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大鲵位置的数据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826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监测大鲵位置的数据采集装置。所述监测大鲵位置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底座、数据采集装置本体、定位机构、固定机构和干燥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监测大鲵位置的数据采集装置在使用时,将两个腰带系于操作人员的腰上,将两个颈带系于操作人员的颈上,从而能够将底座横向定位于操作人员的腰上,从而使得装置携带起来方便便捷,在野外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本体对大鲵进行位置监测时,无需人工手持进行操作,直接操作设置于放置槽内的数据采集装置本体即可,使得操作起来方便便捷,且能够避免在复杂环境中操作时出现摔落损坏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测大鲵位置的数据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大鲵监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监测大鲵位置的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鲵属隐鳃鲵科大鲵属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大鲵属分布于中国河北、山东各省及西南和东部各省,日本本州到岐阜西部、四国和九州的局部地区以及美国东部在纽约到密西西比一带,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大鲵是从水中生活的鱼类向真正的陆栖动物演化的一个过渡类型。
[0003]在对大鲵的研究保护过程中,需要对大鲵的栖息和捕食环境进行研究,一般通过通过在大鲵身上安装定位装置,再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接受定位装置的信息监测大鲵位置,现有的数据采集装置一般都是手持式,但是大鲵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野外环境复杂,且还会在船上进行监测,风浪会导致船体晃动,不仅操作起来较为不便,且手持式的数据采集装置操作时容易摔落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监测大鲵位置的数据采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监测大鲵位置的数据采集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的监测大鲵位置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底座、数据采集装置本体、定位机构、固定机构和干燥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本体设置于放置槽内,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丝杆、滑块、手轮、连接块和L形夹持块,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槽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手轮,丝杆上螺纹套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安装槽的一内壁开设有与放置槽相匹配的通腔,滑块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另一端贯穿通腔并固定连接有与数据采集装置本体相匹配的L形夹持块,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柱一、腰带、连接柱二和颈带,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一,凹槽一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连接柱一上固定连接有腰带,底座的后端面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二,凹槽二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二,连接柱二上固定连接有颈带,所述干燥机构连接于底座上。
[0007]优选的,所述干燥机构包括抽屉盒、硅胶干燥剂和过滤网,底座的前端面开设有抽屉槽,抽屉槽内设置有相匹配的抽屉盒,抽屉盒内设置有若干的硅胶干燥剂,放置槽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抽屉槽连通的干燥孔,干燥孔内安装有相匹配的过滤网。
[0008]优选的,所述抽屉盒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后端贯穿抽屉槽的内嵌入面并螺纹连接有相匹配的锁紧螺栓。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L形夹持块的相邻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橡胶防滑垫。
[0010]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数据采集装置本体放置于支撑柱上。
[0011]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腰带和其中一个颈带上均安装有相匹配的日字扣。
[0012]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垫,硅胶垫开设有通孔。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监测大鲵位置的数据采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在使用时,将两个腰带系于操作人员的腰上,将两个颈带系于操作人员的颈上,从而能够将底座横向定位于操作人员的腰上,从而使得装置携带起来方便便捷,在野外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本体对大鲵进行位置监测时,无需人工手持进行操作,直接操作设置于放置槽内的数据采集装置本体即可,使得操作起来方便便捷,且能够避免在复杂环境中操作时出现摔落损坏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5]2、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丝杆,带动两个滑块在安装槽内水平滑动,滑块的水平滑动通过连接块带动L形夹持块的水平移动,通过两个L形夹持块将数据采集装置本体夹持定位于放置槽内,从而使数据采集装置本体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拆装,方便根据需求进行使用。
[0016]3、本技术在在野外监测过程中,通过设置于抽屉盒内的硅胶干燥剂,能够透过干燥孔进行干燥,使数据采集装置本体能够处于干燥环境,避免野外的潮气腐蚀数据采集装置本体内部元件,从而提高了数据采集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底座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底座;2、手轮;3、安装槽;4、硅胶垫;5、颈带;6、橡胶防滑垫;7、放置槽;8、L形夹持块;9、腰带;10、抽屉槽;11、抽屉盒;12、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3、干燥孔;14、过滤网;15、丝杆;16、滑块;17、连接块;18、支撑柱;19、螺杆;20、锁紧螺栓;21、连接柱二;22、连接柱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底座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底座1、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2、定位机构、固定机构和干燥机构。
[00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7,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2设置于放置槽7内,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丝杆15、滑块16、手轮2、连接块17和L形夹持块8,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丝杆15(丝杆15两端的螺纹反向相反),丝杆15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槽3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手轮2,丝杆15上螺纹套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16,安装槽3的一内壁开设有与放置槽7相匹配的通腔,滑块16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的另一端贯穿通腔并固定连接有与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2相匹配的L形夹持块8,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柱一22、腰带9、连接柱二21和颈带5,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一,凹槽一内固定连接
有连接柱一22,连接柱一22上固定连接有腰带9,底座1的后端面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二,凹槽二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二21,连接柱二21上固定连接有颈带5。
[0025]需要说明的时:在使用时,将两个腰带9系于操作人员的腰上,将两个颈带5系于操作人员的颈上,从而能够将底座1横向定位于操作人员的腰上,从而使得装置携带起来方便便捷,在野外通过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2对大鲵进行位置监测时,无需人工手持进行操作,直接操作设置于放置槽7内的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2即可,使得操作起来方便便捷,且能够避免在复杂环境中操作时出现摔落损坏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丝杆15,带动两个滑块16在安装槽3内水平滑动,滑块16的水平滑动通过连接块17带动L形夹持块8的水平移动,通过两个L形夹持块8将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2夹持定位于放置槽7内,从而使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2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拆装,方便根据需求进行使用。
[0026]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干燥机构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大鲵位置的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7);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2),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2)设置于放置槽(7)内;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丝杆(15)、滑块(16)、手轮(2)、连接块(17)和L形夹持块(8),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丝杆(15),丝杆(15)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槽(3)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手轮(2),丝杆(15)上螺纹套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16),安装槽(3)的一内壁开设有与放置槽(7)相匹配的通腔,滑块(16)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的另一端贯穿通腔并固定连接有与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2)相匹配的L形夹持块(8);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柱一(22)、腰带(9)、连接柱二(21)和颈带(5),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一,凹槽一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22),连接柱一(22)上固定连接有腰带(9),底座(1)的后端面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二,凹槽二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二(21),连接柱二(21)上固定连接有颈带(5);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连接于底座(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大鲵位置的数据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国华刘懿邓智勇伍骥于航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峻鼎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