输入端口组,第一输入端口组包括第一输入正极端口、第一输入负极端口和第一通信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组包括第二输入正极端口、第二输入负极端口和第二通信端口,输出端口组包括输出正极端口、输出负极端口和第三通信端口;
[0007]第一输入正极端口与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与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第一输入正极端口还与预充电路电连接,第一输入负极端口和第二输入负极端口均与输出负极端口电连接,第一输入正极端口、第一通信端口、第二输入正极端口、第二通信端口和第三通信端口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0008]第二输入正极端口与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与第二驱动单元电连接,第二输入正极端口还与预充电路电连接;
[0009]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通信端口采集的一个电池组的信息,通过第一驱动单元控制第一开关的通断,并用于根据第二通信端口采集的另一个电池组的信息,通过第二驱动单元控制第二开关的通断。
[0010]可选的,上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
[0011]第一开关的第二端通过第一二极管与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通过第二二极管与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预充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三二极管与供电电路电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预充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供电电路电连接。
[0012]可选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为MOS管,MOS管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 MOS管;
[0013]第一MOS管的第一极作为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一MOS管的第二极作为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一MOS管的栅极作为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第二MOS管的第一极作为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第二MOS管的第二极作为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二MOS管的栅极作为第二开关的控制端。
[0014]可选的,上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
[0015]第一开关的第二端通过第三MOS管与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第三MOS管的第一极与第一MOS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三MOS管的第一极还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三MOS管的栅极与第一MOS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三MOS管的栅极还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第三MOS管的第二极与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通过第四MOS管与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第四MOS 管的第一极与第二MOS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第四MOS管的第一极还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四MOS管的栅极与第二MOS管的栅极电连接,第四MOS 管的栅极还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第四MOS管的第二极与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
[0016]可选的,预充电路包括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三稳压二极管、第四稳压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0017]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输入正极端口以及第二输入正极端口电连接,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还与第五MOS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五MOS管的栅极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五MOS管的第二极接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六MOS 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第六MOS管的第二极与第四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六MOS管的栅极电连接,第四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供电电路电连接。
[0018]可选的,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一启动电压补偿电路;
[0019]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启动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一启动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芯片的电源端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将输出的PWM脉冲信号传输至第一启动电压补偿电路,并通过PWM脉冲信号控制第一启动电压补偿电路的通断。
[0020]可选的,第一启动电压补偿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五二极管;
[0021]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一三极管的第一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第一三极管的第二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第一极与第一输入正极端口电连接,第二三极管的第二极与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的第二极与第一驱动芯片的电源端电连接。
[0022]可选的,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芯片和第二启动电压补偿电路;
[0023]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启动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启动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芯片的电源端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将输出的PWM脉冲信号传输至第二启动电压补偿电路,并通过PWM脉冲信号控制第二启动电压补偿电路的通断。
[0024]可选的,第二启动电压补偿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第六二极管;
[0025]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三三极管的第一极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第三三极管的第二极接地,第四三极管的第一极与第二输入正极端口电连接,第四三极管的第二极与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第四三极管的第二极与第二驱动芯片的电源端电连接。
[0026]可选的,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转换模块和第二电压转换模块;
[0027]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至少两个驱动单元、预充电路、供电电路、至少两个开关、至少两组输入端口组和一组输出端口组;其中,所述预充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供电电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开关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至少两组输入端口组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组和第二输入端口组,所述第一输入端口组包括第一输入正极端口、第一输入负极端口和第一通信端口,所述第二输入端口组包括第二输入正极端口、第二输入负极端口和第二通信端口,所述输出端口组包括输出正极端口、输出负极端口和第三通信端口;所述第一输入正极端口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入正极端口还与所述预充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负极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入负极端口均与所述输出负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入正极端口、所述第一通信端口、所述第二输入正极端口、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三通信端口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正极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正极端口还与所述预充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端口采集的一个电池组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通断,并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信端口采集的另一个电池组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的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所述预充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三二极管与所述供电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预充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供电电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均为MOS管,所述MOS管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通过第三MOS管与所述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第三MOS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三MOS管的第一极还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三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三MOS管的栅极还与所述第一
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通过第四MOS管与所述输出正极端口电连接,第四MOS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第四MOS管的第一极还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国芳段隆珙罗华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拜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