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微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813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给药微泵装置,包括封装外壳、驱动模块、第一驱动电极以及第二驱动电极,驱动模块、第一驱动电极以及第二驱动电极安装在封装外壳内,封装外壳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药液进口以及药液出口,驱动模块内形成有若干个贯穿驱动模块两侧面的微腔道,药液进口通过微腔道与药液出口连通,第一驱动电极以及第二驱动电极分别设于驱动模块的两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电渗微驱动原理提供了一种给药微泵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内部只有驱动电极和驱动模块两个核心组件,无机械运动摩擦部件,有利于泵体在给药系统中的微型化组装集成,可以显著减小体积尺寸,解决了机械式泵因机械运动易产生的故障问题。了机械式泵因机械运动易产生的故障问题。了机械式泵因机械运动易产生的故障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给药微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公开了一种给药微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药物输运泵是临床输液治疗疾病不可或缺的关键医疗器械装置,广泛应 用于镇痛药、胰岛素、降压药、癌症化疗药的微量精密输运。这类药物价格 昂贵,通过药物泵输运可以达到靶向精准治疗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药 物使用效率、降低药物成本,同时也可以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0003]在临床应用中,不管是体外给药,还是体内植入给药,机械式泵如齿轮 转子泵、螺杆泵、涡轮泵、蠕动泵等,一直是药物输运主流用泵。机械式泵 由于是通过机械运动来泵送药物,会因机械摩擦产生热量造成功率耗散损失, 也容易引起机械故障;另一方面,机械式泵的机械运动部件不利于输药系统 的微型化和集成,往往导致输液系统体积偏大,还容易产生摩擦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给药微泵装置,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给药微泵装置,包括封装外壳、 驱动模块、第一驱动电极以及第二驱动电极,所述驱动模块、第一驱动电极 以及第二驱动电极安装在所述封装外壳内,所述封装外壳的相对两端分别开 设有药液进口以及药液出口,所述驱动模块内形成有若干个贯穿所述驱动模 块两侧面的微腔道,所述药液进口通过所述微腔道与所述药液出口连通,所 述第一驱动电极以及第二驱动电极分别设于所述驱动模块的两侧面。
[000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给药微泵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的电极面与第二驱动电极 的电极面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的电极面和第二驱动电极的电极面 分别与所述微腔道的中心线垂直。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毛细管, 每个毛细管内形成有一个微腔道。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为多层结构,每层结构上凸出 设置有多个矩形条以在相邻的两层结构之间形成微腔道。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由若干个薄片层叠设置而成。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由薄片螺旋卷绕而成。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由薄片蛇形折叠而成。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薄片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或第二驱动电极为由导 线编制
的网状结构或薄膜多孔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或第二驱动电极上 单个网孔的孔径不小于单个微腔道的截面当量直径尺寸。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装外壳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管体以及 于所述管体的两端设置的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所述药液进口开设在所述 第一端盖上,所述药液出口开设在所述第二端盖上,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所 述管体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基于电渗微驱动原理提供了一种给药微泵装置,结构简单、紧凑, 内部只有驱动电极和驱动模块两个核心组件,无机械运动摩擦部件,有利于 泵体在给药系统中的微型化组装集成,可以显著减小体积尺寸,解决了机械 式泵因机械运动易产生的故障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 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给药微泵装置的爆炸图;
[0020]图2为图1的透视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给药微泵装置的爆炸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给药微泵装置的爆炸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给药微泵装置的爆炸图;
[0024]图6为图5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7a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薄片与矩形条组合后的侧视图;
[0026]图7b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薄片与矩形条组合后的俯视图;
[0027]图8a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薄片与矩形条、驱动电极组合后的侧视图;
[0028]图8b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薄片与矩形条、驱动电极组合后的俯视图;
[0029]图9a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薄片开孔后的侧视图;
[0030]图9b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薄片开孔后的俯视图。
[0031]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 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 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 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 地随之改变。
[0034]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 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 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 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 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 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 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 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 围之内。
[0037]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8]请参照图1

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给药微泵装置100,该给 药微泵装置100包括封装外壳10、驱动模块、第一驱动电极11以及第二驱动 电极12,驱动模块、第一驱动电极11以及第二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药微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外壳、驱动模块、第一驱动电极以及第二驱动电极,所述驱动模块、第一驱动电极以及第二驱动电极安装在所述封装外壳内,所述封装外壳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药液进口以及药液出口,所述驱动模块内形成有若干个贯穿所述驱动模块两侧面的微腔道,所述药液进口通过所述微腔道与所述药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驱动电极以及第二驱动电极分别设于所述驱动模块的两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微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的电极面与第二驱动电极的电极面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的电极面和第二驱动电极的电极面分别与所述微腔道的中心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微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毛细管,每个毛细管内形成有一个微腔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微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为多层结构,每层结构上凸出设置有多个矩形条以在相邻的两层结构之间形成微腔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猛章泽波叶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