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819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包括冲孔部件、冲头部件、待冲薄片、夹钳,其中,所述冲孔部件具有一个水平狭缝,在所述水平狭缝上下设有正对的两个冲孔,所述冲头部件设置在冲孔的正上方,所述待冲薄片被所述夹钳夹持在水平面内进行移动,待冲薄片从所述水平狭缝穿过,冲头经由上冲孔冲压薄片,并连同冲得的样品穿过下冲孔,样品与冲头分离后,冲头返回冲孔部件上方。在冲孔部件下方一侧可设置清扫机构,通过所述清扫机构将粘附在冲头上的样品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人员不受放射性剂量照射,有效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冲样过程能够保证两样品边界相切,样品与冲头不粘连,节约薄片的使用量并可冲得更多的放射性样品。节约薄片的使用量并可冲得更多的放射性样品。节约薄片的使用量并可冲得更多的放射性样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薄片的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制备放射性小冲杆试验或透射电镜样品时,在获得适当厚度的薄片(一般为20mm长
×
20mm宽,厚度0.1至1mm厚)后需要对薄片进行冲片,以获得直径为3mm的圆片,在进行冲制小片的过程中,需要人手直接去操作冲孔器,而且为了不浪费磨抛好的薄片材料,需要仔细观察来冲制小圆片,尽量使每个小圆片边界与其他圆片边界相切,这会大大增加操作人员的受照时间,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0003]另外,由于冲片轻薄,很容易粘附在冲头上,无法依靠自身重力下落,而不得不由操作人员手动取片,既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也给人员带来进一步的受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避免传统制备小冲杆试验样品和透射电镜样品冲制过程中,操作人员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危害。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包括冲孔部件、冲头部件、待冲薄片、夹钳,其中,所述冲孔部件具有一个水平狭缝,在所述水平狭缝上下设有正对的两个冲孔,所述冲头部件设置在冲孔的正上方,所述待冲薄片被所述夹钳夹持在水平面内进行移动,待冲薄片从所述水平狭缝穿过,冲头经由上冲孔冲压薄片,并连同冲得的样品穿过下冲孔,样品与冲头分离后,冲头返回冲孔部件上方。
[0006]进一步,如上所述的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冲孔部件下方一侧的清扫机构,通过所述清扫机构将粘附在冲头上的样品分离。
[0007]更进一步,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可旋转的毛刷,毛刷由旋转机构带动,刷头的位置与冲头运动的下限位置相对应。
[0008]进一步,如上所述的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其中,在所述冲孔部件下方设有收纳盒。
[0009]进一步,如上所述的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冲孔部件一侧的监控摄像头。
[0010]进一步,如上所述的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其中,所述夹钳与气动装置连接夹紧待冲薄片,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夹钳水平移动。
[0011]进一步,如上所述的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其中,所述冲头部件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上下运动。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冲片装置使得制备放射性小冲杆试样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时整个制样过程全部在热室内完成,人员不受放射性剂量照射,有效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冲样过程能够保证两样品边界相切,样品与冲头不粘连,节
约薄片的使用量并可冲得更多的放射性样品。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冲孔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冲孔部件 2.冲头部件 3.待冲薄片 4.夹钳 5.清扫机构 6.收纳盒 7.监控摄像头 11.水平狭缝 12.上冲孔 13.下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设置在热室内,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冲孔部件1、冲头部件2、金属材质的待冲薄片3(如钢片)、夹钳4、清扫机构5、收纳盒6、监控摄像头7。其中,所述冲孔部件1具有一个水平狭缝11,见图2,在所述水平狭缝11上下设有正对的上冲孔12和下冲孔13,所述冲头部件2设置在上冲孔12的正上方,所述待冲薄片3被所述夹钳4夹持在水平面内进行移动,待冲薄片3从所述水平狭缝11穿过,冲头经由上冲孔12冲压薄片3,并连同冲得的样品穿过下冲孔,样品与冲头分离后,冲头返回冲孔部件1上方。
[0018]待冲薄片3是利用热室内的机械手放置于气动夹钳4内,通过气动的方式夹紧薄片,该气动夹钳4可在水平面内进行x,y方向的移动,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夹钳移动,实现将薄片移至上、下冲孔12、13之间处,冲头部件2配备气动等动作装置,可实现垂直于水平面的Z方向的冲压动作。冲压时待冲薄片3由气动夹钳4夹持置于上、下冲孔12、13之间,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冲头经由上冲孔,冲压薄片,然后冲头连同冲得的圆片样品,完全穿过下冲孔。下冲孔13下面有样品收纳盒6,此时圆片样品可能已经与冲头分离落入收纳盒6中,也有可能粘附在冲头上。在冲孔部件1下方一侧的清扫机构5,所述清扫机构5包括可旋转的毛刷,毛刷由旋转机构带动,刷头的位置与冲头运动的下限位置相对应。当样品粘附在冲头上时,利用带毛刷的清扫机构,通过旋转清扫,将冲头上的样品扫下,落入收纳盒6中。随后控制冲头由下冲孔经由上冲孔回复到初始位置,此时薄片也将与冲头完全分离,可以移动气动夹钳,将薄片移动至下一冲片位置继续冲片。该装置还配备了监控摄像头7,设置在冲孔部件一侧,可对冲片过程进行监控,使两样品之间边界尽量相切,节约薄片,冲得更多的样品。冲片过程可手动完成,也可设置参数使试验夹钳自动移动,完成整个冲片过程。
[0019]本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0020]在热室内,首先利用热室内的机械手将待冲薄片3放置于气动夹钳4内,该气动夹钳4可在水平面内进行x,y方向的移动,通过手动控制夹钳4移动,实现将薄片3移至上下冲孔12、13之间处。
[0021]冲头部件2配备气动等动作装置,可实现垂直于水平面的Z方向的冲压动作,冲压时待冲薄片3由气动夹钳4夹持置于上、下冲孔12、13之间,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冲头经由上冲孔12,冲压薄片3,然后冲头连同冲得的圆片样品,完全穿过下冲孔13,下冲孔13下面有样
品收纳盒6,此时圆片样品可能已经与冲头分离落入收纳盒中,也有可能粘附在冲头上。
[0022]如果样品粘附在冲头上,利用带毛刷的清扫机构5,通过旋转清扫,将冲头上的样品扫下,落入收纳盒6中。随后控制冲头由下冲孔13经由上冲孔12回复到初始位置。
[0023]此时薄片也将与冲头完全分离,可以移动气动夹钳,将薄片移动至下一冲片位置继续冲片。通过监控摄像头7对冲片过程进行监控,在移动薄片时使两样品之间边界尽量相切,节约薄片,冲得更多的样品。
[0024]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专利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专利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专利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专利技术未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这样,倘若对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变型、用途适应性变化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变型和用途适应性变化在内。
[0025]上述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以其它的特定方式或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包括冲孔部件(1)、冲头部件(2)、待冲薄片(3)、夹钳(4),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部件(1)具有一个水平狭缝(11),在所述水平狭缝上下设有正对的两个冲孔(12、13),所述冲头部件(2)设置在冲孔的正上方,所述待冲薄片(3)被所述夹钳(4)夹持在水平面内进行移动,待冲薄片(3)从所述水平狭缝(11)穿过,冲头经由上冲孔(12)冲压薄片,并连同冲得的样品穿过下冲孔(13),样品与冲头分离后,冲头返回冲孔部件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放射性样品的冲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冲孔部件(1)下方一侧的清扫机构(5),通过所述清扫机构(5)将粘附在冲头上的样品分离。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龙宁广胜张长义徐帅杨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