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及制备出的滴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75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及采用该成型轮制备出的滴灌带;成型轮包括成型轮本体,在成型轮本体轮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段成型部,每段成型部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进水负压槽、负压成型槽、出水负压槽;负压成型槽采用下述结构:负压成型槽由多个首尾连通的水滴形构成,多个水滴一左一右间隔错位设置,多个水滴的依次衔接处构成的尖角均朝向进水负压槽方向;负压成型槽中间设有一条主流道,主流道两侧为分支流道,分支流道内设有分割块将分支流道分割,分割后分支流道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均与主流道相连通;采用本成型轮制备出的滴灌带在每段滴灌系统中流道短的情况下,既能保障出水口流量小,又能减少阻塞问题。又能减少阻塞问题。又能减少阻塞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及制备出的滴灌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滴灌带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及制备出的滴灌带。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5%,但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9.7%。滴灌是迄今为止农田灌溉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是一种科学、高效的灌水方式。
[0003]滴灌带成型轮是用于生产滴灌带的主要生产设备之一,因此滴灌带成型轮上面成型模具的结构,直接影响着滴灌带的结构,滴灌带成型轮生产出的滴灌带,要满足以下要求:
[0004]1.有一个相对较低而稳定的流量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每段滴灌系统的出水口流量应在2~8升/小时之间。滴灌系统中的流道细小,直径一般小于2毫米,流道制造的精度要求也很高,细小的流道差别将会对滴灌带的出流能力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水流在毛管流动中的摩擦阻力降低了水流压力,从而也就降低了末端滴头的流量,为了保证滴灌系统具有足够的灌水均匀度,经验上一般是将系统中的流量差限制在10%以内。
[0005]2.大的过流断面为了在滴灌系统部位产生较大的压力损失和一个较小的流量,水流通道断面最小尺寸在0.3~1.0毫米之间变化。由于滴灌系统中流道较小,所以很容易造成流道堵塞。如若增大滴灌系统流道,则需加长流道。
[0006]采用现有结构的滴灌带成型轮生产出的普通滴灌带中的流道不是窄而短,就是宽而长,从而控制较小流量。
[0007]为了满足滴灌需求,现在要求滴灌带上每段滴灌系统的间隔越来越短,导致每段滴灌系统中的流道越来越短,采用正常的流道宽度,由于流道太短,因此水流出量大,违背了滴灌本身意义,因此只能将流道变窄,由于流道过于窄,因此经常造成流道阻塞问题。
[0008]目前还没有一种既能保障流道短,又能兼顾出水口流量小,还能减少流道阻塞问题的滴灌带及生产该滴灌带的成型轮,因此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结构的成型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生产出下述结构滴灌带的成型轮:该滴灌带中的流道采用特殊结构,在每段滴灌系统中的流道短的情况下,既能保障出水口流量小,又能减少阻塞问题。
[0010]一种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包括成型轮本体,在所述成型轮本体轮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段成型部,每段所述成型部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进水负压槽、负压成型槽、出水负压槽;所述进水负压槽的数量为1个,所述进水负压槽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两个负压
成型槽的2个进水口,两个所述负压成型槽的出水口分别连通两个出水负压槽的进水口;所述负压成型槽内设置有真空吸孔;
[0011]进一步,所述负压成型槽采用下述结构,或所述负压成型槽中至少有一段采用下述结构:
[0012]所述负压成型槽由多个首尾连通的水滴形构成,多个所述水滴一左一右间隔错位设置,多个所述水滴的依次衔接处构成的尖角均朝向所述进水负压槽方向;所述负压成型槽中间设有一条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两侧为分支流道,所述分支流道内设有分割块,所述分割块将分支流道分割,分割后所述分支流道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均与主流道相连通;
[0013]进一步,所述分支流道的整体宽度除与主流道相接部分,其余部分相等且略窄于主流道;
[0014]所述进水负压槽与负压成型槽连通处对准流道及分割块;
[0015]进一步,从所述出水负压槽至进水负压槽方向,每两个所述水滴一上一下错位设置构成一个“B”字形,每组“B”字形中两个“水滴”的相交处为一个与直边Ⅰ不相接的尖角,上述所述尖角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分割块将流道分隔成主流道及分支流道,分割后,所述分支流道凸出于主河道的两侧;
[0016]进一步,所述负压成型槽与出水负压槽的进水口连通处对准主流道;
[0017]上述所述尖角的夹角在19
°‑
71
°
之间;
[0018]进一步,所述分割块包括4个边,分别为2个相对并与所述直边Ⅰ平行的直边Ⅱ、分别连接上述两个直边Ⅱ两侧的圆边及直边Ⅲ,沿所述直边Ⅲ的水平方向上,所述尖角的顶点与和上述直边Ⅲ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直边Ⅲ与靠近直边Ⅰ的直边Ⅱ组成的夹角为夹角Ⅱ,该所述夹角Ⅱ为锐角且对准进水负压槽方向;
[0019]进一步,所述负压成型槽与进水负压槽的出水口连通处对准分割块上的夹角Ⅱ;
[0020]一种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制备滴灌带的方法,制作滴灌带时,经吹塑成型的滴灌带管泡位于成型轮和压力轮之间的接触点处,所述成型轮和压力轮相对转动来压制滴灌带管泡,在所述成型轮的负压成型槽中每个水滴内设置有真空吸孔,真空泵通过所述真空吸孔抽气使成型轮的轮面处产生负压,在所述压力轮与成型轮的接触点附近的滴灌带管泡因负压而吸附在成型轮的轮面上,紧贴在所述成型轮轮面上的滴灌带管泡被吸出成型部的形状,所述滴灌带管泡经过冷却定型后被切割,最终形成两根单独的滴灌带;
[0021]采用上述成型轮及方法生产出的滴灌带结构如下,一种滴灌带,包括过水通道及滴灌流道,所述过水通道边部设有滴灌流道,所述滴灌流道内设有多段间隔设置的滴灌系统,每段所述滴灌系统均包括进水通道、流道、出水通道;
[0022]进一步,所述进水通道对应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中的进水负压槽,所述流道对应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中的负压成型槽,所述出水通道对应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中的出水负压槽;
[0023]进一步,所述流道采用下述结构,或所述流道中至少有一段采用下述结构:
[0024]所述流道由多个首尾连通的水滴形构成,多个所述水滴一上一下间隔错位设置,多个所述水滴的依次衔接处构成的尖角均朝向进水通道方向;所述流道中间设有一条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两侧为分支流道,所述分支流道内设有分割块,所述分割块将分支流道分割,分割后所述分支流道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均与主流道相连通,从分支流道出水口流出的
水与主流道的水汇流时对主流道的水产生反向冲击力;
[0025]进一步,所述分支流道的整体宽度除与主流道相接部分,其余部分相等且略窄于所述主流道;
[0026]所述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流道连通处对准流道及分割块,从所述进水通道进入到流道的水被分割块分流,一部分流入所述主流道,其余部分流入到所述分支流道,流入所述分支流道的水在分支流道内前进,从所述尖角处、分支流道与主流道的交汇口流出,由于所述尖角的作用,从所述分支流道与主流道交汇口流出的水向进水通道方向前进因此与从主流道流过的水产生冲击力后与主流道的水汇流,在此过程中,从所述分支流道流出的水消除了主流道内水的一部分动力;
[0027]进一步,从所述出水通道至进水通道方向,每两个所述水滴一左一右错位设置构成一个“B”字形,每组“B”字形中两个所述“水滴”的相交处为一个与直边Ⅰ不相接的尖角,上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包括负压成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成型槽采用下述结构,或所述负压成型槽中至少有一段采用下述结构:所述负压成型槽由多个首尾连通的水滴形构成,多个所述水滴一左一右间隔错位设置,多个所述水滴的依次衔接处构成的尖角均朝向所述进水负压槽方向;所述负压成型槽中间设有一条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两侧为分支流道,所述分支流道内设有分割块,所述分割块将分支流道分割,分割后所述分支流道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均与主流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其特征在于: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包括成型轮本体,在所述成型轮本体轮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段成型部,每段所述成型部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进水负压槽、负压成型槽、出水负压槽;所述进水负压槽的数量为1个,所述进水负压槽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两个负压成型槽的2个进水口,两个所述负压成型槽的出水口分别连通两个出水负压槽的进水口;所述负压成型槽内设置有真空吸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流道的整体宽度除与主流道相接部分,其余部分相等且略窄于主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出水负压槽至进水负压槽方向,每两个所述水滴一上一下错位设置构成一个“B”字形,每组“B”字形中两个“水滴”的相交处为一个与直边Ⅰ不相接的尖角,上述所述尖角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分割块将流道分隔成主流道及分支流道,分割后,所述分支流道凸出于主河道的两侧;所述进水负压槽与负压成型槽连通处对准流道及分割块;所述负压成型槽与出水负压槽的进水口连通处对准主流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块包括4个边,分别为2个相对并与所述直边Ⅰ平行的直边Ⅱ、分别连接上述两个直边Ⅱ两侧的圆边及直边Ⅲ,沿所述直边Ⅲ的水平方向上,所述尖角的顶点与和上述直边Ⅲ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直边Ⅲ与靠近直边Ⅰ的直边Ⅱ组成的夹角为夹角Ⅱ,该所述夹角Ⅱ为锐角且对准进水负压槽方向;所述负压成型槽与进水负压槽的出水口连通处对准分割块上的夹角Ⅱ。6.采用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轮,制备出的滴灌带结构如下:包括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采用下述结构,或所述流道中至少有一段采用下述结构:所述流道由多个首尾连通的水滴形构成,多个所述水滴一上一下间隔错位设置,多个所述水滴的依次衔接处构成的尖角均朝向进水通道方向;所述流道中间设有一条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两侧为分支流道,所述分支流道内设有分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荣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