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771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制成原料包括:超细短切玻璃纤维、聚丙烯、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方法中包括熔融纺丝步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方原料和优选制备工艺,可以有效增强复合纤维材料的性能。可以有效增强复合纤维材料的性能。可以有效增强复合纤维材料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和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短切玻璃纤维原丝集束性好,毛屑含量低,具有优良的干态流动性,非常有利于玻璃纤维在制品中的均匀分布,还具有优良的湿态分散性的流动性,易被树脂浸渍,主要用于增强热塑性塑料。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性价比,特别适合与树脂复合用作汽车、火车、舰船壳体的增强材料,用于耐高温针刺毡、汽车吸音片、热轧钢材等。其制品在汽车、建筑、航空日常用品等领域应用广泛,典型的制品有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制品、机械制品等。
[0003]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具有耐化学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等,在机械、汽车、电子电器、建筑、纺织、包装、农林渔业和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开发应用。因为其具有可塑性,聚丙烯材料和其他材料的复合材料正逐步开发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中。
[0004]玻璃纤维和聚丙烯复合材料传统制备方法一般通过连续长玻纤复合聚丙烯挤出造粒后,用于注塑成型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制成原料按重量比例包括:0

5%超细短切玻璃纤维、92.5%

100%聚丙烯、0

2.5%相容剂。
[0008]优选的,所述原料的重量比例为:1%超细短切玻璃纤维、98.5%聚丙烯、0.5%相容剂;或2%超细短切玻璃纤维、97%聚丙烯、1%相容剂;或3%超细短切玻璃纤维、95.5聚丙烯、1.5%相容剂。
[0009]优选的,所述的超细短切玻璃纤维直径在6μm以下,长径比为5:1至20:1。
[0010]优选的,所述超细短切玻璃纤维为在硅烷偶联剂中浸泡后的原料。
[0011]优选的,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0012]优选的,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KH550溶液。
[0013]所述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方法中包括熔融纺丝步骤。
[0014]优选的,所述熔融纺丝步骤工作环境为:组件压力4

9MPa,卷绕速度600

1800m/min。
[0015]优选的,所述熔融纺丝步骤工作环境中,组件压力为8

9MPa,卷绕速度为1200m/min。
[0016]优选的,所述熔融纺丝步骤所需原料的制备方法如下:S1.超细短切玻璃纤维、聚丙烯和相容剂混合均匀、通过挤出机制备共混粒子;S2.共混粒子与聚丙烯均匀混合,干燥去除表面水分,即得所需原料。
[0017]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先制备共混粒子,再与聚丙烯混合制备熔融纺丝所需混合料,可以使复合纤维材料内部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分布更加均匀。
[0019]2.本专利技术加入相容剂,可以有效增强复合纤维材料内超细短切玻纤与聚丙烯的界面相容性。
[0020]3.本专利技术采用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可以有效增强复合纤维材料的拉伸性能。
[0021]4.本专利技术的超细短切玻璃纤维经过硅烷偶联剂浸泡,可以有效增强复合纤维材料内超细短切玻纤与聚丙烯的界面相容性。
[0022]5.本专利技术采用熔融纺丝步骤制备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增强其拉伸性能以及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在复合纤维中的内部取向及界面相容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3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的显微图片。
[0024]图2为实施例8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的显微图片。
[0025]图3为实施例13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的显微图片(放大1.5k倍)。
[0026]图4为实施例13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的显微图片(放大10.0k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
内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
[0028]本专利技术测试拉伸强度的方法依据GB/T14344

2008化学纤维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0029]实施例1
[0030]将直径在6μm以下的连续玻璃纤维干燥2h,去除表面水分,用行星式球磨机碾磨,过筛后得到长径比5:1至20:1的超细短切玻璃纤维。
[0031]称取重量比为10%的超细短切玻璃纤维、85%的聚丙烯和5%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混合均匀、干燥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00℃的温度下制备共混粒子,得到超细短切玻璃纤维重量比为10%的共混母粒,以下称之为1号共混母粒。
[0032]以重量百分比计,将10%的1号共混母粒和90%聚丙烯均匀混合,配制成含超细短切玻璃纤维1%的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干燥去除表面水分后,通过熔融纺丝机在熔融温度为240℃、喷丝板(组件)压力4.5MPa、卷绕速度600m/min、卷绕时间10min条件下,制备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
[0033]实施例2
[0034]以重量百分比计,将20%的1号共混母粒和80%聚丙烯均匀混合,配制成含超细短切玻璃纤维2%的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干燥去除表面水分后,通过熔融纺丝机在熔融温度为240℃、喷丝板(组件)压力4.5MPa、卷绕速度600m/min、卷绕时间10min条件下,制备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
[0035]实施例3
[0036]以重量百分比计,将30%的1号共混母粒和70%聚丙烯均匀混合,配制成含超细短切玻璃纤维3%的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干燥去除表面水分后,通过熔融纺丝机在熔融温度为240℃、喷丝板(组件)压力4.5MPa、卷绕速度600m/min、卷绕时间10min条件下,制备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
[0037]实施例4
[0038]以重量百分比计,将40%的1号共混母粒和60%聚丙烯均匀混合,配制成含超细短切玻璃纤维4%的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干燥去除表面水分后,通过熔融纺丝机在熔融温度为240℃、喷丝板(组件)压力4.5MPa、卷绕速度600m/min、卷绕时间10min条件下,制备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
[0039]实施例5
[0040]以重量百分比计,将50%的1号共混母粒和50%聚丙烯均匀混合,配制成含超细短切玻璃纤维5%的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干燥去除表面水分后,通过熔融纺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制成原料按重量比例包括:0

5%超细短切玻璃纤维、92.5%

100%聚丙烯、0

2.5%相容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比例为:1%超细短切玻璃纤维、98.5%聚丙烯、0.5%相容剂;或2%超细短切玻璃纤维、97%聚丙烯、1%相容剂;或3%超细短切玻璃纤维、95.5%聚丙烯、1.5%相容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细短切玻璃纤维直径在6μm以下,长径比为5:1至20: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短切玻璃纤维为在硅烷偶联剂中浸泡后的原料。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共混融纺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津谢泽金汪庆卫施王明罗理达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